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排队”

  从2007年2月11日起,北京市将每月11日定为“排队日”,以此促使广大市民树立文明观念,为奥运会创造文明有序的环境。据报载,截至目前,开展了类似“排队日”活动的城市有上海、广州、深圳、青岛、石家庄等。

  论说,排队谁不会,还用学吗?过去物资供应紧张的年代,排队几乎是家常便饭,上了一定年纪的人大都排过队。如今推出的“排队日”活动,其意义何在呢?

  我们应当看到,现在确实有些人不会排队了。譬如,在一些地方的火车站售票处,排队“加塞”的现象便非常普遍;在一些城市,等候公交车者一哄而上,挤得老弱妇孺靠边站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在一些商场的降价促销活动中,因拥挤践踏而造成人员伤亡的惨痛事件更令人记忆犹新。显然,我们完全需要学会“排队”。

  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人际关系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懂礼貌,是文明公民的基本要求。“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和谐社会靠全民构建,道德风貌靠点滴积累,不要以为在排队时“加塞”是个无所谓的问题,因为细节折射素质,看似不起眼的“小节”,其实反映了文明的“大节”。难以想象一个不会“排队”的公民会有良好的道德素质,也难以想象一个习俗丑陋之人在单位会是好员工,在家庭会是好成员,在社会能表现为一个“大写的人”。

  这是传承中华民族优良民族文化的需要。泱泱大中华,向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国人理应珍视这一民族瑰宝,应在新时期为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做出新的贡献。我们习惯说要为国家争光、为民族争气,其实,做好“排队”之类的小事,正是弘扬我国优良民族文化很关键的一步。

  这是迎接北京奥运会的需要。届时,众多来自五大洲四大洋的朋友来到我们这个文明古国,我们没有理由不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展示中华民族优良的文明素质,也没有任何理由不借“东道国”之机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感知中华民族。当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摆在我们面前时,一切不文明的行为习惯都应该革除,学会“排队”便是题中应有之义。

  做一个文明人,让我们从学会“排队”做起。

  姬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