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 教育添彩(在一线)

  通过“云课堂”,贵州的大学生可与清华大学学生同上一堂课;通过增强现实(AR)技术,原本枯燥的知识瞬间形象可感;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学生坐在教室就可以“驾驶”海洋船舶……日前,由教育部举办的2023年全国教育数字化现场推进会议在湖北武汉召开,多家学校展示的数字赋能场景,令人耳目一新。

  “等高线地形图是初中生必须掌握的地理知识,但是对很多初中生来说,等高线比较抽象,大家能否开发出等高线地形图的数字化资源,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让基层教师更容易使用?”课堂上,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陈实对研究生们提出一个课题。“我们可以用数字技术和地理AR沙盘,生成山峰、山谷、山脊等,让学生一目了然。”学生边回答边演示:数字技术控制的灯光打在沙盘上,沙堆上显示出一条条等高线,且每一处按高度呈现黄色、绿色、红色等不同颜色,如缩微的山脉溪流一样立体可感。

  数字技术让教育变得更加生动有趣。通过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教育均衡问题也有了新的解决思路。

  据介绍,近年来,教育部启动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为先手棋和重要抓手,全面优化优质资源供给服务,支撑教育重大改革任务实施、持续提升国际影响力,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教育数字化发展道路。截至今年6月,平台累计浏览量达260亿次,访客量超19.2亿人次,访问用户覆盖了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2015年建成宁夏教育云平台,2022年全面融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通过组建名师网络工作室、打造精品课程、推动优质资源共享,让大山深处的孩子和城市孩子“同上一堂课”。

  武汉理工大学智能运行中心,巨大的蓝色屏幕上,各种线状图、柱形图、饼状图让全校各院系、各部门教学管理信息一目了然、尽收眼底。“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去年10月开始,学校实行人工智能(AI)巡课,目前已分析了2.3万余个课堂,综合得分达到了93分。课堂氛围非常活跃的占比81%。针对AI巡课评分后20名的课堂,督导会重点帮助老师改进课堂质量。前几个月有的课程只有60多分,经督导帮扶后,这个月评分都在75分及以上。”校长办公会上,副校长罗蓉说。“通过综合校情分析,我可以看到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学生的情况,真正实现了教育管理的扁平化、精准化和透明化。”武汉理工大学校长杨宗凯说。

  不仅大学如此,中小学也是如此。武汉市汉阳区楚才小学校长韦莉介绍,通过大数据平台,学校做到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综合评价。“我们的云评价体系涉及五大维度,涵盖74项校级指标,构成了全新的综合素质报告——数字画像。其中包括学生日常表现、成长足迹、学习表现、习惯养成、体质健康、实践活动等,实现全时段、全场景、全数据覆盖。”

  “近年来,新技术的突破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为教育数字化转型及因材施教提供了有效支撑,优质教育资源可以帮助教师高效备授课;基于知识图谱的学情分析和智能推荐,能够聚焦学生学科薄弱项,为他们提供个性化分层作业和学习资源,实现减负增效。”不少参与教育数字化创新实践的企业负责人表示。

  此次全国教育数字化现场推进会要求,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赋能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学校治理、教育创新和国际交流。要以教育数据资源为要素,加强和夯实应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优秀案例。要以健全管理机制为牵引,开放发展,推进高水平教育国际化。大力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