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 全媒体 全覆盖——颍州区教育局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

  安青网讯 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阜阳市颍州区教育局积极构建“全方位”格局,着力打造“全媒体”矩阵,切实提升“全覆盖”成效,组织全区各学校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校园”宣讲工作。目前,已组织开展各类宣讲活动近400场次。

  

  阜纺小学少先队员讲红色故事《半截皮带》

  

  阜纺小学开展“红色研学走起来”主题活动

  

  九里小学演唱《唱支山歌给党听》

  

  九里小学说红色故事比赛

  构建“全方位”格局

  切实强化宣讲组织

  在做好区委宣讲团进校园宣讲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阜阳市颍州区教育局研究制定党史学习教育“进校园”宣讲工作方案,精心构建三级宣讲工作体系,遴选组建党员干部、一线教师、优秀学生三类宣讲队伍,积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宣讲格局。区教育局充分发挥“五老”独特优势,向青少年学生宣传好党史,唱响颂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时代主旋律,4月以来,区教育局关工委“五老”党史宣讲团先后走进文峰小学、北城小学等11所学校,对广大青少年学生开展“党史教育进校园,红色基因润我心”宣讲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共育时代新人。

  阜阳市红旗中学面向广大学子开展以“追寻火红岁月、奏响青春乐章”为主题的党史宣讲活动,深入全校各班级用心用情宣讲,真正让党史学习好看、好懂、入脑、入心,传承红色基因,展现青春风采,彰显青年担当。

  阜阳市苗桥小学组建党史学习教育“苗桥小花宣讲团”,精心挑选了27名德才兼备的优秀少先队员开展党史宣讲。使用灵活多元、生动活泼的宣讲形式宣讲百年党史、传播思政知识,用“小角度”彰显“大方向”,用“小故事”诠释“大道理”,为学生们打造属于他们自己的“思政课程”。

  打造“全媒体”矩阵

  注重创新宣讲形式

  为高标准高质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区教育局充分发挥校园“育人主阵地”的优势,在做实“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创新“自选动作”,将主题教育、集中宣讲、文艺作品、网络平台等有效融合,着力打造“全媒体”矩阵。

  区教育局在抓实抓细各项工作的同时,筹备并举办了《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建党百年主题晚会,晚会以中国共产党的百年风雨、百年奋斗为主题,师生们通过舞蹈、合唱、朗诵、情景剧等艺术形式,展现全区广大师生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阜阳市第十二中学举行“庆建党百年,育时代新人”演讲比赛,教师们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用平实的语言讲述自己身边的“张桂梅事迹”,既抒发了对党的深情厚谊,加强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也坚定了争做“四有好老师”、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坚定决心。

  阜阳市九里小学利用微信公众号、教师工作群、家长微信群等传播渠道,以“红歌我会唱”“红色故事接龙”“革命诗词我知道”等比学赶超方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既“红”又“潮”,激发师生对党史学习教育的亲近感和认同感。

  阜阳市阜纺小学开展“校长为你讲党史”活动,带领少先队员以“党史筑信念 做好接班人”为主题进行一系列的党史学习教育。用读史、讲史、唱史、观史、演史、绘史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进一步坚定学生们“跟党走”的信念与决心,增强学生们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做时代新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阜阳市莲池小学结合“世界读书日”开展主题教育,举行了以“跟着课本找寻英雄身影”为主题的课本剧表演。各班精选来自语文课本中的内容,精心演绎一个个经典英雄故事,让党史教育深入校园,让信仰之火闪耀于心,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

  提升“全覆盖”成效

  突出育人宣讲特色

  为进一步提升宣讲效果,引导师生党员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区教育局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学用结合上再拓展、再深化,有效提升“全覆盖”成效。

  阜阳市科学技术学校邀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贾亮和师生们分享自己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铸就出彩人生的拼搏历程,引导学生们学榜样、精技能,努力践行“吃苦耐劳、执着专注、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用技能技术去实现人生价值。

  阜阳市六里小学将教室打造成为37个不同党史主题的“党史馆”,每个班选出两名优秀学生代表担任“红色宣讲员”,以“教育场域”与“教育行为”相融合的方式营造人人爱学党史、人人会讲党史的党史学习教育氛围。

  阜阳市第十八中学以党员教师为主要成员的宣讲小队,打造以“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惊天动地”为主题的系列精品课程,取得良好效果。

  阜阳市阜纺幼儿园启动党史学习教育“爷爷奶奶讲故事”活动,组织幼儿家长走进学校为幼儿们讲红色革命故事。

  阜阳市第十五中学成立“学生思政宣讲团”,通过诗歌朗诵、情景剧表演、文艺汇演等丰富多彩的宣讲活动,引导更多中学生参与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宣传实践,全面展示新时代中学生风采。

  阜阳市育才幼儿园教师带领幼儿绘画党旗、绘制党史长卷、自制红色故事绘本、举行建党百年主题绘画展等,厚植爱党爱国情怀,让红色基因在幼儿心中代代相传。

  阜阳市第十七中学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教学

  

  画说党史

  阜阳市第十七中学大力推进“党史进课堂”系列活动,将党史学习教育进课堂作为当前重要的政治任务,积极发挥学校作为党史学习教育重要阵地的作用,创新方式,突显学校党史学习教育特色。

  七年级英语教师谢红以一段《共产党的成立》英文解说视频Founding of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开始了《从“共产党宣言”中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教学公开课。英语教研组从基础知识到课程设计对这节课进行了细致的评价,从阅读篇章分析方法、书面表达备考策略和近几年中考试题的变化方向三个方面进行了指导。要求全体教师在教学中要本着“用心讲好课,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用生命影响生命,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执教理念,不断提高英语授课能力,在助力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成为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阜阳十七中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就如何有效落实党史学习等问题进行了多次教学研讨,开展了“党史学习教育+教学”双融合教学公开课活动。

  在美术公开课上,教师通过对《遵义会议》这幅油画作品的赏析与介绍,引导学生了解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会议。它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学生们在学习美术构图知识的同时,也从艺术作品中感受党的历史,探究革命精神。

  历史课上,授课教师大胆地将党史教育融入九年级教学,紧紧围绕中考冲刺阶段的复习,以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为材料学史论史,以歌词入题进行历史解释,教授中考解题得分技巧。

  政治课上,教师引入“从中美之间的比较看中国为什么能”的思政课主题,重点就中国共产党具有远大理想追求、科学理论引领、选贤任能机制、严明纪律规矩、自我革命精神、强大的领导能力等优秀的特质和有远大理想追求及自我革命精神两个方面解读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让学生在思考中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知。

  音乐课上,教师则以歌曲《妈妈教我一支歌》为载体,通过对曲、词、唱的分析将党史知识融入课堂,为学生们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发展壮大的重要事件,增强青年学子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树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信念。

  为了给学生讲好党史故事,该校要求每位党员老师把党史故事内容深度挖掘和提炼,用心寻找契合学科教育的故事,确保让学生听懂并能从中受到教育和启示,播撒爱党、爱国、爱科学的火种。教师们通过音频、视频资料,让学生们深入了解、学习我国老一辈科学家的感人事迹和爱国精神,在传递科学知识的同时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学生从党史和英雄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在担当使命中坚毅前行,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在“党史学习教育+教学”双融合公开课活动中,该校各学科教师充分利用学科教育资源,以创新性的情景式、沉浸式、体验式的学习教育形式,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语文、政史学科结合本年级的教学实际畅谈如何将党史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音体美、地理学科注重教学过程中渗透、融合党史教育,增强党史知识呈现的丰富性、立体性;数理化学科在教学方法上力求多样,增强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激发了学生的爱党爱国之情,用党史教育立德树人,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据了解,阜阳十七中将紧扣建党100周年重大主线,继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科教师遵循“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知所从来,方明所去”的教学目标,抓住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做好学生的引路人。“站在建党百年华诞的节点上,青少年作为未来的希望,必须了解党的百年奋斗史,牢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这是责任,更是担当!”校党支部书记和辉说。

  □刘银燕、本报记者徐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