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暑期研修(94)|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一二五中学田春雪:借助信息化工具
2022年7—8月,1300余万教师通过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暑期教师研修”专题开展暑期学习,收获满满。为进一步落实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积累汇聚暑期教师研修的优质典型、可迁移的教师数字化学习特色案例和工作经验,在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的指导下,《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组织开展了“2022教师数字化学习特色案例征集”活动。本次活动共收到全国30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级教育部门、学校及教师的投稿近3000篇,经过初选、终选两轮遴选流程,最终选出150篇稿件。
现将遴选出的150篇特色案例进行发布展示,希望藉此传播、推广先进经验和模式,为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和教师队伍建设助力。
借助信息化工具 助力语文数字化课堂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一二五中学
田春雪
摘要:基于信息技术、学科素养的融合以及教师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的开展,在新课改和“双减”背景下,变革传统教育观念势在必行,教师要借助信息化、数字化资源助力打造语文数字化课堂,启发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参与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体。
一、探索背景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网络化、数字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2022年提升全面数字素养与技能工作要点》中同样指出要加大优质数字资源供给、打造高品质数字生活、提升劳动者数字工作能力。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中学语文教学要借助数字化资源,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信息化技术,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学场域,使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参与学习,提高语文学科素养。可见构建语文数字化学习课堂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
二、主要做法
在语文教学中,积极运用数字化、信息化工具助力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还可以锻炼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提升核心素养。
(一)信息化工具助力数字化课堂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对学生的评价的重点也从看重结果性评价,转而重视过程性评价。班级优化大师就是一款希沃的学生评价软件,通过建立自己的班级,设置独立的评价机制,语文课堂上可以随机抽取个人和小组完成学习,并对汇报进行点评。除此之外,这款软件还有鼓励和约束记录,既激发课堂活跃性,又能记录孩子的成长。
七师教育云平台和AI课堂的使用,让语文资源更加丰富、让班级管理和学情更加精细化;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中的课程教学、课后服务、教师研修、教改经验等板块的学习使用,既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提升自我能力,又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诸多助力。
螺蛳语文、乐学课堂等数字化资源整合运用为语文数字化课堂提供了多样性。语文学科微信公众号资源的推广使用也便于掌握学科或各类自己感兴趣文章的实时动态,借助网络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智学网中阅卷后的大数据分析为了解学生在语文学科的学习进行了数字赋能。在疫情常态下的实行的“一个学生都不能少”的线上线下课堂融合、随走随拍的走动式教学课堂都借助了信息化、数字化手段,助力了数字化课堂的推进。
(二)数字化资源应用于语文课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典范性,加强课程内容整合,要求关注数字时代语言生活的新发展,体现学习资源的新变化;与此同时,还需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作用,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继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因此,在新课改和“双减”背景下,要想实现突破,就必须合理运用数字化资源,变革传统教育观念,借助信息化、数字化资源,启发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参与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1.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整合,实现资源共享。作为教育者,我们肩负着教育祖国未来的重任,理应不断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网络时代下,结合信息技术、数字化学习资源进行知识的整合,实现资源的共享,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足新时代下学生的各种需要。比如,我们七师现在实施的学科学会集体备课、联盟校集体备课、学校同学科同年级组教师集体备课的开展,教师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集体备课,完成初案、问题导向表、共案、课件及自己个性化的二次备课;备课后,可将资源存储和共享,也可以发布在校园网或学校的资源库中,这样教师就可以在网络中调用符合自己课堂教学的数字化学习资源进行上课。
2.借助数字化课堂活动,抓重点、增实效。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即使采用数字化资源助力课堂教学,也不可能做到将知识点面面俱到的讲解透彻。所以,教师应该根据教材精心备课,梳理重难点,设计问题层层递进,利用数字化的教学手段抓重点、增实效。如教学《三峡》一课时,教师利用数字化教学手段在大屏幕展示两岸高山、水流湍急的三峡,同时提问“峡”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根据它的偏旁来分析字义,进而深入文本分析写景特点。又如教学《送东阳马生序》一课时,课前师生共同讲刻苦求学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的这种专心致志、勤奋好学的精神。再如,借助希沃白板中各类课堂活动的设置,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复习或者新课的导入,大大的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活跃课堂气氛,在激趣的同时也能增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帮助学生抓重点增实效,让学生逐渐成为课堂的主体。
3.运用数字化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语文教材或富有历史性、或饱含传统文化、或蕴含人文情怀,而学生初识文本,对其背景或者涉及到的相关文化和情怀知之甚少。此时,教师能够借助数字化的特点,结合图画、视频、动画和音频等数字化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景,既能够让学生更加贴切地感受到文章背景、内容及所蕴含情感,还调动学生学习文本的积极性,同时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比如教学《老王》一课时,教师利用课件将书中老王形象的图片展示在大屏幕上,并对学生进行“画说老王”的提问,通过观察图片刻画老王的形象。教学《云南的歌会》,教师通过播放音乐视频《心想唱歌就唱歌》或者山歌对唱视频,为学生创设情景,直观的再现了山歌对唱的场面。教学《溜索》一课时,教师向同学们出示溜索桥的视频并介绍云南怒江大峡谷的危险与艰难,引导学生学习溜索者的精神。又如教学文言文《爱莲说》一课时,教师结合古风《爱莲说》歌曲视频的播放,使图、景、文、情四方面结合起来。再如教学《台阶》《一棵小桃树》一课时,教师利用台阶与桃林的图片和自制的微课视频导入新课,让学生很直观的初步了解文本内容。
4.运用数字资源,师生共情升华文章体验。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也是学校德育教育的推进者,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诸多课文都比较有教育意义,教学中往往离不开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传统的一味干巴巴的讲读,不如借助数字化学习资源,收集自己需要的相关资源,筛选信息进行资源的整合应用,来充实课堂教学内容,不仅让师生了解作家作品及背景,还可以达到共情的作用。如教学《土地的誓言》时,学生对“九一八”时期的知识知之甚少,课前先进行背景视频资料链接,可以通过背景的介绍奠定学习文本的情感,这样再进入文本学习的时候比较容易引起情感共鸣。又如教学《台阶》一课时,教师配乐《万爱千恩》朗读自己所写的《父亲》文章,带领同学们进入“我说我父”环节,以此升华文章的情感体验。
5.结合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网络课程,做好查漏补缺。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学生课堂上的不同反应都会影响一堂课的最终实效性。尤其是在“双减”政策出台后,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追求高效课堂。但由于学生认知情况不同,课堂教学的进度与实效性等有所差异,教师无法在课堂45分钟内面面俱到,齐抓共管。那么,教师就可以结合课堂教学为学生录制短视频来查漏补缺。如使用希沃中的知识胶囊录制,或是借助螺蛳语文、乐学课堂等数字化资源寻找与本课知识点相关的微课视频下载,上传并保存到本班的网络学习的平台上,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況和学习时间进行下载学习,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完善学习课堂教学的内容,也能够有效打破传统教学中时间和空间上的约束。此外,网络课程开设除了应用到日常的教学中的查漏补缺,还可以应用学生的寒暑假,教师提前将电子课本、课文的录音及其相关的知识框架进行平台数字资源的上传,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假期无书无师的情况下,提前做好预习,为入校后的高效课堂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体会反思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教师转型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但是若想在“双减”政策之下,通过数字化的助力教学,既可以使课堂教学真实有效的落地开花,又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在情景中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以此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真正达到减负提质的效果,需要进行几点思考:一是加强理论方法与工具支持,助力教师转型与能力提升;二是创新智能研修模式,促进教师智能教学能力提升;三是在数字时代下重构教学要素关系,探索教与学的新模式;四是创新教育场景示范应用,深入推进教育教学变革;五是团场乡村学校因地制宜,打造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新环境;六是数字化环境的教学中,避免盲目使用数字资源,让教师失去主导作用。
精品悦读
学术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