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常见知识点“党史”练习题(一)
一、介绍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值此中国共产党诞生一百周年之际,学习党史知识成为了社会热点,因此我们为大家整理了党史的相关练习题,以供大家备考。
二、典型例题
1.中共八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都是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其中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
A.探索开端——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B.三大改造——经济特区——初级阶段——一国两制
C.经济建设——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三个代表
D.主要矛盾——国企改革——计划经济——科学发展观
2.中国共产党某次会议制定的纲领内容包括:“坚持革命的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继续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继续为解决土地问题和打倒乡村封建地主反动势力而奋斗,扫除蒋、冯、唐等新式军阀。”该纲领有利于当时中共( )。
A.推翻北洋军阀 B.建立红色政权
C.开展抗日斗争 D.赢得全国解放
3.《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从1941年9月开始起草到正式通过,历时近四年。毛泽东指出:“这个决议案写过多少次,经过三翻四复的研究,经过多少双眼睛看,”“这个决议不但是领导机关内部的,而且是全党性质的,同全国人民有关联的,对全党与全民负责的。”该《决议》( )。
A.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 B.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 D.标志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4.1940年,南洋华侨陈嘉庚先生访问延安后说:“县长既是民选,官吏如贪污五十元者革职,五百元者枪毙,余者定罪科罚,严令实行,犯者无情面可袒护优容”“中国希望在延安”。这充分体现了( )。
A.华侨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B.延安的廉政建设效应
C.革命根据地政权的巩固 D.延安的艰苦奋斗作风
5.1935年12月,中共在瓦窑堡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决议将“工农共和国”口号改为“人民共和国”,指出“人民共和国”以工农为主体,同时容纳一切反帝反封建阶级,也包括一切其他阶级中愿意参加民族革命的分子。该决议说明( )。
A.中共的阶级属性已发生了变化 B.中共违背了民主革命纲领精神
C.国共两党已握手言欢 D.中共以民族大义为主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秦岭——陇海铁路为空间界线,以1937年为时间界线,中共组织的发展呈现十分明显的重心南北易位现象。1927年3月,全国党员人数南方省份占比超过80%,其中湖南、湖北、江苏(含上海)、广东占比排前四,而北方地区的党员仅占全国数量的10.94%。1945年七大召开时,就军队中党员人数而言,北方军队党员达40万左右,而南方军队党员仅7万左右,党员人数较多的省份主要是河北、山东、山西。
——摘编自应星、荣思恒《中共革命及其组织的地理学视角》
材料二 1949年3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讨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指出用乡村包围城市这样的时期已经完结,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1921-1945年中共中央常驻地主要迁移路径,并概述中国共产党组织发展重心“南北易位”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七届二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简述其历史背景。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解析:中共八大是在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即将结束,社会主义制度即将建立的情况下召开的,所以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共十四大提出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A项正确;一国两制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已提出,而十五大在1997年召开,B项错误;三个代表是江泽民的重要思想,与十五大无关,C项错误;科学发展观是胡锦涛提出的,不符合十五大,D项错误。故选A项。
2.【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这份纲领的革命对象是新式军阀、帝国主义、乡村封建地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份纲领的制定时间应是国共对峙时期,这一纲领明确了革命对象和任务,有利于当时中共建立红色政权,推动革命的发展,B项正确;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至此北伐完成,北洋军阀统治覆灭,A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这份纲领的革命对象是新式军阀、帝国主义、乡村封建地主,与抗日斗争无关,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解放战争的胜利,赢得了全国解放,这与材料内容不符,D项错误。
3.【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决议》从草拟到正式通过经过多次商议研究可知中国共产党有责任担当,A项正确;材料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无关,B项错误;党的七大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与材料无关,C项错误;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D项错误。
4.【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延安注重革命队伍的廉政建设,并赢得了外界的赞赏,这体现了延安的廉政建设效应,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对中共廉政建设的赞赏,未体现华侨的贡献,A项错误;材料只反映了抗日根据地的廉政建设,无法说明其政权巩固,也不能体现艰苦奋斗的作风,CD项错误。
5.【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人民共和国”“同时容纳一切反帝反封建阶级,也包括一切其他阶级中愿意参加民族革命的分子”等信息可知调动一切力量进行抗日战争,所以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全民族抗战的需要,该决议说明中共以民族大义为主,D项正确;中共的阶级性质没有改变,A项错误;中共的决议是符合国情的需要,是对民主革命纲领的践行,B项错误;此时国共两党继续斗争,而不是握手言欢,C项错误。
6.【参考答案】
(1)路径:上海——瑞金——延安。
原因: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实现了战略转移;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领导的八路军主力开赴华北进行抗战,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促进党组织在北方的发展。
(2)主要内容:党的工作重心从乡村转向城市;学会管理和建设城市。
历史背景:三大战役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筹建新中国成为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个重大而迫切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