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村超”发源地丨看榕江的体育底蕴

  贵州剑河红米粉队VS云南丘北普者黑荷花宴队,贵州松桃卤鸭子队VS北京红烧肉队,贵州兴仁薏仁米队VS重庆万州烤鱼队,贵州仁怀酒都刀尖肉队VS甘肃定西宽粉队……每到周末,多支球队就会齐聚黔东南州榕江县,“村超”已成为现象级赛事,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关注。   2023年9月9日,黔西南州兴仁县拉拉队中场表演。榕江的运动热情榕江县作为黔东南体育大县之一,不止有足球,还有诸多的运动健儿。2008年6月,北京奥运火炬在黔东南凯里市进行传递,作为首棒火炬手的林丽,是榕江走出的国际级体操运动健将,前中国女子体操队员,国家高级体操教练员,她是贵州省体操项目迄今为止第一个站在奥运会的舞台上的运动员。她曾获得2005年 全国个人体操冠军赛高低杠第一。   多年来,榕江县大力培育和发展体育事业,形成浓厚体育氛围,带动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榕江县体育训练中心先后共向国家队和省队推送41名优秀体育人才,4名运动员荣获“国际健将级运动员”称号,25名运动员荣获“国家健将级运动员”称号;榕江是全国县域足球典型县、贵州体操之乡、贵州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贵州省体育旅游示范县。目前,榕江籍体操运动员在国家级以上大赛获金牌50枚,在省级竞赛中获金牌369枚。一代代运动员由榕江走向国际,成为世界冠军,有体操世界冠军刘榕冰、攀岩世界冠军龙见国、跳水世界冠军龙道一等。除了专业的体育训练,榕江群众体育活动也非常丰富。2017年以来,每年举办足球、篮球、羽毛球、象棋围棋、广场舞、长跑、登山等群众体育活动15次(场)以上。榕江七十二寨民族体育斗牛小镇项目入选2022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十佳名单,并获评贵州省体育特色小镇。着力推动游泳进校园,还获省体育局认定为游泳课进中小学试点县。村超和英超原汁原味、全民参与  世界可见 榕江足球根植于榕江体操大县的沃土。榕江足球始于20世纪40年代。据1999年出版的《榕江县志》记载,抗日战争时期,广西大学迁入榕江,将足球运动传入榕江。20世纪80年代,“要想找工作不愁,就要学会踢足球”这句话最能诠释榕江人对足球的狂热。20世纪90年代,村民在县城河边的草地上,“自制”了一个简易的露天足球场。这个早已不存在的足球场见证了最早的几届“村超”,最热闹的那一年,有15支球队参赛,场边围满了观众。足球运动在榕江县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参与群众数以万计,特别是在榕江车江三宝侗寨,所有行政村都有自己的足球队,足球赛是名副其实的“全民参与”。现在,全县仅群众性业余足球队伍就多达35余支,球员1200余人。2012年以来,榕江校园足球队在各类省、州官方赛事共获得冠军20次、亚军16次、季军14次。各项赛事的开展和取得的优秀成绩让足球运动得到了良好的反响,有效推动了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比赛中“村超相遇英超”碰撞不一样的火花9月2日,以“贵州村超相遇英超”为主题的“2023年服贸会·多彩之夜”活动在北京举行。活动上,英超代表表示,“村超”快乐足球的基因和英超拥有着一致的价值理念,接下来双方将在足球文化交流、宣传推广、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等方面携手共赢,助力中国足球发展。“村超”再度“出圈”。英超作为欧洲足球五大联赛之一,赛事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位于世界前列,其拥有成熟的办赛经验和商业运营体系,每年8月到次年5月的380场英超比赛成为全世界球迷美妙的足球时光。良好的群众基础是联赛发展的根基,榕江县同样拥有历史悠久的“足球土壤”。“村超”不仅让世界看到了国人对足球的热爱,也让世界认识了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富集的多彩贵州。林丽手捧的奥运火炬,已经点燃运动的热情,“村超”的激情让世界看见,相信黔东南越来越多的运动健儿,走进国际运动舞台的中心摘金夺银。来源 《贵州体育报》文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莫海艺图 韦贵金视觉 胡春霞编辑 张紫莹二审 虞富文三审 王晓峰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