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访谈」如何写好“十四运”主题作文?

  由华商报社、二三里资讯、商洛市委宣传部、商洛市教育局、商洛市作家协会主办的首届商洛作文大赛,正如火如荼的举行着。本次大赛围绕“暑假生活 我爱我家”、“十四运”、“红色中国”主题进行写作,但是从近期关于“十四运”为主题的作文投稿,发现同学们的部分作品无创新、百科知识较多,缺乏自己的思想,没有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了解主题、深入主题,写好以“十四运”为主题的作文,华商报-二三里特邀请名师来为大家讲解,关于“十四运”主题写作的技巧和方法。8月5日,记者对商洛市初级中学优秀教师王丹南进行访谈,由王老师向同学们讲解写作妙招。

  华商报记者:目前关于“十四运”主题作文投稿,学生的作品主要有哪些不足之处?

  王丹南老师:同学们及华商报-二三里网友们好!非常荣幸由我为大家讲解关于写作的一些技巧。接下来我就目前的部分作品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讲解。

  同学们在选择“喜迎十四运”为题材谋篇布局,不少于600字的写作时,很多学生拿到题目后不知从何入手,有些同学勉强写了,但只是科普了一下十四运的知识,交代了举办地、主题口号、会徽、吉祥物等,没有创新之处,没有点睛之笔。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与他们平时不关注时事热点,不了解体育竞技,不参与体育锻炼有很大的关系。

  华商报记者:王老师提出的问题很多同学都有,那么王老师您有什么妙招?能够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做到不跑题、有深度、有情感的写作呢?

  王丹南老师:如何才能将这篇文章写好?如何在字里行间体现“红色中国”的理念?如何取舍素材?我在这里给大家支几招:

  1.直击奥运赛场,激情导入主题

  体育是最好的教育,奥运是最高的展示舞台。东京奥运会正在如火如荼的举行,777名中国健儿为国出征,共赴四年一届的体育盛会,比赛虽空场举行,但丝毫阻挡不了世界人民的观赛热情,当国歌一次次奏响的时候,所有中国人心潮澎湃,自豪之情难以言表。

  结合这个热点顺理成章导入,既体现了自己的广阔视野和丰富的阅历,又取得了开门见山、水到渠成的良好效果。

  2.展示地域特色,彰显文化底蕴

  运会是建党百年重要历史节点国家举办的一次重大标志性活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承办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竞技水平最高的综合性运动会。十三朝古都的西安,文化底蕴厚重,不管是名胜古迹、历史渊源,还是特色美食、民俗风情,都可以在我们的文章中有所体现。

  特别是秦岭里最美的地方,我们可爱的家乡——商洛,也将会是排球和自行车比赛的举办地,作为一名陕西人,我们要有主人翁的意识,借助这次空前的盛会宣传陕西、推广陕西,做陕西旅游的代言人。

  3.倡导奥运精神,讴歌伟大时代

  奥运会的精神内核是: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此种精神尤为可贵。

  同学们在作文中可以写到虽败犹荣的中国女排,创造黄种人百米奇迹的“亚洲飞人”苏炳添,力拔山兮气盖世的中国举重队,甚至可以写46岁高龄,为了自己生病的孩子还奋战在奥运体操赛场的乌兹别克斯坦名将丘索维金娜,更有甚者,可以联系抗击疫情、洛南抗洪救灾等感人场面,适时抓住特写镜头,多感官进行描写。既展示了自己运笔如流水的文字功底,表明了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积极态度,又体现了个人对奥运精神解读的精辟独到。

  华商报:感谢王老师的妙招,关于选材的话题您还有什么给同学们说的吗?

  王丹南:总之,积水成渊、聚沙成塔,素材是我们建造文学大厦的关键所在,只要大家不偏离主题,适当的拓展延伸、合理的联想想象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能让我们的作文变得神采飞扬、妙笔生花,内容更加丰满圆润、生动充实。

  希望每个同学爱上阅读、注重积累,只有这样,在构思时才能打开自己的资源库,检索有价值的资料和信息,为我所用;写作时才能左右逢源、如鱼得水,洋洋洒洒。谢谢大家!

  华商报记者 陈永辉 编辑 刘靖 薛创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