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注意!期中考数学成绩差的孩子,90%都是因为忽略了它
刷还是学本质?哪个更有效?这是困扰很多家长的问题。在小学阶段,知识量极其有限,很多家长认为刷题很有用,只要题量刷得足够多,成绩自然会上去。但是随着这两年评价体系的逐步改变,很多家长应该已经感受到了,无论怎么刷题,总有一些题目刷不到。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近年来新趋势下考试题型的一个变化:
题目举例
各位家长,你们看出这两道题考查方式的区别了吗?同样是考查124 x36,传统题目只要能够列出算式124 x 36,在草稿纸上算一算,就能找到正确选项。如果孩子刷了足够多的计算题,解答这种题目一定不在话下。
但是新考法下的这道题目,不需要列出算式,也不需要计算,即使刷再多的计算题也不一定能做出来。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考查的是理解,即新课标中强调的“对知识本质的理解”。在教、学、评一体化的大目标下,未来的考查将不会只限于表层知识或答案,而会更注重知识的深层含义。
上面只是考查“知识本质"的方式之一。面对考查方式的变化,孩子应该怎样去学呢?新课标也告诉了我们答案,即:理解概念和原理、强调思考过程。
新考法一:理解概念和原理
小学阶段涉及的数学概念都是非常核心的,如十进制、计数单位、加减乘除等。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与来源”,也就是说孩子不仅要学习知识本身,还要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这要求孩子能通过理解将知识纳人自己已有的经验,从而进行知识迁移。基于这样的要求,我们来看一下新的考查方式:
题目举例
我们可以看到这道题将简单的计算利用小棒进行呈现,考查了不同的计算逻辑:
第(1)小题先计算单独的小棒,6+5= I1 (根)小棒,再加上前面的三捆小棒, 即30+11 =41 (根)小棒。这样的计算方式检验了学生对位值制的理解,为后续学习加法竖式做了铺垫。加法竖式的计算过程正是从个位算起,满十进一,步骤基本是一致的:
第(2)小题先从5根小棒中拿出4根,和36根小棒凑成四捆,即36 +4=40 (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I根小棒,40+1=41 (根)小棒。这样的计算方式检验了学生对十进制的理解,即计算时满十进一,还为后续学习加法“凑十”巧算做了铺垫。
新趋势下,更注重概念和原理的考查。如果说“条条大路通罗马",长远来看,理解概念和原理一定是最快的那条路。学习就是翻越一座座高山的过程,就像下图这样:
刷题与死记硬背可能短时间内更直接、见效更快,但学海无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知识点变得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难时,刷题往往也是拖垮学生的“最后一根稻草";相比之下,理解概念和原理式的学习越往后就会越轻松,遇到类似的新内容时,迁移已经学过的概念或原理就可以轻松应对,游刃有余。
新考法二:强调思考过程
思考过程是得出结果的过程,是感悟知识的过程。我们来看这样一道题目:
题目举例
要想填出括号中的内容,需要清晰地知道每一步要做什么、?每一个算式代表的意思是什么。对于第一种解题思路,我们可以用“买全部水彩笔的总价六买来水彩笔的数量=水彩笔的单价”得到答案。这就需要我们先求出中间量“买来水彩笔的数量",也就是“12x8= 96”。
对于第二种解题思路,我们可以用“每盒水彩笔的价钱六每盒的数量=水彩笔的单价”得到答案。这就需要我们先求出中间量“每盒水彩笔的价钱”,也就是“288+8=36”。
通过这道题可以发现,算式已经由题目给出,是否能得出“每支水彩笔3元”这个答案已经不再是新考法考查的关键,重点考查的是学生是否知道每一步运算的实际含义,如何做才能得到想要的答案,这就是对思考过程的考查。
新课标明确提出了“重视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可见思考过程对于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随着题目复杂程度的提高,我们很难一下子 “从头看到尾”,往往需要通过缜密的逻辑、清晰的步骤才能最终得到正确的答案,只有在理解概念和原理的同时具备完善的思考过程,才能更好地解决数学题目以及未来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家长怎么办?
家长在孩子的各种学习场景中,都需要多问“为什么”以激发孩子对知识本质的思考。那应该在什么时候问、怎么问呢?我们可以参考以下几个不同学习场景下的示例。
1.在孩子学完新的知识时,问一问为什么,让孩子讲一讲知识的来龙去脉
当孩子结束了一天的学习回到家时,家长可以对照着数学书,问向孩子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对孩子所学的内容问一问为什么。
比如,当孩子学习乘法口诀时,问一问孩子“为什么3x4= 12”,可以引导孩子说出“3x4可以表示为4+4+4,所以等于12”。
在刚开始问孩子这些“为什么”的时候,孩子可能会有点懵,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此时家长一定要有耐心,重要的不是孩子的答案,而是孩子思考的过程,慢慢地培养孩子思考“为什么”的习惯。
当孩子领略到思考知识本质的乐趣之后,就可以引导孩子自己提出“为什么”,并进行解答,这样就能不断激发孩子求知的欲望。
2.在孩子做完作业时,对没有书写步骤的题目问一问孩子的思考过程
对于作业中一些没有书写步骤的选择、填空或计算题,可以问一问孩子“这个结果是怎么得到的?”“你是怎么思考的?”
这时家长可以化身为学生,让孩子成为你的小老师。如果孩子把题目讲明白了,就说明孩子已经完全掌握了相应的知识。
3.在孩子考试结束后,对着错题问一问为什么,帮孩子查缺补漏,加深印象
孩子在考试时出现错误是很正常的。出错不要紧,但一定要知道为什么错,以及如何避免同样的错误再出现,不要用一句“马虎了”搪塞过去。对着卷子上的错题问一问:“你是在哪一步出错了?”“为什么这么做是错误的呢?”
让孩子分析一下错误的原因,找到知识的盲点或误区,及时改正,帮助孩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