追忆杨建华:从桑树地船篷里走出的社会学者
00:32潮新闻 记者 徐婷 汪驰超
今天(7月12日)上午,天气炎热,室外稍微多站一会儿,就会出一身汗。在杭州市殡仪馆流芳厅外,却站着许多人,三五扎堆聚在一起,顾不上闷热的气候,只是回忆着他们共同认识的那个人。
这里是杨建华的追悼会现场。他1956年9月生于浙江湖州,2023年7月9日在杭州因病逝世,终年66岁。
杨建华历任浙江省社科院情报资料研究所副所长、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调研中心主任、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等职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省社科院智库首席专家、省政府咨询委员会资深委员,他也是浙江媒体圈的老朋友。
追悼会现场的挽联。潮新闻记者汪驰超摄
从桑树林船篷里走出来的少年
追悼会外,有几位杨建华的老同学正在抹眼泪,他们从湖州等地赶来,为了送老同学最后一程,有人清晨6点多便出门了。
“谦虚儒雅,达观和善,坚强刚毅,睿智多才……”是讣告上对他的描述。悼词里那些看起来“高大上”的头衔,是杨建华最后的标签。
许多人在回忆他时,都提到他很关心社会底层人民。了解他的早年经历便不难知道,为什么他的眼光总离不开这群人。
哀悼者眼噙泪水,痛别杨建华。潮新闻记者汪驰超摄
程东波和杨建华是高中同学,他还记得第一次去杨建华家里的所见——
在城乡结合部,沿着河边的黄泥围墙走,围墙上有个入口,里面是一大片桑叶地。几个年轻小伙子弯腰穿过初夏茂盛的桑树林,看见几个扎进地里的船篷,这里就是杨建华的家。
走进家里,约2米宽、1米深的客厅里,摆着一张小桌子,地上小鸭小鹅到处跑,需要小心挪步,生怕踩到它们。旁边的船篷里是3张竹床,床上放着几床破被子;船篷外用红砖搭起了一个土灶,烧着一家人的三餐……
“他真的是从桑树地船篷走出来的。”程东波评价这位老同学,是“儒家仁义礼智信的典范”。
据程东波回忆,杨建华高中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砖瓦厂里做砖坯。“他自己就是最底层出身的,所以最关心底层人民。”
那时他们也有梦,两人去杨建华父亲的山东老家时,坐在小毛驴车上吃着煎饼,年轻气盛的少年们说,有朝一日要拿下诺贝尔文学奖。
那时他们都很喜欢巴尔扎克《幻灭》一书中“像乌龟不论在什么地方都爬向海洋一样”这句话。“他在病床上的时候,还说起这句话了,一眨眼……”程东波开始沉默。
上世纪70年代,杨建华从砖瓦厂考入浙江师范大学,随后考入吉林大学读研,自此走上了钻研社会学的一生。
追悼会现场,全体现场人员行三鞠躬礼。潮新闻记者汪驰超摄
心系民生、敦厚载道的师者
12日上午10点不到,追悼会场外签到的本子已经写了一大半,人们郑重地写下自己的名字,佩戴白花,走进场内。
追悼会现场,围绕着杨建华的,是亲朋好友和社会各界送来的花圈,摆满整个灵堂。原先互相交谈的喧嚣,在追悼会开始的瞬间肃静,一侧的显示屏上,播放着他的照片和生平介绍。
厅内站满了人,人们汗流浃背,却只是静静听着悼词,向他鞠躬。
杨建华的学生姜方炳这几天为了丧事忙个不停,来现场的人比预期的多,“很多人都是临时来的,想送送老师。”
他的开门弟子赵女士却不觉得惊讶,因为在她眼里,老师的确值得许多人尊敬。
2003年左右,浙师大和省社科院联合设立社会学硕士学位点,实行双导师制,正在社科院工作的杨建华成为浙师大学生的导师,带的第一位学生就是赵女士。
赵女士还记得杨教授上的第一堂课是《发展社会学概论》,介绍什么是社会学、社会学要怎么做,把初入象牙塔的学生们引入对现实生活的关注。
“他既有理论的高度,又关注现实和当下。”赵女士说,“生命中能够遇到这样的老师,真的是一种幸运。”
杨教授陆续带了10多名学生,看着他们一个个从学生迈入社会,其中有三四位考上了博士,继续钻研社会学的学问,这让他高兴万分。
追悼会现场,全体现场人员肃立默哀。潮新闻记者汪驰超摄
除了校园内的学生们,杨建华指导过的人,还有很多很多……
“父亲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是一个一心只为百姓和弱势群体工作的社会学者,更是一位一心为学生传授自己所见所思所得的老师……”追悼会现场,杨建华的儿子在致家属答谢辞时,以这样一段话介绍自己的父亲。“他也是我的导师,指导我追寻着唯一的目标,能为社会做一些事情。”
追悼会场外,仲伟良掏出本子,颤颤巍巍默下了他写给杨建华的挽联——上联:笃学乃大器;下联:敦厚以载道;横批:风范长存。
“我是1998年结识杨教授的。”仲伟良曾与杨建华共事,在诸多方面受其指导,尊称他为“学长”。在潮新闻客户端上看到杨学长去世的消息时,他哭了一个多小时,“学长学问做得很好,成了发展社会学的大器,为浙江省的发展做了贡献;他为人敦厚,做学问厚积薄发,写的文章在全国影响很大。”
张秀梅2009年入职浙江省社科院时,便是在杨建华所在的部门。作为同事和后辈,她在杨建华身上学到的更多是怎么关注社会问题、为大众服务。
她还记得,杨建华在一本书中援引了张载的那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她觉得,“这是杨教授给自己的目标,也是对我们的期待。”
亲友为来宾发放杨建华的珍贵著作
10点半,来宾绕灵一周、慰问家属后,依次走出灵堂。在场外,有人摆出了杨建华生前著作《发展社会学概论》《中国古典文化精神》《中国区域社会发展的缩影·浙江(1990-2015)》,发给来宾阅读,留作纪念。不到10分钟,几十本书一扫而空。
追悼会结束后,亲友为来宾发放杨建华的珍贵著作。潮新闻记者汪驰超摄
杨建华的老同学周发根拿着这几本书翻阅着,“他很关心民生,一有空就叫我带他去这里那里,在各个村里实地调研。”当年一块儿调研的成果已跃然纸上,他却不知从何读起。
在浙江,不少媒体人都认识杨建华。潮新闻记者搜索了《钱江晚报》的相关报道,他多次在社会基层治理等多方面提过真知灼见。
浙江省社科院院长查志强在致悼词时说道——
杨建华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就献身社会科学研究事业,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心力,在浙江社会发展、社会政策、社会工作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发表论文100余篇,多部作品获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他对浙江及中国现代化进行独到性思考,创造性提出“社会化小生产”的概念与理论,提出了社会分化三个基本维度、“日常生活”是研究中国乡村的重要视角、“二律和合”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等重要理论命题。
他先后被聘为浙江省、杭州、宁波、台州、义乌、余姚、遂昌等地政府的咨询委员,发起并长时间主编《浙江社会蓝皮书》和《长三角蓝皮书》,承担了省第十二次、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关于社会建设的重点调研课题,参与了多轮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的编制与咨询论证,多次参加省委省政府重要政策的咨询活动,撰写了大量有实际价值的调研报告,获得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肯定。
他说:“杨建华同志的一生,是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光辉奋斗的一生,是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学习的榜样。”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