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移风易俗
“村民们慢慢地接受了新理念,婚丧嫁娶办得省时、省力,还省钱,简化了仪式流程,也少了攀比陋习。”松江区新浜镇鲁星村村民陆菊萍介绍。村里操办红白事,有没有更合理的做法?在鲁星村,这也曾是一个众口难调的问题。今年,村里成立了红白理事会。作为村里的党员代表,陆菊萍成了鲁星村红白理事会的成员之一,她感受到了移风易俗观念的明显转变。
自2022年底起,新浜镇大力倡导乡村移风易俗新风尚,动员各村发挥村民自治作用,成立红白理事会,鲁星村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出了一套“四三工作法”的经验。在乡村,要测评一套新的工作方法是否有效,还要看村民的认可度和执行率。
从“众口难调”
到“众望所归”
鲁星村相关负责人沈国卫介绍,所谓“四三工作法”,是要强调四个“三”,即“三问”“三聚”“三会”“三制”对村民的影响力。“三会”针对村民自治的机制建设而来。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模范通常是村民自治的主力,要让这些说话有分量、有影响力的村民在红白事的办理上发挥作用,鲁星村除了成立红白理事会,还设立了村民议事会和环境理事会。
“村里的红白事,也是村民家庭的‘人生大事’,开展专项议事,发动周边信任的人群策群议,往往是村民所需。”沈国卫说,为了操办红白事,往往会带来周边环境脏乱差的安全隐患,环境理事会的配套积分评议和巡查督导,就变得十分有效。
操办红白事总是离不开“群众的力量”,村里的民情更加如此。让群众聚心、聚力、聚能,共同参与,往往有“以疏治堵”的效果。鲁星村的“三聚”,重在鼓励村民全程参加,帮助有需要的人解决实际困难。“这种参与不仅仅是态度上的,还会按需形成实际操作方案。比如,统计红白事参与人数,办理时间流程,设计餐食桌数等。”鲁星村相关负责人介绍,就在拟订方案的过程中,一些考虑不周全、设计不实际的想法得到了修正,如此,有效避免了铺张浪费。
鲁星村还形成了“三问”察民情的保障机制。通过干部入户问、众人商议问、公开决策问的多元渠道,不仅鼓励和激发了村民群众坦陈自己如何办理红白事的想法,还形成了从走访询问、共商共议到公开决策的流程。最终,从“众口难调”到“众望所归”的红白事工作章程就这样形成了。
家庭积分制
激起乡村新风尚
一个名为鲁星村“积分超市”的小商铺很受鲁星村村民欢迎。这个“积分超市”由村委会负责运营,超市里并不进行货物的售卖,只能用积分进行兑换“交易”,可以兑换各类小礼品的积分,是村民在日常生活中共同遵守村规民约得来的。
今年,鲁星村围绕移风易俗工作,修改和完善了《村民积分制管理实施细则》,全面实行家庭积分制,设立了“红黑榜”。家庭积分制的方案制定十分细致,围绕乡风文明、人居环境、民主管理、平安建设等四方面开展,并结合区镇的乡村年度重点工作给予打分。其中设立了加分项,也有一票否决制。方案实行每月记录,当季审核,每半年公示,到年底总结的方法。
越来越多的村民家庭有了评优争先的意识,也认可积分奖励方式。每到一定时间就可以去村里的“积分超市”兑换礼品,激发了村民遵守村规民约的动力。
积分制并非为鲁星村的治理创新,将积分制与移风易俗的理念紧密结合,运营起了该镇第一家乡村积分超市,也成为其工作的亮点。基于对鲁星村开办积分超市工作创新的支持,参与结对共建的单位和爱心人士,自掏腰包捐赠小礼品,也让积分超市成了村里公益慈善的“蓄水池”。
从实际效果来看,如今,鲁星村操办红白事,勤俭节约的多了,铺张浪费的少了,村民意识上的变化十分明显。“以前,村民要请和尚、尼姑念经做法,丧事乐队的陈规陋习是根深蒂固的。村民逐渐认识到要倡导‘厚养薄葬’,红事新办,白事简办,小事不办的新风尚在村里蔚然成风。”陆菊萍感慨。
文: 贾佳
上观号作者:上海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