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我说新变化”丨小账本记录大变迁

  1986年,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农业部在高虹镇龙上村设立“农村固定观察点”。36年来,该村的50户农家坚持为国记账,把家庭每一笔收支都详实记录在由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下发的《记账手册》上。小小账本里,记录的不仅仅是50户家庭的变化,也记录了我区的农村发展和时代变迁。

  

  1

  勤劳能致富

  来到抽样调查户罗康明家,房子不算新,倒也还宽敞。一楼正厅开着一个小卖部,售卖些烟酒及生活用品,旁边还停着一辆小货车,里面摆放了几十种菜品。

  罗康明从床头柜取出《记账手册》。“这房子重新造过,东西搬来搬去,有些账本遗失了。”罗康明所剩的账本分别是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和2022年。

  

  翻开罗康明的家庭账本,各项收入和琐碎支出被清晰地记录在上面。卖菜、羊毛笋、茶叶是收入一栏里的高频词汇,可以看出这些是罗康明家主要的收入来源。支出就更详细了,有水电费、医疗费、保险费、学费、人情、服装等等,事无巨细。

  卖菜这个行当,罗康明已经干了24年。凌晨两点出门到浙皖农贸城进货,上午先到最远的林家塘转一圈,中午回来睡个午觉,下午三点多再出门。在2013年的账本中,罗康明有330余天出门卖菜,且每天的纯收入较为稳定,在150元左右。其他收入包括笋1万余元,茶叶3万余元,还有偶尔跑运输赚些零花钱,总的年收入不超过10万元。“我们靠山吃山,基本都种些笋和茶叶,也有少部分人办了厂。”罗康明说,前几年的收支情况也差不多这样,一家人省着点花,还有些盈余。

  2013年,罗康明住进了新房子,换了新车,分别支出40万元和52000元。虽然当时借了不少钱,但一家人能住进崭新的房子,卖菜也不用租用别人的房子,罗康明还是很自豪。

  150元、170元、200元、240元、300元……翻看后面的账本,卖菜的收入逐年提高,几乎翻了一番。

  2

  村落景区来了

  “应该是2018年以后,生意好起来了。”罗康明做梦也没想到,一天能卖上万元的菜,原因是村落景区建设。

  

  2017年,在全域景区化战略引领下,龙门秘境村落景区应运而生。高虹镇石门、龙上、大山三个传统的闭塞乡村,开始走上乡村运营的路子。政府做环境,市场化运营村落景区,成为临安拓宽“两山”转化通道的探索实践。“村集体+公司+农户”模式建起来,各村闲置房、荒地、山林运转起来,农家乐提升成民宿。为吸引游客停留,乡村运营师也动足脑筋,挖掘各种文化和资源为景区“造节”,啤酒节、攀岩节、秘酱节、年货节、菊花节……各种各样的体验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昔日宁静的小山村变得熙熙攘攘。

  “路上都是游客的小轿车,没想到村里还能堵车。”罗康明与村里20多家农家乐长期合作,游客来得多了,罗康明的生意自然蒸蒸日上。特别是7、8、9三个月,一车菜根本不够卖。“1点钟就出门进货,送菜还是来不及。”

  罗康明拿出订货单给记者看,从鸡鸭鱼肉到各类蔬菜,单子上记得满满当当。最多的一天,他为38户农家乐配送菜品。“营业额多则万把块,少也有七八千。”罗康明累并快乐着。

  跑得勤了,车轮磨损得也快。在账本上,几乎每个月都有2到3次的补胎支出,最多的一个月补了6次。而现在,如果不翻看账本,罗康明都记不起上一次补胎是什么时候。因为道路变好了。

  大鱼线是高虹镇通往“龙门秘境”村落景区的唯一公路,以前道路狭窄、路面破损,拓宽改造大鱼线是沿线群众的夙愿。2017年,随着高虹镇建设龙门秘境村落景区和创建浙江省农村综合改革集成示范区,大鱼线同步启动改建工程,分三年实施。

  

  2019年10月1日,大鱼线和龙门秘境村落景区同步亮相,摇身一变成为高品质的“四好农村路”。双向两车道,路面平整、会车方便,一来一回,罗康明还能节省20分钟。

  大鱼线的改造提升也为龙门秘境带来一车又一车的游客。

  3

  日子越过越红火

  通过账本可以了解到,罗康明的母亲和妻子常年患病,每年的医药费支出要五六万,占用了家里的大部分收入。2014年,在保险支出一栏里,除了各类商业保险费用,还多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940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6100元,农保600元。“国家的政策好,有了医保,每次去医院都能报销,一点一滴为我们省下来不少钱。还有,再过两年,我就能领养老金了。”罗康明说,眼下,妻子的病情也逐渐稳定,医药花费逐年减少。“前几天还在村里接受了免费普查,都挺好的。”

  

  收入越来越稳定,儿子成家立业,家人身体健康,罗康明感叹日子越来越好了。这点从消费支出上有迹可循。新鲜的肉菜是桌上的常客,饮料点心也不再是稀罕物,手机家电更新得越来越频繁。“刚开始记账时,猪肉只要一块多一斤,现在都二十几块了。可那个时候舍不得买,买之前还要考虑再三,现在想吃就买。”罗康明对现在的生活感到很满足。

  说话间,邻居王春芳为罗康明送来了两个快递。接过快递,罗康明打趣道:“看,现在手机购物这么方便,我老婆每天都要收好几个快递。”

  王春芳也是抽样调查户之一,前不久她的记账手册被寄到北京,作为“共同富裕实例”在北京展览馆展出。“很舍不得也很荣幸,从账本里可以看出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王春芳表示,30几年来,小账本见证了大家的收支水平提高,也见证了村庄发展越来越好。

  王春芳说,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既有政府政策的支持,也离不开百姓自己的辛勤努力。2000年左右,看到安吉白茶市场甚好,王春芳和丈夫前往安吉学习种茶、炒茶技术,回来后成立本乐茶叶有限公司。不仅为当地百姓提供了就业岗位,还带动不少村民种植茶叶,增加收入,罗康明就是其中之一。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朱艳 部分图/临安发布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