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与内涵
当前,我们应当将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作为一个关键课题,积极加强研究、探讨与实践。一方面,要客观、准确地认识和把握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与内涵;另一方面,更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满足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标准、要求。这样才能促进学生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实现更好地学习、成长与发展。
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与内涵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为我国的教育工作做出了宏观的部署与规划,而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更是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对实际课堂教学工作的微观要求。就语文学科来说,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了四个维度,分别是语言的构建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的传承与理解。与以往传统语文学科课堂教学相比,这显然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如以往的中小学语文教学,都侧重学生对字、词、句、段、篇的一般性理解与掌握,并没有过多强调学生对汉语言文化知识的全面、深度积累和应用,也没有注重学生在思维、审美、情感与传统文化方面的素质能力提升,这对学生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限制[1]。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则 要求,在学生掌握了一般性字、词、句、段、篇知识的基础上,强化学生对汉语言文化知识的全面、深度积累和应用,并且要让学生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养成对文学与其他一切美好事物的鉴赏与创造能力,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了解。显然,要想达到这样的教学要求,教师就必须对照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做出改进、优化。
二、基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中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一)强化学生对语言的构建与运用
语文,本身就是一门语言文化性的学科,对语言的构建与运用, 是学生应当达到的最基本素质、能力发展要求。以往的中小学语文教学,教师虽然非常重视对课本教材字、词、句、段、篇的教学, 但是学生却并没有因此形成真正良好的语言构建与运用能力[2]。例如,除了课堂教学,课外阅读是学生语言构建与积累的一个最主要途径,所以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既要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主观兴趣,更要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使学生能够形成对文章、对语言的正确理解。通常来说,阅读的方法有朗读法、默读法、速读法、略读法、精读法、群文阅读法、比较阅读法等, 其中朗读法、默读法、精读法,应当作为增强学生语言构建与积累的主要阅读方法。而且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阅读笔记,对优美的词、句做好标记,或是将其摘抄下来,对于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则需要及时通过字典等工具书,或是向教师、父母请教,弄清楚其含义,完成有效的语言积累与构建。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必须加强学生的语言运用锻炼,这可以通过写作教学和口语教学来实现,后
者对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强化,具有更加实际的作用效果。如在
《晏子使楚》《孔明智退司马懿》《别饿坏了那匹马》等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改变戏剧,为学生准备相关的道具,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排练戏剧,小组成员分饰不同的人物角色, 进行戏剧表演,并在表演中得到口语交际能力、合作能力的有效锻炼。而且在表演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神态、肢体动作、礼仪等,做出规范和指导,帮助学生合理控制表情、眼神、动作、语速、语调等,使学生可以在口语交际过程当中,得到有效的语言运用锻炼。
(二)发展与提升学生的思维
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主要指的是要让学生养成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从本质上来讲,指的是一种人的思维能力,这概念源自杜威所提出的反省性思维,即对于任何的信念,以及被假定的知识形式,进行主观性的、持续性的细致思考,从中发现支持这些信念与知识的理念,或是发现这些信念、知识所导向的进一步结论,简而言之,就是不仅注重信念和知识本身,同时更加关注信念和知识的形成与发展[3]。因此,在如今的各个 社会领域中,我们都非常重视一个人是否具备批判性思维,对学生来讲,其更应当从小养成良好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更加适应社会,实现更好地学习、成长与社会性发展。
例如,在《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在引导学生认识到信息化时代到来和信息化技术优势的前提下,引导学生通过批判性思维,产生对信息化技术负面作用的思考。如有的学生可能根据自己的互联网生活体验,会认为网络上的信息优劣参差不齐,一些负面的、消极的甚至是虚假的信息,可能会对人造成误导。而还有学生可能会认为,信息化技术虽然使得人们的沟通、交流变得更加高效,但是其反而会拉大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不论学生产生了什么样的个人见解,教师都需要让学生表达出来, 而且对于学生理性的、正确的见解,教师必须给予肯定和表扬。达到提升、发展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意识与能力的教学目的。
结语
在如今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将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要求贯彻、落实到位,针对性地改进、优化教学方法,以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从而促进学生实现更好地学习、成长与发展。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