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临淄区闻韶小学 绘出家校社“双减”育人“同心圆”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淄博市临淄区闻韶小学因校制宜,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学习渠道,丰富学生课余生活,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双减”工作长效机制。
“个性+”课程
在“减”中加乐趣、实践、传承
该校将齐文化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融合,构建了基于丰富学习经历、指向培育创新素养的“礼乐课程体系”,开发出齐文化课程、齐风课程、实践课程、特色活动课程等23类课程。其中既有学科扩展式课程,如由美术课延伸出来的“齐文化版画”、由音乐课延伸出来的“齐文化童谣”等;又有主题或专题式课程,如“齐国历史人物故事”“齐国典故”等;还有社团课程,如“《诗经》中的齐文化”“经典诵读”等;还有实践类课程“齐地之旅”“蹴鞠”等。
在课后服务时间,学校打破班级和年级的界限,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课、试听、报名,最后由课程中心审核,根据各班情况定额。学校实行一至二年级教师走教、三至五年级学生走班的形式,以开放性课堂为学生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将放学后教育的“空白期”提升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服务期”。
作业设计,
在“减”中加质量、智慧、素养
学校秉持“轻负担、主体化、多元化”的愿景,对作业设计进行优化,打造“133”作业设计新样态。
“1”是指统筹。学校实行作业统筹制度,制定“统筹单”,实行作业设计审核和公示制度。教务处将作业设计纳入年级学科集体备课中,加强作业设计与交流;级部主任综合调控各学科作业总量;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布置作业,切实避免无效作业。
第一个“3”是指形式。学校从“精简的基础作业”“多元的弹性作业”“特色的实践作业”3个方面进行作业设计与布置。基础作业以课堂知识为本,设计上体现本节课重点,选取有代表性的题目,体现基础性、巩固性;弹性作业提供不同难度水平、不同类型、不同数量的作业,供学生自由选择、弹性完成,体现自主性、差异性;实践作业以培养自主探究、实践创新能力为本,培养动手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如用漫画讲数学故事、打卡生活小技能等。
第二个“3”是指层次。作业主要基于语文、数学等文化学科,从抓好点、连起线、畅通面上做文章,依据课程标准、体现单元意识、注重学科融合。学习小组先自主完成作业,遇到困难再向同学、老师请教,形成学习的“能量场”。学校布置多种开放式作业,体现灵活性、趣味性。如数学作业的设计,低年级用种子创意作画感受数量,中年级进行综合计算的数趣练习,高年级设计数学单元思维导图等。学校融合学科面,将各学科作业设计进行有机融合,连线成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在中高年级“秀出色香味”厨艺烘焙实践作业中,数学让学生进行所需物品的质量估算、称重,语文让学生记录过程与感受,英语让学生画出食物和餐具并说出名称和用途,等等。这样一来,学生既复习了所学知识,发展了思维,又锻炼了动手能力。
家校社互动
在“减”中加理解、共识、合作
学校充分发挥家委会、社区组织及“五老”志愿者的作用,吸收了一大批优秀家长和社区“五老”人才加入教师团队,分别建立了“家长志愿者资源库”“智慧家长资源库”和“‘五老’志愿者资源库”。学校根据学生需求及志愿者特长,聘请志愿者走进学校社团、校本课程及课后服务的课堂担任辅导员,进行授课、组织活动等。如有的志愿者传授自护自救常识,有的讲述红色故事,有的将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带到课堂,等等。课程内容涵盖心理健康、劳动实践、科学技术、体育运动、手工制作、语言艺术、安全自护、感恩教育、公益活动等方面,搭建起学生成长成才的完整空间。
缤纷多彩的课后服务让学生从简单的“读书+作业”升级为“自主学习+个性课程”,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使其在“课业+特色”的课程体系中实现了全面发展,解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让学生和家长拥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作者:齐玉芝、王静
编辑:白天
审核:王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