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走行知路 共赴山海约

  行知路、行知学校、陶行知纪念馆……在上海宝山、江苏南京和安徽黄山,你能发现不少相同的地名,诉说着共同的思绪。今年10月18日,是人民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诞辰132周年,新民晚报、宝山融媒、扬子晚报、黄山日报、黄山广播电视台开展“山海之约·行知路”联合采访,沿着先生足迹,重温陶行知教育思想,共赴长三角一体化的“山海之约”。黄山篇初识·行知故里“我是一个中国人,要为中国作出一些贡献。”走进位于黄山的安徽省陶行知纪念馆旧馆(崇一学堂),墙上墨痕依然清晰。在学堂宿舍写下这行字时,陶行知15岁。图说:陶行知当年写下的我是一个中国人的名句 李铭珅 摄黄山是陶行知的出生地,也是他接受启蒙教育、走上教育救国道路的出发地。1891年10月18日,陶行知出生在徽州歙县。这里自古就有崇文重教的传统,信奉“天下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走出朱熹、戴震、胡适等一批大家。陶行知4岁随父识字,6岁开蒙,7岁到14岁拜在万安老街吴尔宽门下,苦读四书五经,奠定古文基础,后就读于教会学校崇一学堂,不仅接受国学课程,还学习英语、数学、理化、医学等,并在这里立下了为国奉献的宏愿。如今的陶行知启蒙馆里,保留着先生当年学习和生活的用物,透过简朴的环境,可感受到他的刻苦和毅力。图说:陶行知启蒙馆1908年春,17岁的陶行知从安徽休宁万安水蓝桥,乘船赴杭州报考广济医学堂,此后在南京创办晓庄师范,在上海创办山海工学团,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足迹遍布全国。抗日战争时期,由陶行知担任校长的“私立南京安徽中学”紧急迁至屯溪,成立“徽州分校”,当时设有校本部和高中部“崇正学堂”,如今已被整体迁至黄山市委党校校园内,保存完好。“万里长江水,何处觅归舟?他乡同作客,一心念溪头。”1946年,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陶行知写下这首诗。为纪念挚友,其同乡许士骐决定在家乡创办一所小学,完成陶行知教育普及的计划,这就是全国第一所以行知命名的学校——歙县行知小学,这所在涓涓爱流中诞生的学校,已走过了七十多年风雨沧桑。建行知堂,唱行知曲,还聘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将徽州民歌、徽州剪纸引进校园,体现了陶行知“手脑并用、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图说:行知小学 李铭珅 摄行走在陶行知成长的故里,黄山广播电视台00后蒋媛说:“今年是我入职第一年,目睹了陶行知先生童年、少年生活的环境,领略了新安山水的风光,让我深深体悟到了陶行知先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崇高品格。”南京篇探寻·知行合一南京,见证了陶行知的青春岁月,更承载了他的教育理想。1909年,陶行知考入金陵汇文书院(今金陵中学),1910年汇文书院与宏育书院合并为金陵大学堂,后改名金陵大学,陶行知即入校求学,获学士学位后赴美留学。大学期间,陶行知推崇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知行并进”学说,将自己名字由陶文濬改为陶知行(后更名为陶行知)。1917年,陶行知回国后入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7年投身乡村教育运动,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乡村师范学校——晓庄试验乡村师范(简称晓庄师范,今南京晓庄学院)。之所以取名“晓庄”,是因办学场地在南京郊外的小庄,陶行知将此“小庄”改名“晓庄”,意为该校创办如日出破晓,是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晓庄一名便沿用至今,也被称为“乡村教育的发祥地”。图说:陶行知在南京创办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 资料图南京晓庄学院陶行知研究院副教授王文岭介绍,与上海、黄山等地一样,每逢陶行知先生诞辰,南京这片陶行知先生曾经生活和奋斗过的地方,以及这里许多大中小学,都会举办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表明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改革,仍然需要从陶先生的教育思想中汲取智慧和营养。今天纪念陶行知,学习先生的教育思想,最核心的就是要把学生面前成堆的书本移开,让他们能够回到生活中来,在生活行动之中获得真知、求得真理。”上海篇实践·工学理念金秋,上海宝山吴淞口国际邮轮港轮船穿梭,一派繁忙景象,如今这个港口已是亚洲最大、全球第四的邮轮母港。1914年8月15日,23岁的陶行知正是从这个码头出海赴美留学,奠定了他此后一生事业的基础。陶行知与上海这座城市有着不解之缘,宝山更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在这里,有名为“行知路”的地铁站,以车站为圆心向外辐射,有大华行知公园、陶行知纪念馆、行知小学和行知实验中学,再往北边,还能找到行知纪念广场和山海工学团遗址。图说:行知地图上海宝山篇陶行知创办的山海工学团,是他推行平民教育、生活教育、创造教育等理念的实践地。记者来到位于宝山大华路龙珠苑200号山海工学团遗址,追忆先生的足迹,聆听背后的故事。1932年,陶行知在上海《申报》发表《古庙敲钟录》,提出要创办一个全村人民共同管理的学校以普及教育,同年在宝山大场孟家木桥创办山海工学团。“工”是工作,靠自己的生产劳动来养活自己;“学”是科学,学习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团”是团结,大家团结起来,保卫自己生存的权利。“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在这所新型学校,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经历了重要飞跃,他也正式改名为“陶行知”。陶行知在上海开展民主活动、实践教育理念期间,得到了不少旅沪徽州老乡的支持。在山海工学团,歙县人方与严是他的得力助手,担任工学团联络处主任,后来方与严的长子方怀毅回乡创办了歙县第一工学团。上海市陶行知纪念馆原宣教处主任陈勤红介绍,方与严、方怀毅都是陶行知的学生,他们深受其影响,用实际行动践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当时,全国有20多个省市也因地制宜,创办了不同形式的工学团。”图说:上海市陶行知纪念馆1946年7月25日,由于长期奔波劳累,陶行知突发脑溢血,在上海徐汇区余庆路爱棠新村逝世。挚友许士骐闻讯后立即赶去,并受郭沫若和家属的委托,为陶行知复制了手模和面模,以供后人瞻仰,寓意为“手脑并用”“知行合一”。如今,走在陶行知旧居所在的余庆路,两旁的梧桐树挺拔粗壮,高耸入云,见证了这里岁月变迁。图说:余庆路上的陶行知旧居同行篇传承·山海之约缅怀是为了更好地前行,传承是最好的纪念。在黄山、南京、上海,近年一系列学陶师陶品牌延续,一朵朵“陶花”怒放。图说:清明时节,上海市行知中学举行纪念陶行知先生活动黄山市开展“学陶师陶研陶做陶”主题教育活动,打造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和新时代“大先生”队伍,让陶行知教育思想薪火相传。南京市举办“共走行知路 争做大先生”主题活动,三代教育人同堂学习领悟“教育家精神”,弘扬先生的爱国精神、求真精神、奉献精神。宝山区在上海市首创“社区小先生”和实体化运作的“社区教育+治理”服务体系,探索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创新。不久前,还发布了《宝山区陶行知教育创新发展优秀人才激励办法》。据悉,未来三地将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陶行知教育思想为纽带,推动互相之间在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丰富“学陶师陶研陶做陶”的实践,书写好新时代“山海情”,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民晚报记者 吕倩雯 通讯员 程向阳 汪娜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