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一小学六年级女学生坠楼身亡:惋惜!

  

  

  6月4日,江苏常州小学一五年级小学生,从教室排除后,翻越栏杆坠楼身亡,因语文老师批评作文内容。

  9月24日延安马家湾小学五年级学生跳楼身亡,因父母离异,母亲在外打工顾不上照顾孩子身心健康,一点挫折就选择轻生。

  9月17日武汉一所学生初中九年级学生被母亲粗暴的扇耳光后选择跳楼...一起起都是触目惊心的悲剧,但是我们痛定思痛,是什么导致了悲剧的不断发生。

  有人说:“教书育人”,而更多的人认为是“育人教书”。这并非什么文字游戏,顺序的不同彰显着教育理念的天壤之别。

  更多的人认同后者。因为,一个人,只有人格等素质教育完成了,再掌握一定的知识,才能贡献社会,服务大众。反观我们当下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一些弊端让人不能容忍。譬如:过分看重学习成绩,而轻视甚至忽视对个体的人文关怀;偏重知识技能培养,而忽视孩子的人格教育、心理教育和生命教育等等。一些孩子稍不如意就采取自残、自杀的过激方式来应对,无疑反映出当今孩子心理之脆弱,这实际上是素质教育跟不上智力教育造成的后果。真正成功的教育,理所当然应该培养受教育者积极健康的人格。

  适当的压力可以激励孩子努力向上,没有压力会使人 疲乏、懒散,但压力太大会使孩子身心无法承受而出现心理问题。有研究表明,在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厌学、考试焦虑和作弊以及青春期烦恼的问题,有不少学生还有性格狭隘、孤僻、懒惰和任性。做父母、师长的有责任帮助孩子克服压力。

  我们的学校是不是应该检讨一下:日常教育中,是不是过于关注学生身体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过于关心学生学业而忽视心理发展,过于满足学生物质需要而忽视心理健康需要,从而导致原本可以被消灭于萌芽状态的青少年心理异常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一些反常迹象没能被及时发现而最终酿成悲剧。

  我们的家庭是不是应该检讨一下:从孩子降临人世的那一刻起是否认真与孩子交流、探讨过生命的意义,让孩子充分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不仅是为自己一个人而活着,还要为亲人和朋友、为探索未知世界和奉献社会而活着。

  我们的社会和每一个人,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在追求名利的道路上,人们是否太过于功利和娱乐。

  真正的生命教育,应当触及孩子的心灵,更多注重对孩子进行人文关怀。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联手帮助孩子从小就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和珍惜生命的价值。让孩子懂得,生命诚可贵,人生有犹如一次旅程,途中很精彩,但也有凶险,有时会风平浪静阳光明媚,有时会荆棘遍地乌云满天。跋涉人生旅途,选择陶醉或清醒,萎缩或奋进,是为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人生于世界,皆为唯一,没有什么东西值得拿生命去验证、去交换。

  面对脆弱的生命,让我们的学校、家庭、社会携起手来,共同陶冶孩子的健康人格,在生命的航程里,轻松应对那些不快和挫折,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