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你是女儿还是母亲,自由都可能让你更快乐
她曾经为了独自去旅行,把两岁的女儿送进寄宿幼儿园,结果却可能开发了她超强的人际交往能力。
她曾经为了研究皮亚杰所说的儿童视角,给了女儿一台照相机,结果女儿长大后的工作就是用iPhone拍照。
她曾经为了吓唬把水泼得一塌糊涂的女儿编了个自己是精灵的谎话,结果却变成了一本畅销了20年的经典儿童文学书。
……
母亲节,想和你们分享作家陈丹燕作为母亲的故事和态度,一个自由的母亲的,可以让自己和孩子都更快乐。
其实在陈丹燕看来,一个人不必一定要成为母亲或者父亲。至于如何成为母亲,这件事情她至今没有想得很清楚。
年轻时,她在《儿童时代》杂志社工作,当时的领导认为她是一个天才,日后必定会写出了不起的作品,便告诉他,天才都是被婚姻埋没的,如果一个女人因为结了婚生了小孩而丢掉了自己的事业,那是一件很傻的事情。后来,陈太阳的出生,从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圆上一代人弥留之际的愿望,让家族的生命延续。而孩子一旦出生,母亲的责任便随之而来。
这种责任也是很原始的,“如果你不管她,她就没法活下去”。第一眼见到陈太阳,陈丹燕的担心有点让人啼笑皆非,小孩会不会啼哭,小孩的眼睛是不是看得见……但关于小孩能不能健康地活着这件事,确实是她最关心的。直到今天,她都会说:“跟身体相比,学习不那么重要,我一直相信一个身体好的小孩的前途一定是无量的,不能把身体搞坏。”
还有一种东西是与生俱来的,那就是爱。“爱是世界上最粘的胶水”。这是陈丹燕在《我的妈妈是精灵》这本书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话。那本书写于陈太阳念小学的那几年,“妈妈是精灵”最初是陈丹燕用来吓唬陈太阳的说法,“因为她总是会在洗澡的时候把水弄得一塌糊涂”。
“又不能打小孩,所以只能用语言吓她。”换句话说,其实是用小孩能够听得懂的方式讲给她听。比如陈太阳在第一次去美国旅行时被时差折磨得睡不着觉,难受到不行,陈丹燕就告诉了她生物钟的道理,“那生物钟长在哪里?”“长在肚脐眼上。”陈丹燕至今为自己的答案感到很得意,“陈太阳直到很久之后才知道不是这样子的,很长时间里她都认为肚脐眼是不可以抠的,就会把生物钟破坏。”
那个听起来无厘头的由头,渐渐地便从一对母女每天晚上的睡前故事变成了一本出版了20年的畅销书。在这本书里,陈丹燕想说,在生活中人人都有一个妈妈,但并非人人都获得了母爱,而且,对于拥有母亲但却感受不到母爱的孩子而言,母亲有也等于无。而另一方面,失去母亲但却拥有母爱的孩子也并不鲜见。
从陈丹燕和陈太阳的关系里看,最好的母爱也可以不是形影不离的陪伴。
陈太阳两岁的时候,陈丹燕就要去旅行了,这是她热爱的工作。她把小孩送到了全托的托儿所,每周末回来一天。旅行的时候工作起来也没有太多想念她,就是每次回来,都要给小孩好好洗一个澡,用这种方式仔细看她,哪里破了哪里成长了,也算是一种和孩子之间的交流方式。每到星期天的晚上,小孩子也会吵闹,即使不是耍赖,也会刷一下存在感,大哭一场。
但陈丹燕说,这些都行不通,只有沟通是最重要的。“我们在她很小的时候就讲清楚,想要什么可以讲出来,用你的语言来争取。”她会鼓励陈太阳用一种正确而自由的方式来表达自我的诉求——作为独生子女的父母,其实世界上只有两个人会真正聆听他的诉求,而这种表达正好也是在培养她的逻辑能力,只要她有道理,父母就应该听她的。“你想要这个东西,请给我们三个理由,三个理由之间还要有联系,结论是什么。如果要不到这个,还有其他选项吗?其实,她常常说到第二条就会自己选择放弃了……”但陈太阳也有成功的案例。小学三年级时,她在音乐小学弹钢琴,让女儿弹钢琴是父亲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寄托在女儿身上,但陈太阳一点都不喜欢弹钢琴,她能够把所有的巴赫都弹成进行曲。于是一家三口决定在饭桌上郑重其事地投票表决,“她说我不喜欢弹琴,我弹琴就没有时间做我喜欢的事情了……这条是最打动我的。”陈丹燕站在了女儿这边,投票结果是二对一,之后就帮她办理了转学手续。
半途而废的琴童陈太阳有自己的爱好和追求。女儿四岁时,当时正在写儿童文学的陈丹燕,为了了解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所说的儿童视角的特殊性,给了太阳一个理光半自动照相机和一堆国产黑白胶卷,最便宜的配置,可以让她随便用,随便拍。太阳的第一张照片拍的是地上的一块橘子皮,因为人矮,所以镜头里的橘子皮就会很大很大——“我想看看她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其实也是尊重他,想知道她是怎么看待我们的。”后来,陈太阳拍的照片出现在了《我的妈妈是精灵》这本书的配图中,她也因此和母亲一起分享了很多年的图书出版的版税。多年后,陈太阳从罗德岛艺术学院毕业,进入苹果公司,工作短短几年后就成为了iPhone营销团队的资深艺术总监,拍照成了她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陈丹燕欣慰地觉得,可能正是童年拍照的那段经历奠定了太阳对于摄影的爱与信任。
陈太阳六年级时,陈丹燕把她送去了美国读了一年书,因为她听说小孩在成长中习得母语的能力会在这个阶段关闭。尽管在大多数时间里,她都是个“不要紧”妈妈,考试不及格不要紧,红领巾丢掉了不要紧,但她也总是会有一些有意思的想法迸出来。果然那一年的时间里,陈太阳的英语突飞猛进。然而在美国读完六年级再回上海读初中,那段时间对太阳来说很困难,很多课程都跟不上,考试只有三十几分,必须花很多时间去追赶,身体也很累,这时候,陈丹燕很担心,但陈太阳反而安慰她,“我已经长大了,即使你把我送到非洲,我也会很好地活下来。”所以这让她更加肯定了,“只要把孩子送到了一个安全可靠的地方,我就应该继续做我自己的事情,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她现在工作的很努力,可能就是因为小时候就看到她的父母工作非常努力,就认为这是一件需要郑重对待事情。”
之后,陈太阳上高中的时候,陈丹燕做了一件很前卫的事情——她去美国当了整整一年多的陪读妈妈。那一年,陈太阳在美国跳了一级,并且在美国公立高中的选修课上真正爱上了艺术,选择好了自己的人生方向,而陪读的陈丹燕也没有闲着,她在美国的大学图书馆里找到了外滩三部曲的所有资料。
成为母亲的意义并非只是单向的。
陈丹燕说,通过和陈太阳的相处,她也学会了如何和别人相处。作为作家,她的社会关系非常简单,但陈太阳就会一直教她怎么理解别人,这种能力是在她小时候去读全托托儿所的时候就习得的,“可能是我们工作都很忙,让她得到了很多不得不自己和人打交道的能力。”
母女之间讨论最多的话题是关于玩。太阳上初中时,她们最喜欢一起看一本书,里面汇总了全世界各个学校一些开脑洞的问题,陈丹燕就会提问,陈太阳给出答案,环境问题、死亡问题……“我们说的最多的就是我羡慕她有这么辽阔的未来,她不明白我为什么羡慕,我就会讲自己童年的经历给她听。我告诉她我七岁时看到有人自杀,她就会把这些做成雕塑,一个像面条一样的人躺在地上,周围开满鲜花。”
一起旅行时,她们就有更多说不完的话,“有次在洛杉矶,飞机早到了,我们就在候机楼里盯着各种各样的美国女人的屁股看,方的,扁的,走起路来有节奏地抖动的……”也许这是在别人看来很无聊的事情,但她们自己现在想来也是很开心的。
而正是这些无聊好玩、百无禁忌的对话,让“爱这种世界上最粘的胶水”变得更牢固了。
家人之间的爱是与生俱来的,但是要用力保护,如果不好好保护就会没有的。这是大部分中国家庭的问题,大家都不保养爱,也不表达爱,如果不表达,就会有误解。上一代的中国父母,常常就是如此。
说起陈丹燕自己长大的环境,跟陈太阳长大的环境有什么家传的相同之处,陈丹燕以为是家庭内部的自由气氛。“我母亲对我,比我对太阳要严格多了。母亲这一代人的生活不像我们,有更多的理解和可能性。我至今记得在那个小孩子们天天玩,不怎么读书的年代,我母亲有段时间每天都要查我的英文课本,要是单词背不出来,就在阳台上罚站。但到后来,许多旅行中我得用英文,才体会到有一门外语旁身的方便之处。但是小时候罚站的回忆还是不好,所以太阳从来不用为功课问题罚站。”
但母亲给陈丹燕的自由是从小就会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同学来家里玩,我们可以关上门,而那个时候的绝大多数孩子和他的客人都得开房间门玩。”她也可以听家里私藏的意大利歌剧,听短波的时候,母亲也只是叮嘱她不要出去多话,并未制止。所以这让她一直都有比较自由的精神空间,养成了自尊心,也保护了自我的世界。“所以我也给予太阳这样的空间,理所当然的。”
这种自由得到的回报是,让陈太阳像她的名字一样自信得闪闪发光。陈丹燕记得的自己作为母亲的最美好的记忆,是当十几岁的陈太阳正在描述自己的将来时,她对她说,你真是前途无量。陈太阳回答她说,“那当然,我的前途光明得直晃眼睛。”
摄影:徐晓伟、RYAN JAMES CARUTHERS
造型:CLOE DONG
化妆:薛宁
撰文、编辑:VIVIANE GAO
场地鸣谢:雍福会
原文刊载于《ELLE世界时装之苑》2019年6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