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战疫热点丨2020年语文写作最新素材积累及范文详解(十四)(2)
“妈妈,妈妈。我对着月亮许愿了,保佑你早点平安回来”
【人物】段孟岐,35岁,广东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PICU护士长。1月24日除夕夜,随广东医疗队对口支援武汉汉口医院。
【连线】“我已经过懵了,刚熬完两个夜班,平均每人每天能够睡五个小时。”段孟岐说,护理这一块直接接触病人,工作量特别大。总共有82个护士,分成7个组排班,11-12人一组。4个小时排一个班,每天只有一个组轮空休息。
“我先生和我同一个医院,本来他也要和我一起来的。” 段孟岐说,“走的时候,大家都很克制,怕煽情,就是简单说了句,‘注意安全,去吧’。”
段孟岐最想5岁的儿子。初一那天,小朋友通过微信,给她发了一段留言:“妈妈,妈妈。我对着月亮许愿了,保佑你早点平安回来。”还问了她一句话:“妈妈,你把那些人治好了吗?”这句话,段孟岐累了、困了时,就会拿出来听一听。
“同事们都在一线,我不能成为一名逃兵”
【人物】严丽,45岁,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1月20日放弃休假,坚守岗位至今。
【连线】为了弥补对丈夫和孩子的欠账,3个月前,严丽就提交休假申请,精心制定了旅行计划表。登机前,严丽接到医院的紧急电话,“两个同事生病,门诊量剧增。”二话没有说,严丽拿着行李从机场返回医院。
“同事们都在一线,我不能成为一名逃兵。”严丽说,一线的工作很辛苦。你可以想象一下,穿着一个不透气的套子,不吃不喝不上厕所,一直说话10到12个小时。
很少有人知道,和正常人一样拼着干的严丽是一名肿瘤患者,住过7次院,动过多次手术。“所有人,都是拿命在拼。没有休假的,也不是我一个人。”严丽说,“号角已经吹响。唯有坚持,唯有坚持!”
“白衣战士这个称号对我来说太高了”
【人物】丁新波,40岁,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2020年1月1日,科室组建了隔离病房以来,他奋战至今。
【连线】丁新波是少见的男护士长。2004年毕业后,他一直在最苦、最累的重症病房工作。说起这段战斗经历,他坦言,这是我从医15年来没有遇到过的工作压力和困难。
“穿了防护服、戴上口罩和护目镜,大家认不出来了,就在背后写上名字,有的人写上自己的小名,还有写自己的外号。在这样的条件下,大家都还挺乐观。”他咧开嘴,笑得阳光。
他最感动的是,每次发问卷问手下的护士愿不愿意休息,结果他们都说自己不愿意退下来。还有许多其他科室的同事申请来一线。“救死扶伤,我们回到了医护人员的初心。我觉得白衣战士这个称号对我来说太高了,可能有时候我们比较辛苦,但只要能得到老百姓的认可,我就感到比较欣慰。”
“直接报名,多简单的一件事。”
【人物】王瑞兰,53岁,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危重病科主任。1月26日驰援武汉市第三医院。
【连线】每天晚上5点多脱下防护服,能够慢慢地喝上两大杯水,是王瑞兰一天最放松的时间。“因为穿着防护服不好上厕所,我早上尽量不喝水,下午讨论时可以喝上两口水。”对王瑞兰来说,因为太忙,每天不太想吃东西,要吃饭也像打仗。每天下班后,只想慢悠悠地喝口水。
大年初二,王瑞兰来到防控疫情的一线。“医院开大会,要求呼吸科和ICU的医生支援湖北,必须是正高。”王瑞兰说:“科里三个正高,一个高血压,一个摔过,我是科主任,又是搞病毒感染和重症肺炎研究的,理应该我来。我直接报名,多简单的一件事。”
“在国外读书的女儿在召集校友筹集医疗物资,先生也在找他的同事同学帮忙。”更让王瑞兰感动的是,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没有一个医护人员退缩,很年轻的护士和医生他们也没有任何怨言,主动冲上前去。“我希望能够尽快回归平静的生活,这应该是大家最向往的。”
(2020-02-02新华网)
(二) 范文导写
【同类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谁是英雄?今天,我们一起寻找。”众多媒体共同发起的“崇尚英雄,精忠报国”大型网络互动活动点燃了亿万网民的英雄情结,“怎样的人物称得上英雄”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为此,班上拟召开“怎样的人物称得上英雄”的主题班会,请你写一篇文章参与讨论。
要求:根据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
【阅读范文】
英雄从不被定义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英雄从不被定义”。每个人对英雄都有不同的定义,每个时代也有每个时代的英雄。那么,到底什么是英雄?怎样的人可以称得上英雄呢?
纵观古今,英雄辈出,从忧国忧民的著名诗人屈原,到为国捐躯的抗日英雄杨靖宇,再到如今舍身为民的凉山消防员……都被人们称之为英雄。在乌拉尔航空A321航班遭鸟击事故中,俄罗斯飞行员将载有226名乘客的客机迫降在莫斯科郊外的一片玉米地里,这些飞行员是英雄;消防员“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为了保护人民财产,不顾自身生命安全,逆向而行,奋战在救火的第一线,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英雄拥有共同的心声: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即使牺牲个人生命也在所不惜。在困难面前,在灾难面前,在大是大非面前,更能展现英雄的风采。
来自湖南萍乡的“微笑女孩”周嘉译,还未出生,父亲便因交通事故不幸身亡,在满月时,母亲便抛下年幼的她出走了,至今杳无音讯,更令人伤心的是,她的爷爷奶奶在她两岁时也相继病逝,她只能与年迈体弱的曾祖父母相依为命,成为了家中的顶梁柱。但是面对这些磨难,她始终带着微笑,勇敢前行,在逆境中长大,却从不向困难屈服。这难道不是我们所说的英雄吗?
在2015年11月的巴黎恐怖袭击事件中,法国警犬“狄塞耳”先于特警冲进嫌疑人藏身的房屋,在嫌疑人引爆炸药时不幸殉职,被授予法国“动物英雄”最高奖——迪金勋章。用弱小躯体为人类正义事业作出牺牲,它当然是我们所说的英雄。
爱国商人庄世平先生在16岁的时候将一颗爱国种子埋在心里。抗日战争时,他始终顶着炮火冒着生命危险顽强与日军对抗。抗战胜利后,他毅然放弃国民党的优渥待遇,投入到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创建中。在新中国经济处于危险边缘时,他又挺身而出,满足祖国的需求,在香港创办银行。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他做了,也成功了。即使已经到晚年,他也仍然在为祖国付出,办特区,培养人才。作为汕头大学的幕后英雄,他默默付出,培养了一大批中华民族的脊梁。不仅如此,他还在退休时将两家合计价值几百亿的银行无偿地献给了国家。一生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庄世平先生是英雄,是大英雄!
英雄是一个伟大的名词,每个人都渴望拥有这个称谓;英雄又是一个与苦难甚至是牺牲相连的符号,正因为如此,我们心里充满了感叹、赞扬。时势造英雄,在激荡的时代英雄辈出,在和平的时代,也不缺少英雄产生的土壤。英雄,即使是无名英雄,也值得我们敬仰。正如郁达夫所言: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对待英雄何尝不是如此?
“英雄”这个词,我们无法给它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英雄。无论是成为他人的英雄,还是自己的英雄,都是伟大的。
【导读评析】
作文以演讲稿的形式写作,构思新巧,开篇提出问题“什么是英雄?怎样的人可以称得上英雄?”接着作文对这一问题进行回答,论据新颖而丰富,所选素材囊括古今中外,符合议论文的写作要求。
(三)拓展积累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2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