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新奋斗|“造孔之人”“布袋院士”赵东元的理念:课比天大

  图说:赵东元院士为本科生授课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下同)他自称为“造孔之人”,长年在肉眼看不到的纳米世界摸索;他研究出来的介孔材料,取得了0到1的原创性突破,开拓了中国材料科学快速发展之路;他是中科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得主、上海市科技功臣;他连续多年(2011-2022)被汤森路透社列为全球化学、材料两个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就是这样一位享誉全球的科学家,最喜欢听到的称谓是“老师”,最开心的是每年教师节收到的祝福。1998年,赵东元放弃了优渥的条件从海外归来,选择进入复旦大学化学系任教。摆在他面前的,是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三万元的启动经费,一千元的每月工资,以及一间空荡荡的实验室。可赵东元却说,这有什么好抱怨的,这是我的祖国啊,你会抱怨自己家里穷吗。于是,赵东元带领着学生白手起家,自己搭建实验室,几乎每周的工作时间都超过八十个小时、连续十几个小时泡在实验室里。立足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本职,视祖国材料化学科学发展为己任,他将个人理想融于国家进步为荣耀,在国际材料化学领域第一梯队发出了中国声音,在介孔材料研究领域取得了诸多原创性突破性成果。他带领团队发明了 20 余种以复旦大学命名的介孔材料(FDU 系列);提出了有机-有机自组装新思想,创制了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首次将介孔材料从无机组成扩展到有机体系;提出了“酸碱对”“界面组装”等新理论,合成了一系列热稳定的、大孔径的、高度有序的新型功能介孔材料;在介孔材料结构、界面组装、能源催化应用等方面形成独特见解,为介孔材料的发展和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是国际介孔材料领域领军者。除了实验室里的拼搏,赵东元有个更重要的理念:“课比天大”。今年5月,2022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上赵东元获得“科技功臣奖”。没想到在媒体发布会上他一介绍完自己的研究,就一路小跑提前离开了。原来,他要赶着去给本科生上化学课。这门“不能迟到”的课,他一上就是20年。2021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奖后,他手提布袋装着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证书赶去给本科生上课的照片在社会各界被传为佳话,“布袋院士”的称号由此得名。图说:赵东元院士指导学生实验20年来,一周两次课,赵东元几乎从未间断。他给自己定了规矩,上课“不能迟到”“学生们都等着呢,迟到5分钟就是教学事故了。”作为一位有数十年教学经验的老教授,赵东元教学经验丰富。但是,为了使课堂活色生香,他每天都认真备课,去外地出差,就在飞机上备课。立德树人是赵东元教书育人的根本遵循。他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作为导师尽最大限度支持课题组中每一位学生,给予科研条件的支持和学业的引导。“24小时在线”是学生们对赵东元授教的生动描摹;“论文不厌百遍改”是赵东元传授学生的治学准则,学生的文章他都一字一字改、一章一章过,大到思路逻辑,小到拼写标点,全部仔细标记批注,反反复复直至达到要求才准允投稿。他告诉课题组的每一位学生:“你们有问题,随时来找我,我办公室的大门是永远向你们敞开的”。许多人也许想不到,教书育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赵东元的研究。2002 年,复旦大学在全国率先施行本科生转专业制度。当时,酷爱化学、高考未能被第一志愿录取的历史系学生顾栋,申请转到化学系,后选择赵东元作为本科生导师,开始在实验室参与一些基础性工作。时隔十几年,如今已是武汉大学教授的顾栋,忆起 2003 年 10 月 7 日的那个深夜,依然难掩激动。当天,他用一种反常规的方法进行实验,测试得到一组非常漂亮的数据。 “顾栋非常聪明,他提出把高分子先聚再合成的做法,一下子把步骤从 5 个简化成 2 个。”赵东元在学生的启发下打开了思路,很快在学术上取得突破,让介孔从无机变成有机。图说:赵东元院士如今,在赵东元办公室隔壁的陈列室,留存着自己学生的一本本实验笔记和博士论文。他所带的团队,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每次他获奖所得的奖金,有 20%-30%用来资助年轻学者发展。自担任研究生导师以来, 已指导 18 名学生获得硕士学位、指导 65 名学生获得博士学位,出站博士后23名。赵东元鼓励学生的各种“异想天开”。何为介孔?“相当于拿个凿子,在你们看不到的微观世界里造孔,变成一种新物质、新材料”,如今,他和学生们正在做一种利用有机高分子介孔材料做成的液体,“将来抹在身上,薄薄一层,就能完全隔热,你根本都看不出来,零下三十度都不怕。”平时但凡看到什么材料,他都想把它打成孔,他养成了这种职业病,鼓励学生也有同样的兴趣和追求。新民晚报记者 张炯强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