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乡,参与到一场数亿人为之奋斗的脱贫攻坚战中|西部计划20年
(吴坚(左)正在和村民交流种植橘树的经验。受访者供图)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欣然 通讯员 王怡瑾
【人物】
吴坚:2006届西部计划志愿者,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毕业生,服务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现为花垣县副县长。
【讲述】
我与西部计划的故事要从一封信说起。
2006年4月,我即将大学毕业。那时,周围同学们纷纷立下投身基层的志向,我也不例外。我是一个农村娃,农村落后的现实深深刺痛着我的心。
我的同学李华松也来自农村,回到农村、回馈桑梓一直是我们的心愿。我和他一起给当时的共青团湖南省委书记吴奇修写了一封信,表达了决心去农村就业的志向。
没想到,吴奇修书记立马写了一封长达3000多字的回信。信中,他以一个在基层干了16年的大哥哥的身份,跟我们说了很多心里话。他写道:这么多年来我在基层、在农村工作,确实是环境艰苦,生活清苦,工作也辛苦……越是艰苦的地方越需要青年去奋斗,越是艰苦的奋斗越能够成就事业。
这封回信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到农村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原本,我想去祖国的最西部,新疆、西藏等地,但最终被安排到了保靖县,一个与我的家乡花垣县毗邻的小山城。
我在团县委服务了一年,接触了很多低保户、残疾人群体、留守农村的老人和孩子。我发现,很多好政策在基层宣传力度不够,宣传工作仍需要加把劲儿。乡村要改变现状,需要更多的人才长期扎根。
于是,2007年,我考取了家乡花垣县的公务员,在民乐镇政府办公室工作。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理念。从此,我的家乡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我也有幸参与到一场数亿人为之奋斗的脱贫攻坚战中。
当时,我担任花垣县补抽乡党委书记。补抽乡大哨村、董哨村两个村没有饮用水源,村民喝水要从很远的地方挑水。为了解决饮水难问题,我带着乡镇干部和村民穿行于深山野林之间,只要发现洞穴,便钻进洞中查看。最终,我们在邻村排达务村的一个洞穴深处找到了水源点,水量充足且水质清澈,基本可以满足两个村2600多人的饮水需求。
随后,我向县领导申请,迅速确定了引水方案,立即开展水管铺设工作。经过十多个昼夜的奋斗,3000多米长的管道铺设完成。随着水源接通,汩汩清泉涌入大哨村、董哨村,困扰村民多年的饮水难问题终于解决了。
这些年,我亲眼见证,全县村村通了公路,银行、快递服务点也开到了村民家门口。2020年,花垣县142个贫困村全部脱贫。
年少时的我一腔热血,立志在农村建功立业。如今的我,正奔赴在实现理想的征途中。我将尽我所能,让家乡越来越美,让父老乡亲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