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建议普通孩子学奥数;义务教育延至12年…两会热点提议你关心哪个?
看点2021年3月4日召开的“两会”于昨日闭幕,会议上代表们各抒己见,其中有关教育方面的建言,类似“不建议普通的孩子学奥数”、“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都引起网友们热议。外滩君梳理了最近引发大众热议的“两会声音”,以飨读者。
文丨喀戎 编丨Travis
教育部公布的最新统计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3.71万所,在校生2.89亿人,专任教师1792.18万人。
我国不仅在办大教育,更是在办强教育。公平、质量无疑是做强做大教育的核心,也是最近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在回答“教育的真谛”问题时说:
“孩子只有分数,赢不了未来的大考;教育只关注升学率,国家就没有核心竞争力;分数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也不是根本目标。”
不少代表委员纷纷表示,当前基础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唯分数论”,追求分数甚至到了以牺牲学生的睡眠和身心健康为代价的地步。
这两天,“缺觉成全国中小学生老大难问题”登上微博热搜。
调研发现,高达81%的教育工作者认为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与学业竞争有关系,“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多考一分,干掉千人”这样的口号就是写照。
我国学生学业压力大、生活满意度低,外界过度竞争,内卷化带来的焦虑,传递给青少年。
大学的课应当怎么上,上什么?这些话题也成为代表委员与网友们讨论最多的话题;“建议婚恋教育设为大学必修课”话题一度冲上微博热搜第一。
还有诸如教育培训制造和贩卖焦虑、英语应该退出主科、学生网络成瘾、音乐考级……
这些与千家万户息息相关、与青年切身利益联系紧密的问题,成了代表委员讨论的焦点。
外滩君整理了部分最近引发大家关注的“两会声音”,供大家参考。
学生成长
1. 不建议普通的孩子学奥数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袁亚湘表示,奥数不适合大范围的孩子学习,同时,特别不喜欢数学的孩子如果学习了奥数,可能会把孩子的学习兴趣搞没了。
此外,普通孩子也没必要去学习那些奇特的技巧。
2. 让“男孩更像男孩”,教育不能缺少阳刚之气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认为,应在“五育并举”中充分考虑学生性别差异,健全学生人格品质,真正让“男孩更像男孩,女孩更像女孩”。
他建议根据学生性别特点开展有针对的训练,帮助学生塑造勇敢、坚毅、担当等美好品质。
例如:针对男生设置军事技能课程、野外生存课程等,针对女生设置安全防护课程、团队拓展训练课程等。
3. 建议未成年人玩网游时,每30分钟刷一次脸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建湖县天和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鲁曼建议,未成年人在游戏中不仅充值要刷脸,还应每玩30分钟刷脸一次。
鲁曼也建议通过立法的方式来把相关规定真正落地。她认为,对游戏厂商必须加强监管,而不是仅仅靠企业的自律自觉。
4. 建议制定未成年人健康游戏国家标准
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建议制定未成年人健康游戏的统一国家标准,“家”“校”“企”应协同履行监护责任:
①前置防护,为家长提供易操作的统一监护工具;
②事中保护,游戏中按标准设立统一的自动管控系统;
③事后服务,要求所有企业建立并公开投诉和举报渠道,制定统一清晰的退费标准,并给有需要的家庭特别关怀。
5. 女童幼童保护教育工作待细化,建议老师不要单独约谈学生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列玉认为,女童保护的问题是一个社会比较关切的问题,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女童、幼童的保护教育方面还是有所欠缺。
比如对一些中小学的女生如何去保护自己的基本的权利不受侵害重视程度不够,还有一些具体的措施并没有落实;在初中小学等地方应当有更细致的规定加以限制。
例如:规定老师找学生谈话,领导办公室不应当是密封的,应当有玻璃窗,或者规定老师不能单独约学生进行谈话或批改作业等等。
6. 鼓励大中小学定期开设学农类实践活动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北京市委副主委、希肯琵雅国际文化董事长、仙童戏剧董事长安庭建议,鼓励大中小学定期开设学农类实践课程。
这种课程应该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可以依托各个层级的农业科研院所及其试验田、试验圃、试验棚、实验室,协调组织对接大中小学的学生开展现场观摩、专家讲解等活动。
以此为契机,让孩子接触到我国农业科学的基础研究,打开“四个面向”的科技之窗。
7. 切实保障超大城市流动儿童平等受教权利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达2.36亿,18岁以下流动儿童(流动人口子女)近1亿,这意味着我国平均每3个儿童就有1个受到人口迁移流动的影响。
而当前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在超大城市尤为凸显,如保障政策未能充分落实;入学面临准入门槛;公立学校针对流动儿童开放学位不足等,流动儿童在超大城市平等受教面临各种困难。
为此,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在提案中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修改《义务教育法》,切实保障流动儿童在居住地就近入学;
二是将“就读率”的稳步提升作为衡量各地教育部门落实流动儿童入学情况的关键指标;
三是保障流动儿童入学待遇同城化,增加公办学校学位供给;
四是关注流动儿童特殊需求,鼓励社会组织参与解决流动儿童校外学习问题。
学前教育
1. 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
全国人大代表、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林勇建议将幼儿园教育全面纳入国家义务教育范围,并大力发展“家门口”普惠托育,发行幼儿园教育券奖励多子女家庭,以缓解家庭教育抚养孩子的后顾之忧。
2. 建议幼儿园放学延长至6点
3月5日,全国政协委员宋治平接受采访时表示,建议出台生育福利政策,助力解决女性就业难问题。
宋治平委员:建议女性产假延长至3年到6年,以便于孩子在上幼儿园或者小学前能得到好的照顾和教育;减免二孩入园费用等,同时给予一定补贴,减轻二孩家庭因抚养、教育支出造成的经济压力;鼓励企业聘用女性职工,同意休产假女工停薪留职并继续发放五险一金,但须减轻企业负担,政府可通过退回企业总社保比例数额来给企业补贴。
宋治平委员还建议,延长幼儿园、小学放学时间至晚6点,以便于双职工父母下班后接送,以免因无法接送孩子造成女性职工离职,同时也可减少课后托管班的费用支出。
3. 推进《学前教育法》立法
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表示,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和教育工作者,我曾经多次在全国两会上建议制定《学前教育法》,国家有关方面也非常重视。
2020年9月,教育部研究并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现在正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但这项立法还需要各方面的沟通努力。
为此,周洪宇今年将在两会上再次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教育部加强统筹协调、加快立法工作进程,争取尽早将这部教育法律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这是解决我国当前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诸多突出问题,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和根本保障。
中小学教育
1. 中小学主科取消英语
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许进说,他建议改革义务教育阶段英语的必修课地位。
许进建议,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等外语课程不再设为与语文和数学同等的主课,增加素质教育课程占比;不再将英语(或外语)设为高考必考的科目;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加非官方的各种外语考试。
2. 全面取消小学生家庭作业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农工党广东省委员会主委马光瑜针对小学生作业问题提出提案。
他建议,全面取消小学生家庭作业,推迟小学放学时间,厘清学校和家长的责任边界。
3. 加强青少年生命教育
全国政协委员林绍彬向会议提交了关于“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建议”的提案。
一是创设生命教育督导室,成立生命教育名师库。
二是增强家长对子女生命教育的意识。
三是学校要加强生命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是加强对学校生命教育工作的考核、评价与监管。
五是全社会应加大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宣扬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 建议儿童防性侵教育纳入必修课
3月2日,2021年“女童保护”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座谈会在京举办。座谈会上多位代表委员建议,将儿童防性侵教育纳入必修课。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律师刘红宇建议,在学校层面建立儿童防性侵教育体系,向未成年人教授相关知识,将相应课程纳入必修课。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科院副院长赵皖平从农村情况出发谈到,性教育的缺失让农村地区受到性侵害的儿童在指证、取证时遇到难题。
因此,他呼吁,建议将防范性侵纳入义务教育教材,让农村孩子更好地接受自我保护教育。
5. 建议让学生在校内完成家庭作业
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邵志豪表示,学校应统筹家庭作业时长。
他在接受采访中说道,现在教育部提出中小学要做课后服务,对小学生来讲,作业在校内就可以完成。
对于初中生高中生来讲,课后服务时长够长的话,在校内也可以完成,回家可以自主选择一些拓展性、补充性作业。
6. 建议义务教育延至12年
全国人大代表初建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将九年制义务教育增加到十二年义务教育。
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强职业技术类办学,对无法劝返复学的辍学未成年人,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让他们学有所长,对社会作出贡献。
高等教育
1. 建议高考调至6月首个周末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建议,高考时间微调到6月的第一个周末,而非固定的7日、8日。
吴仁彪解释道,如果6月7日、8日不是周末,很多考生家长会请假专门陪孩子参加高考。另外如果考点离考生家较远,由于担心堵车耽误考试,家长一般会在考点附近住酒店,这无疑会增加考生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交通管制也会影响其他市民出行。
吴仁彪表示,这一建议也适合于中考时间的微调,即把考试时间安排在离目前固定考试时间最近的周末举行。
2. 构建和完善高校婚恋教育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市政协副主席、民革广州市委会主委于欣伟呼吁打造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辅助、社会教育影响的三维婚恋教育模式。
将婚恋教育设为高校学生必修课,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婚恋教育,进行婚恋关系、家庭关系、亲子关系的教育,结合实际案例系统编撰婚恋教育课程教材。
3. 提高来华留学生招生标准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远洋运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彦明表示,除了外国政府委派的来华留学生可以降低录取分数外,其他所有自愿来华留学生都必须满足应有的录取学分标准。
努力招收高层次、高质量的留学生来华学习,不可滥竽充数。
素质教育
1. 建议调整或取消音乐类考级制度
中国交响乐团副团长、首席指挥李心草建议,有关部门和专家应认真讨论、研究、论证考级的教学大纲制定、曲目制定以及最后的考试方式制定等方面的内容,尤其是加进一些辅助教学内容。
主要针对如何提高孩子们对音乐真正的认识、培养对音乐真正的兴趣。而如果不能有效地改变现状,不如取消考级。
2. 把视力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核
全国人大代表李甦雁表示,创新教育评价机制,把包括视力状况在内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纳入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标准,作为评价地方和学校工作的重要依据,“切莫牺牲孩子的视力来换取高分数和好成绩”。
学校和教师成长
1. 呼吁减少学校与教育无关的工作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减少学校与教育无关的工作。
首先,要减少各类评比检查,精简各类评比达标活动流程。
其次,要严格控制各类“进校园”活动,要提前计划申报、严控数量,减少对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影响。
再次,要大幅度削减部门摊派任务,减少要求教师及学生、家长关注公众号、转发文章、下载APP、平台注册等行为,非教育教学直接相关的任务,原则上不得硬性规定教师完成。
2. 警惕PPT对教育教学的负面影响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宁建议,各级各类学校都应重新审视学生记笔记、教师写板书的重要意义,不能过分依赖PPT,应更加注重学生听、说、写以及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
同时,要淡化PPT在教师职称评定、教学比赛、公开课中的权重,不要助长PPT带来的形式主义风气。
3. 建议提升中小学男教师比例
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拟提交《关于妥善解决中小学教师队伍性别结构失衡问题的提案》。
提案建议,通过实施退伍军人教师培养计划,切实提高教师待遇水平,创新师范男生招生、培养机制等方式,进一步改善当下中小学教师队伍男女比例失衡的问题。
4. 建议乡村教师的工资水平,大幅高于城市同级教师
“如果,一个乡村连一所高质量小学都没有,‘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也就无从谈起。”
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钟茂初向大会提交《关于以“一村建设一所高质量小学”为抓手推动乡村振兴的提案》。
钟茂初建议,乡村教师的工资水平,应大幅高于城市同职级教师工资、可比公务员工资水平(根据艰苦程度,应增加50%—200%),乡村教师的工资应由省级及以上财政承担,县级财政难以承担。应明确设立相应的补贴和其他方面的优惠待遇。
5. 下放职称评审权,优化指标分配
一直以来,两会代表委员都十分关心教师职称问题。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下放中小学教师中级职称评审权到学校,优化中小学教师职称指标分配。
她同时建议,在实际评审中,要进一步完善教师职称评审方式,强化现场实践评价,让教师职称评审更具真实性,凸显教师教育教学的专业水平。
另外,刘希娅代表还建议优化中小学教师职称指标分配。职称指标向偏远地区学校和教育教学改革成效丰富、优秀教师数量多的学校倾斜,以促进乡村学校、薄弱学校的发展,同时调动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热情,提升义务教育质量。
6. 绝对不能依据考试升学成绩,分配教师业绩奖励额度
“有的县(市)高考奖励额度很大,动辄高达数千万元,这些奖励的发放都是根据当年所谓高考成绩确定的。现在,有的县市的高中布局很不平衡。为了追求高考升学率,优秀师资和生源越来越向个别最优秀的高中集中。这样,在这个县域内,高中布局就形成了‘金字塔’的形态。”这是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在调研中发现的状况。
张志勇指出,中小学教师业绩奖励体系是国家教育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尊重教师劳动,调动教师教育教学积极性、创造性的重要政策工具。因此,他建议改革和调整中小学教师业绩奖励体系。
第一,要保证教师业绩奖励资金来源。各级财政应把中小学教师教学业绩奖励资金全额纳入当年财政预算。
第二,科学确定教师业绩奖励额度。总体上,小学、初中、高中阶段教师的业绩奖励额度应该是一致的,各个学段、学校之间可以根据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有一定系数差异,但绝对不能依据考试升学成绩分配教师业绩奖励额度。
第三,科学确定教师业绩奖励标准。一是要把本校学生身心健康素质特别是体育素质纳入教师业绩奖励考核系数;二是要考虑每所学校学生学业成绩的增值水平,而不是简单地看一次性考试升学成绩;三是要突出教师教学业绩的团队奖励,特别是学科教研组和行政班的团队奖励,而不是仅仅奖励毕业年级的学科任教教师。
第四,科学确定教师业绩奖励方案。各学校教师业绩的奖励方案,要反复论证,科学研制。方案经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后方可实施。
7. 呼吁尽快解决“非编”幼儿教师待遇偏低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刘焱呼吁,实事求是尽快解决没有编制的幼儿教师待遇偏低问题。
刘焱建议,对标相同学历、职称和工作年限在编教师的工资待遇标准,给予无编教师相同的工资待遇并向社会公示。把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改善、同工同酬纳入学前教育督导考核指标体系,让中央文件真正成为惠及广大幼儿教师的“福音”。
此外,她建议,逐步完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财政补助制度,在成本核算基础上适当加大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财政扶持力度。引导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把更多的资金用于教师工资待遇的改善与提高,稳定和提升教师队伍质量。
8. 建议幼师入职学历大专以上
据民进中央网站消息,民进中央将向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提交《关于加快提升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学历层次的提案》。
“我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偏低,远不能适应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战略任务,‘十四五’时期,应深入落实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要求,加快提升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学历层次。”民进中央在提案中指出。
为此建议:综合考虑国际教育竞争需要与我国经济社会教育发展的现实条件,建议将幼儿园教师的入职学历要求明确为大专以上,中小学教师入职学历要求明确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同时,大幅度提升中学教师研究生学历层次的占比。
9. 提高体育教师待遇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冬奥组委体育部副部长王艳霞在调研中发现,国内青少年体质有待提高。为此,王艳霞建议提升学校体育教学规范化水平。“体育教师的薪酬待遇、职称晋升等方面与文化课教师存在差异,这不利于体育教师队伍的稳定和体育教学水平的提升。”王艳霞认为,体育、教育主管部门可以从这方面入手,完善体育教学体系。
王艳霞还建议增加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供给。“在学校以外的课余时间,学生在社区健身时,体育设施是否便利、易得?”王艳霞表示,城市规划时要重视体育用地的供给,从源头解决这一问题;同时,还要建立完善包括中小学生和大学生在内的赛事体系。
“我们鼓励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特别是冰雪运动。”王艳霞称,许多青少年在参与赛事之后“小有所成”,需要一个舞台来展示技能水平。建立一个贯通不同层级的赛事体系,能发挥很好的激励作用。
校外教育
1. 加强监管在线教育APP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建议,应该加强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在基础教育阶段应用的专业研究,完善相关平台技术运用于基础教育领域时的准入机制、监管机制和退出机制,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2. 综合治理校外培训班乱象
校外培训班的乱象怎么管?治理校外培训机构,关键点是什么?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九龙坡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表示:校外培训班的乱象,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目前,已然形成了由补习机构、线上教辅平台、媒体等相关群体组成的利益链条。
这样的现状,需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综合治理。主要有以下四个治理关键点:
一是严格准入和督查机制。各地党委政府加大治理力度,对培训机构的办学条件、培训内容、教材教案、教师资质等进行全方位治理,严格准入和督查机制。
二是加强对招生环节的优化和监管。公办学校严格落实免试入学、就近入学原则。
三是加强对媒体的监管和问责。媒体对校外培训机构包括对线上教辅APP的宣传,要有标准审核、质量保证和追责机制。
四是加快落实评价改革方案。通过优化评价导向、评价机制,改变培训机构对教育绑架和裹挟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