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学天才陈景润,一辈子在研究1+1=2,妻子说他是累死的
引言
什么是"1+1"?
看到这个问题,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1+1=2"。事实上,并非那么简单,"1+1"是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哥德巴赫猜想",至今还没有人能证明。有的人为了攻克这一难关,手不释卷,兀兀穷年,付出了一生的心血。
01
1973年,陈景润在《中国科学》发表了"1+2"的详细证明,引起了国际数学界的巨大轰动。要知道,"哥德巴赫猜想"早在1742年就已经诞生了,但始终停留在猜想阶段,无法被证明,就连提出猜想的哥德巴赫也无能为力。
经过一代代数学家不断地演算、推论,直到1965年,"哥德巴赫猜想"只剩两个问题还没有被证明,即"1+1"和"1+2"。所以陈景润的证明一经提出,震惊海外,被学界公认为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贡献,是筛选理论的光辉顶点。他的论文被写进数学书里,称为"陈氏定理"。
02
在离世23年后,陈景润入选了2019"最美奋斗者"个人名单。
有人可能会奇怪,一个数学家为什么会被称为"奋斗者","奋斗者"不应该是辛苦劳作的工人吗?陈景润确实是一个"工人",一个在数学大厦里奋斗终生的"工人"。他的成就不仅仅依靠智慧,还有无数个挑灯夜战、目不窥园的日日夜夜。
陈景润是福建福州人,中学时因成绩优异,提前进入厦门大学学习。毕业后曾在北京四中任教,但由于普通话不标准引起学生不满,不久便被停职。回到厦门后,没有了工作,生计便成了令人头疼的事,陈景润只好靠摆摊出租小人书艰难度日。幸运的是,不久陈景润便回到了母校,重新开始了他的科研。
23岁的陈景润在厦门大学这一方土壤静静地生长,他专心致志,不问世事,眼里、心里、手里只有数学,成了不折不扣的"数学狂魔"。厦门大学靠海,风景动人,却打动不了陈景润。他从来不去海边,身边的风景他也无暇欣赏、留意,他所有的目光都在书上,在演算的草稿纸上。他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自己6平米的小房间里,这里既是卧室,又是实验室,是他的乐园,也是他的战场。在这小小一方天地里,堆满了书籍和草稿纸,甚至有人专门来参观他的小屋。
1957年,陈景润进入了中国科学院,成为了一名数学所的实习研究员。在这里,他拥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接触到了更多的数学资源,于是他更加一头扎进研究里去了。甚至,为了精心研究,不被打扰,他主动提出搬到厕所去住。在这3平米的狭小空间里,身下是一张窄小的单人床,头顶是100瓦的大灯泡,陈景润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待了两年,终日废寝忘食地做着他的数学研究。
由此可知,数学研究不仅是脑力活动,更是体力活动,如果没有一次次的推演、计算,一次次的失败又重来,一次次克服研究上、生活上的困难,是无法坚持自己的目标,最终获得成功的。
03
陈景润对数学痴迷,却对自己十分苛刻,可以说他是在用自己的身体铺就通往真理的道路。有时为了证明一个题目,别人用一种方法,他要找出10种途径,甚至不眠不休。他的身体本就不康健,再加上不舍昼夜的工作,他的身体几乎被压垮。但即使在病床上,他仍旧坚持工作,仍没有放弃对"哥德巴赫猜想"最后一道难题的证明。
1996年,数学天才陈景润病逝,年仅63岁。他这一生没有享受过什么,他所有的宝贵的时间、满腔的热爱、全部的心血都献给了数学,他的工作是数学,他的生活是数学,他最大的追求和梦想还是数学。陈景润的夫人由昆说,这些成就都是他拿命换来的。
他临终前留下两个遗憾:一个是直至生命终结也没能证明出来的"1+1";另一个就是家人,他不能陪伴孩子长大,不能陪伴妻子到老了。
总结
科学研究需要陈景润的精神,需要脚踏实地、刻苦钻研。跳起来摘不到星星,躺着够不到梦想。只有顶天立地地站着,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才能走得长远,才能走进科学的殿堂。
参考资料:
《科学大观园》 2019年01期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