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不打烊”!看,这里如何精准服务

  编者按

  燕赵大地双拥热

  红色燕赵,见证革命沧桑;人文燕赵,沉淀文化底蕴。燕赵大地上的红色资源熠熠生辉,红色血脉代代相传。今天,他们正在续写怎样的双拥故事?崇军、爱军、拥军情怀如何在这片热土上赓续传承?

  请跟随记者的脚步走进河北,体味燕赵大地的双拥热度

  “我在服役期间考取了教师资格证,现在正在努力备考承德市中小学教师招聘,这次考试有退役军人单招岗位,竞争压力小,很期待能进入校园贡献自身力量。”今年春季退役的赵宇兴奋地同战友分享。

  6月,承德市创新出台了《关于促进优秀退役军人到中小学任教的若干措施》,规定中小学制定教师招聘计划时,面向退役军人单列计划,比例控制为3%-5%。赵宇是这项政策的首批适用者。在承德,像这样聚焦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创业环境优化的有力举措还有许多……

  

  线上线下齐发力

  增强岗位“供给力”

  “退役后我始终未能找到满意工作,退役军人事务局和承钢联合组织的‘企业直聘’为我提供了就业机会,经过招聘考核,现在我也是国企的正式职工了。”河钢承钢集团消防员闫冰高兴地说。

  “企业直聘”旨在建立用人单位和退役军人的便捷、高效联系,让退役军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承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国资委、工商联向市大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发送《关于推荐优秀退役军人及随军家属就业的函》117份,鼓励相关企业在岗位录用方面向退役军人适当倾斜。目前已累计向各类企业推荐退役军人354人,其中河钢承钢集团招收48人。

  近年来,承德市创新开展“36524就业不打烊”服务,依托局门户网站开设省内外招聘动态信息专栏,吸纳用工单位447个,提供就业岗位5934个,398名退役军人成功入职;组织退役军人线下招聘会94场,提供就业岗位1.4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1500多人。

  

  

  新型教育培训体系

  提升就业创业“硬实力”

  2022年秋,承德市兴隆县挂兰峪村村民张永金家的5亩板栗林又迎来了丰收。“感谢退役军人事务局为我提供的‘轮替更新’修剪技术培训,今年每棵板栗树能多产30多斤。”

  张永金参加的是兴隆县组织的“送技术到地头”系列培训活动,邀请果树研究所的农技专家深入乡间地头向退役军人现场讲解“板栗轮替更新”和“山楂落头开心”修剪技术,手把手传授学员如何识别结果枝组、怎样下剪去枝等实用技巧。

  承德市从精细化技能培训入手,改变过去“大水漫灌”思维,精耕细作,推行“滴灌式”培训模式,结合退役军人就业创业需求实际,建立包括市属高校、民办院校、培训机构在内的25家教育培训基地,设置直播带货、消防员、物流管理等几十个热门专业供退役军人选择;将实操应用放在突出位置,在承钢集团、怡达食品、腾飞集团等重点企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18个,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培训,助推更多退役军人“上岗即上手”。近年来,共1000余名退役军人参加职业技能提高培训。

  

  精准靶向施策

  提高自主创业成功率

  今年5月,退役军人高大鹏创办的“山林兵者”国防教育拓展营地入选河北省首批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示范基地,回想起艰辛创业路,高大鹏总是会提起“军创贷”对自己的帮助。2年来,“军创贷”已为35名退役军人发放贷款1035万元。

  承德市连续举办两届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帮助退役军人成功摸索出“李司令”安心蔬菜配送、赵丙清“食用菌种植+生态养猪”、孟少杰“数字化水稻”等16个孵化项目,带动就业142人。

  依托人社部门创业孵化基地和民办孵化公司建立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12家,为自主创业退役军人减免场地租金、水电费、物管费,目前孵化基地入驻军创企业30家,带动退役军人就业72人。

  出台《关于促进退役军人投身乡村振兴的若干措施》,支持有条件的退役军人创办特色家庭农场、特色农民合作社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现已创办特色家庭农场56家,打造农民合作社11家,累计产值2500余万元。

  各位战友

  2023年《中国退役军人》杂志

  已开启订阅通道

  ↓↓↓

  推荐阅读

  文章来源:中国退役军人(ID:zgtyjr)。转载需注明来自“中国退役军人”微信公众号,否则视为侵权。

  原标题:《就业“不打烊”!看,这里如何精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