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新时代基础教育“双名计划”又有新动作!
如何进一步提升株洲市新时代基础教育名师培养对象的专业素养?如何加大培养株洲市基础教育领军人才的研究力和实践力?如何基于株洲市基础教育现状寻求个性化的有效应对策略?这一系列与基础教育教学工作密切相关的议题,在7月15日至21日举办的株洲市“双名计划”北京师范大学高级研修中,获取了清晰的答案。
开班仪式现场
本次研修由株洲市教育局主办,株洲市教师培训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培训学院联合承办,旨在打造株洲市“美好教育”品牌,培养造就一批具有鲜明教育理念和成熟教学模式、能够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名师,培养为学、为事、为人示范的新时代“大先生”。
80名株洲市新时代基础教育名师培养对象和教育管理干部全程参与,从3个篇章展开政策与对策、案例与课例、宏观与微观多元交融的现场学习交流。
专题讲座篇
如何以史明教?如何有效开展一线教研?如何用专业方式讲述教育故事?如何正确把握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路径与策略?如何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如何在教育实践中实现持续的专业发展?6位教育专家悉数解答,为全体学员带来了一桌丰富的学习盛宴。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党委书记、教授施克灿给大家带来《百年党史,百年教育启示录》的讲座,他用严谨缜密、娓娓道来的叙说,展现中国近百年的教育发展史,总结中国共产党在教育百年探索当中形成的基本经验,厘清社会主义教育建设的目标、方法和路径。
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姚云作题为《有效教学视角下的一线教研》的专题讲座,他结合一个又一个实例阐释有效教学理念及其含义,并指出有效教学理念的价值在于聚焦学生,关注学习效果,注重课堂教学,强调可测性与量化,重视教师教学反思。
《中小学管理》杂志主编谢凡带来专题讲座《学会专业表达:教育者核心素养提升的路径选择》,她通过多个案例,从专业写作力量、专业表达路径、专业表达追求阐释专业表达的重要性、科学性和创新性,为教育教学论文写作做了专业、翔实、可操作的指导。
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校长培训专家工作组秘书长、原教育部教师司综合处处长黄贵珍带来专题讲座《新时代教师的综合素养与使命担当》,深入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新时代教育教师文件,阐释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描绘未来中国教育的美好前景。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课程中心课程室主任朱传世带来讲座《新方案新课标视域下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路径与策略》。他主张应以课程育人效果来彰显课程价值,以学生为中心、以核心素养为中介设计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以核心素养为中介融合设计知识学习与价值教育。
北京汇文中学正高级教师向东方带来讲座《在“学-思-研-悟”四位一体的教学实践中实现持续的专业发展》,她从“学、思、研、悟”四个方面阐述自身的教育故事和教育方法,引领大家从双向、循环的“学-思-研-悟”四位一体过程中实现持续的专业发展。
教师论坛篇
学有所乐,学有所获,学有所悟,学有所享。充实而又丰富的集中研修中,学员们热烈的小组研讨、小组展示、学员分享每日交替进行。
作为株洲市“双名计划”名师培养对象,如何把“所学”凝练成最适合本区域的个性化实施方案?如何把“所获”转化成日常工作中的源头活水?如何把“所悟”融汇到“双名”工作室的教师素养提升中?这一系列研修过程中带来的层层追问,每一位学员都在积极思考着,认真交流着,主动规划着。
荷塘区荷塘小学语文教师赵姜艳聚焦“‘双减’之下,如何打造高校课堂”,围绕影响高效课堂的原因、打造高效课堂的策略两方面内容,分享自己的实践历程和有效经验。
株洲市二中初中部音乐教师王通聚焦“‘双减’之下,作业的设计及管理”,围绕班级器乐教学背景、信息技术2.0发展、班级器乐作业设计、教学管理研究、音乐作业展示、辐射影响等多个方面,阐述一系列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实践路径。
石峰区长郡云龙实验学校语文教师苏丽聚焦“‘双减’之下,课后服务如何提质增效”,围绕课后服务初心和课后服务提质之路两大模块,在一个一个案例中,细述所在学校的典型经验。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君阳和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兼职教授、正高级教师王欢分别对3位教师的议题汇报展开针对性点评。他们高度肯定株洲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针对“双减”展开的一系列配套性的高效举措,面对多样挑战,先找出问题的源,分析背后的因,再探索对应的策,有方法、有创新、有效果。
在个人力量和集体智慧的交融碰撞中,在小组规划和区域交流的融会贯通中,株洲市基础教育发展和教师素养提升再次开启美好新遇见。
实地学习篇
专题研修间隙,研修团队开启实践课程学习。从课堂转向实地,从室内走向室外,从聆听朝向近观,换一个视角,在观察中学习,在体验中深思,在交流中提升。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实践课程目的地为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带着敬仰的心情流连于这座巨大的展馆中,看到一段段珍贵的文字,一幅幅珍贵的图片,一幕幕感人的革命场景,折射着中国共产党光荣的历史,记载着一个民族辉煌的瞬间,展现着感人至深的红色记忆。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在这里,全体学员正确理解“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四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与深刻内涵,对今后学好、用好党史,推动本区域、本学校、本岗位的实际工作,在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展示新作为、作出新贡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研修第一日的学员代表表态发言,到研修最后一日的学员代表研修总结,感谢、感动、感悟时时在发生,共学、共探、共研时时在上映,全体学员的学习热忱感染着在座的彼此。正如高中物理工作室主持人何志文评价此次研修时说道:“7天的学习凸显‘素质导向、能力提升、方法改进、创新发展’的研修主题,彰显‘强理论、重实践、促交流’的特色,完美实现研修目标。”
全程七日的株洲市“双名计划”北京师范大学高级研修班学习,在班主任张文利亲手送上结业证书的过程中,渐渐接近尾声。
“将研修中的所学、所思、所悟内化于心、细化于行,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提炼,在提炼中提升,在提升中辐射,逐步形成自己的专业发展特色,推动株洲基础教育的高品质发展,为株洲美好教育添砖加瓦。”这是株洲市“双名计划”项目负责人匡锋在结业典礼上对全体学员的美好寄语,也是80名学员担负在肩的时代使命。
株洲市“双名计划”北京师范大学高级研修班学习已然画上圆满的句号,而全体株洲市新时代基础教育名师培养对象在株洲市教育局规划的多元培养下、在株洲市教师培训中心搭建的多类平台上、在自身自强不息的多样实践中,必将走出更宽、更顺、更远的前行之路,为株洲市“美好教育”品牌增添更美的一抹底色。
(胡珺 薛琛 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