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用“出身”“身价”替代艺术标准

  作者:关戈

  今年电影暑期档堪称既“叫好”又“叫座”。其中王宝强自导自演的电影《八角笼中》,上映20天,电影票房已突破19亿元,甚至有非常重要的媒体用《草根出身终成百亿演员》的标题,跨过市场数据的统计学内涵,直接宣告了一个演员“百炼成钢”的成功。这颇令人不适。将一个演员主演、参演的电影票房算到一个人头上明显“不科学”,试想一部电影若干主演都以此套路来算自身票房,那同一部电影的票房岂不是要“成倍增长”?更何况现在的电影产业是一个复杂的体系,电影票房很显然是这个体系共同创造的,而不能直接归因于一个演员。但本文想划的重点是另一个问题:用“出身”和“身价”来评价演员,是标准迷失和价值错位。

  在电影产业发展过程中,票房越来越成为直观反映影片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项目投资、创作引导和院线排片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在完善电影评价体系、激活电影艺术生产力和推进电影高质量发展方面,也对加强和改进政策工具提供了基础支撑。在这个意义上,拿票房说事从来都不是问题。比如,今年暑期档票房破百亿,极大提振了中国电影的信心。但是,具体到某个演员来讲,用“草根出身”和“百亿演员”这样对比式强调的提法,却让人隐隐有些不适。原因是,这两者并无艺术的必然联系,反而暴露出了价值逻辑上的尴尬,让人禁不住抬杠——草根出身怎么了?百亿又能代表什么?如此衔接和转换,难道评价演员的标准变得这么简单粗暴了吗?

  细读相关报道不难看出,其实文章原本是想实现一种励志叙事,造成尴尬并非有心之举。无论是大众话语中的“草根逆袭故事”还是电影故事中常见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反差造成的张力往往让励志精神越发饱满。但很明显,故事和评价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语境——故事语境中的“一个人的传奇”,可以激励人和感染人;而在评价语境中,由于价值传导的维度单一,由于接受视点往往会辐射到行业生态和现实情感,不知不觉就给人留下了一种“唯票房”和“财富定义价值”的印象。对于健全和完善电影评价体系来说,这是得不偿失的。

  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在产业化道路上积极迈进,创作持续活跃、竞争力显著提升、产业规模逐渐扩大、票房纪录不断刷新;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各方面、各环节在互联网加持下不断健全和完善,电影评价话语日趋丰富多元,在评奖引导、票房传导和豆瓣、猫眼等平台的大众评价机制下,电影制作方和主创主演也不得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综合参考众多信息来规划创作。但是,相对于这些“线”和“面”的价值导向和评价话语,作为“点”的演员评价指标,却经常聚焦模糊乃至走偏——或者泛娱乐化,或者泛商业化,而对演员追求艺术理想、艺术品质的过程及其传递的积极价值涉及有限,以致一不小心就造成前者遮蔽或替代后者的现象。这是应当引起注意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这些年来,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很多取得成功的优秀作品和主创主演,正是在此根本遵循的指引下,积极践行讲话精神,从而取得了成功。2021年,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进行科学的、全面的文艺评论,发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作用”。在笔者看来,这不仅是针对“文艺评论”而提出的,在评价体系、评论话语的广义范畴内,它同时还给舆论引导和价值传播指明了方向。

  不可否认,在已高度成熟的影视产业链条中,演员的“身价”不可避免会成为行业叙事的一项重要指标,但“身价”既非唯一,也非主线,更不应成为一种炒作的噱头。更何况,从“出身”到“身价”的叙事隐含的价值逻辑,将身份焦虑置于短平快的进度条和炫人耳目的财富想象当中,哪怕叙事节点强调了演员的真诚成就了他,但仍有意无意架空了细节,传递出简单粗暴的价值导向。就拿电影《八角笼中》来讲,票房并非不可以作为话语的切入点,但落脚点应该是什么呢?显然“真诚”远比“创富神话”更具积极的价值内涵和本体意义,而发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作用的评价和舆论话语,才是我们更应该倡导和传播的。(关戈)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