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被骗,就证明“读书无用”吗扫码阅读手机版

  天津北方网讯:近日,一则“被骗至缅甸的中科院博士获救”的新闻备受关注。当事人从险恶的骗局中脱险,按理说大家都该替其感到高兴。但偏偏就有种奇怪的论调,“都读到博士了还被骗,可见读书没用”“难道真是书念得越多越蠢”……

  天底下那么多博士,被骗的不过是极少数,拿一个小概率事件证明“读书无用”和因噎废食的逻辑一样。这几年,“读书无用论”时不时地冒出来刷存在感。譬如,直播刚火爆的时候,有些知名博主年入百万元,于是有人嘲笑拿着几千元月薪的大学毕业生“读书不如当网红,高考不如去整容”;当高学历的人去做网约车司机、快递小哥这类新闻见诸媒体,也会有人调侃“学历不值钱,学区房才值钱”。在他们看来,读书就是为了“黄金屋”,如果带不来名和利,读书就没有用。

  读书,的确会给人生带来红利,但红利不等于功利。这种红利,可以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塑造,也可以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境界提升,还可以是“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的人格养成。它们是人生路上渐渐形成的积淀,看似无用,但在人生的关键节点上,总会帮你作出有益的选择。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曾经说过:“一个人要活得有意思,不仅是吃好的和穿好的,还应该具备许许多多他现在也不能全部说清楚的东西。”人生不全然是物化的,读书也是如此,是“活得有意思”的能量之源。当千千万万的人因此而“活得有意思”,无形中就会催生社会发展的“红利”,打造文明的基底,提供前进的动力。

  求知早已成为我们的生存本能,而作为求知的最佳途径,读书绝不可能被剔除到生活之外。在信息时代,对知识的渴求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读书也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在知识平台上“听书”、从在线教育平台上“慕课”、追求终身学习成为主流观念……读书如同吃饭喝水一样融入日常,它只会越来越重要,绝不会无用。

  “我来东莞17年,其中来图书馆看书有12年。书能明理,对人百益无一害的唯书也……”几年前,一位农民工在图书馆写下这样的留言。对比之下,没事就抛出“读书无用论”的人,显然不是蠢就是坏。(津云新闻编辑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