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围绕“三增两提”,大力发展设施渔业
近年来,安庆市水产部门围绕“三增两提”(增量、增值、增容,提质、提能),稳定池塘养殖面积,挖掘养殖潜能,利用现代化设施和工厂化模式,大力发展设施渔业。目前,安庆市池塘流水槽循环水养殖、陆基圆桶养殖、室内工厂化养殖模式正在兴起,在打造全省一流、特色鲜明的渔业道路上加速前进。
桐城市孔城镇红庙村养殖户张怀青正在向“大桶”里撒鱼食。通讯员 张宁 摄
“大桶养鱼”新模式 效益是传统养殖的4倍
8月31日,记者来到桐城市孔城镇红庙村,在张怀青的养殖基地里,塑料大棚临水而建,大棚里几个硕大的“水桶”中气泡不断泛起。这些大桶是由镀锌板围成大圆圈,一层蓝色帆布铺在桶内,像一个个小型的游泳池。这是养鱼30年的张怀青学的“新技术”,他不是把鱼养在池塘里,而是养在直径7米、高1.8米的圆形大桶里。
张怀青将鱼食撒进大桶,无数条鲈鱼从水中翻跃起来,眨眼间,鱼食就被鱼儿抢食殆尽。“这种圈养桶养殖系统,水流可以不断冲击形成环流,能让鱼一直保持畅游的状态。这就像鱼一直在健身,肉质当然不言而喻。”张怀青在大棚内一边观察水流、鱼的进食与活力情况,测试水温、溶氧和pH值,一边向记者介绍“大桶养鱼”的优点以及桶装养殖“零排放”技术。
如何实现养殖废弃物的“零排放”?孔城镇水产站站长赵敬友打了一个比喻,“大桶养鱼”能实时打扫卫生。把鱼圈养在桶内,桶里特有的锥形集污装置能收集残饵、粪污等废弃物,废弃物经吸污泵抽排出圈养桶,进入尾水分离塔,经过过滤后再回流到池塘重复使用。“大桶养鱼”模式在节省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同时,还能实现减少鱼类发病、减少用药,对环境十分友好。
最近几年,“大桶养鱼”的模式逐渐兴起,这种模式全称为陆基圆桶养殖,简单地说就是将传统老旧的池塘养鱼方式,改成在池塘上建养殖桶进行养殖的新模式。这种“大桶养鱼”模式的效益高,一个大桶的产鱼量能抵上一亩池塘的产鱼量,一亩水面可以装4个这样的大桶,是传统池塘养鱼效益的4倍。
据张怀青介绍,“大桶养鱼”一年可以出产两批鱼,如果套养可以出产三批鱼。他今年5月初投放的第一批鱼苗,国庆节前后就可以大批上市,预计产量5000公斤左右。“‘大桶养鱼’产量高,预计今年能增收40万元。”张怀青开心地说道。
记者近日从市水产部门了解到,目前,安庆市池塘养殖面积达39万亩。为加速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水产养殖业,2020年,安庆市开始试验推广陆基圆桶养殖模式,至2022年底安庆市共有陆基圆桶养殖主体12家,养殖水体约6万立方米,产量1400多吨,主要养殖乌鳢、黄颡鱼、鲈鱼等名优品种,产值4000多万元,发展速度较快。
“安庆市养殖户通过近三年实践可以看出,陆基圆桶养殖模式优势明显,一是占地少,不受地域限制;二是受气候影响和季节限制小;三是养殖水质可控,养殖产品的质量安全有保障;四是有效治理养殖尾水。但对于养殖的技术和管理要求也随之变高,对养殖鱼类品种的选择也需要一定的经验。如何解决好短板弱项和重点、难点问题,还有待不断实践。”市农业农村局渔业渔政办主任蒋泽球告诉记者。
岳西县菖蒲镇溪沸村鳗鱼养殖基地里,工人正在查看智能排污设备。记者 许娟 摄
山坳里养出“海产品” 构建鳗鱼全产业链
9月6日,记者走进深山中的岳西县菖蒲镇溪沸村鳗鱼养殖基地,一排排新建的养殖大棚内,分布着45个330平方米的正方形养殖池,池内一群群鳗鱼正欢快地游动着。
“我们整个养殖基地总占地42亩,其中养殖池近20亩,亩产量可达到20吨。”该企业总经理林品峰介绍,“我们养殖的鳗鱼体形修长、个体匀称、背部青蓝、体表光滑,是优良的鳗鱼品种,主要销往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和欧美市场。”
溪沸村鳗鱼养殖大棚里,保持水循环的增氧机24小时运转;饲料的搅拌严格遵循“克重”要求,每天两次喂食时间间隔12小时;进水、排水有一套自动控制系统,水质有异样会立刻报警……“与过去相比,现在的养殖基地已经开启了现代化设施养殖的新模式,不仅工人变得轻松,养殖的产量和效益也更高。”林品峰说,为了确保鳗鱼生活环境的健康,公司还引入了生产用水实时监测系统、自动排污装置、养殖尾水治理体系和绿色高效工厂化循环水等技术,实现了自动化、现代化的循环养殖模式。
过去,岳西县山区受水、地等条件制约,渔业发展受限。近年来,随着设施渔业的兴起,山坳坳也游出了“致富鱼”。
菖蒲镇溪沸村拥有丰富的温泉资源,通过“双招双引”,福建的一家鳗鱼工厂化养殖公司在该村建起鳗鱼养殖基地,2021年首批投放近200万尾鳗鱼苗,这也是当地首次将海产品引进到深山进行养殖。今年6月30日,首批300吨养殖鳗鱼成功上市,这标志着鳗鱼淡水养殖在岳西县获得成功。该项目带动周边20余户村民就业,户均年增收达6万元。
“鳗鱼对水质要求极为挑剔,经专家考证,菖蒲镇溪沸村潜水河边的温泉水温、水质适合鳗鱼养殖,这为鳗鱼养殖提供了优良的生态条件。”岳西县畜牧兽医水产服务中心副主任汪文彬向记者介绍。
光靠优质的水源还不够,打造鳗鱼数字化标准化养殖基地同样关键。作为菖蒲镇水产养殖示范基地的溪沸村鳗鱼养殖基地,按照国家标准的工厂化养殖技术建设,目前已建立产品自检中心,引进先进检测仪器,由专业检测技术人员把关,严防渔药残留、重金属超标,检测项目和标准对标欧美、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出口食品标准。该基地通过海洋生物淡化养殖技术,从种苗来源、苗种投放、饲料投喂、水质管控、预防保健、日常管理等各个流程上进行高标准规范化管理,年产鳗鱼可达400吨。
“我们对岳西未来的鳗鱼产业很有信心,目前,新厂已经开始动工,在筹建8个鳗鱼养殖场的基础上,将创办鳗鱼深加工企业,打通鳗鱼全产业链,发展特色‘鳗经济’3.0升级版。打造‘中华鳗鱼之乡’金字招牌,让全世界都能品尝到优质的岳西鳗鱼是我们的目标。”谈起鳗鱼养殖的未来,林品峰信心满满。
据了解,目前全市室内工厂化养殖面积共5.8万平方米,主要养殖鳗鱼、甲鱼等特种鱼类。其中,岳西菖蒲镇一条涵盖饲料加工、鳗鱼养殖、鳗鱼出口和烤鳗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正在逐渐形成。(记者 许娟 通讯员 朱孝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