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差生”为何被强迫上技校

  2月15日,紫阳县焕古镇中心学校初三学生余某反映,称该校初三原有157名学生,今春开学后,学校突然宣布,全年级成绩50名以后的学生不允许参加中考,并要求他们都到紫阳县职教中心去上学。前两天,老师责骂50名以后的学生“不要再赖在学校”,并称如果不去上技校就不给毕业证。2月13日,学校就送了30多名学生去上技校。余某因不愿上技校,被迫辍学回家。(2月18日《京华时报》)

  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愿不愿意上技校,学生和家长有自由选择的权力。如今,焕古镇中心学校竟然强迫学生上技校,这显然是侵犯了学生和家长的选择权。对此,人们不免要问:这些初三“差生”为何被强迫上技校?

  作为一名教师,笔者认为,首先是初三差生上技校能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很多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为了扶持职业学校,相继出台了很多政策,上技校的学生可以不参与学校升学率的量化。在这种政策下,学校当然想把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劝”到技校去,一是可以大幅提高学校的升学率,二是可以使得班级纪律稳定,为学校的管理减轻很大的负担,并且能为那些优秀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升学率的提高显然能给学校带来“名誉”上的好处。

  强迫差生上技校,除了因为能提高升学率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其背后的利益驱动。近年来,技校招生给学校和班主任老师回扣早已成了“公开的秘密”。每逢春季开学,各职业技术学校“抢生源”大战也拉开帷幕,生源就是职业学校的生命,为了能抢到更多的学生,他们不惜采取给班主任高回扣等措施。在高回扣的利益驱动下,很多班主任想尽办法去做差生和家长们的思想工作,有的甚至还以“不上技校不发给毕业证”相要挟。班主任“劝”走一个学生就能得到千元左右的回扣,显然,这些差生上技校能给学校和班主任老师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

  差生上技校,对学校和班主任、技校来说,可谓是“双赢”——学校是名利双收,既提高升学率,又能得到高额回扣;技校得到的充足的生源。为高额回扣“埋单”的自然是那些学生,俗话说,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回扣显然出在学生的学费中。如果差生上技校能学到本领,从而找到工作,学费花得也算值得。可是,当前的技校能让他们学到多少本领?我们不得而知。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这些差生上技校后,绝大多数是找不到工作而待在家中。这也暴露了当前多数技校存在的问题——大搞泡沫宣传、虚假广告,以此来拉拢生源,却很少在办学特色、教学设施上下工夫。

  学校强迫学生上技校的做法显然是不对的,有关部门应该对此进行严查严处。同时,这也为技校招生敲响了警钟——技校招生靠的是高质量的教学水平,而不是给学校回扣。如果技校再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今后必然会出现更为严重的招生危机!

  (责任编辑:王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