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科普 乐享暑期——记2021年“小小科学家”暑期公益科普课堂

  公益科普 乐享暑期——记2021年“小小科学家”暑期公益科普课堂

  青少年在科普课堂上学习机器人制作。

  “这个活动太好了,孩子暑假终于不天天玩手机、玩电脑了,回家也自己探索科学小实验呢!”参加济南市科技馆2021年“小小科学家”暑期公益科普课堂的家长说。随着8月12日公益科普课下课铃声的响起,济南市科技馆2021年“小小科学家”暑期公益科普课堂活动圆满结束,课程累计受众逾600人次。

  立意深远科普品牌凸显引领力

  为全面落实党和国家对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方针政策,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科技素质,加强科技创新意识,培养科技创新能力,丰富知识储备,济南市科技馆自2019年起组织开展“小小科学家”公益科普课堂,现已成为济南市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一项品牌。济南市科技馆每年紧跟时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整合社会优质科普资源,搭建青少年科技教育合作平台,实现科技馆与社会科技教育资源优势互补,课程内容设置丰富,涉及物理、化学、计算机、机械、航空航天、青少年机器人教育等多个领域。2020年“小小科学家”公益科普课堂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济南市科技馆在本年度“小小科学家”公益科普课堂中加入红色元素,着力探索“党史+科普”公益活动新模式。结合往年青少年及家长对课程的建议、反馈,2021年“小小科学家”暑期公益科普课堂设置了创新教育、科学小实验、青少年机器人教育、航空航天知识科普等多种类型课程,力求保证青少年科普知识多样性;组织开展“学党史悟科学品书香”读书分享会、参观“红色百年路 科普万里行”科普大篷车联合行动展览,开展红色教育,弘扬科学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结合济南市道德模范风采展牌,通过事迹宣讲等形式,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与科技教育紧密结合,全面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

  内容丰富科普热度跑赢暑期温度

  “科技馆的科普课程内容丰富,选题也好,能让孩子从小培养对科技的热情,是学校科学教育的补充,我们家长跟着上课也收获了很多科学知识。”南辛庄小学四年级一位学生的家长说。

  这个暑期,济南市科技馆科普活动精彩纷呈,科普热度一如天气,达到“高温橙色”。寓教于乐的活动内容吸引了广大青少年,活动报名通知发布还不到两天,名额就已报满,其中不乏聊城、德州等济南周边城市的孩子。

  中国发明协会会员陈明泉为同学们带来了四堂精彩的创新教育课程。会在蛋糕上写字就可以明白3D打印机的发明原理?一次次“头脑风暴”给同学们插上了创新的翅膀,打开了思维的天空,激发了创新热情;同时也引导家长们打破思维定势,拓展思维深度,为如何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思维拓宽了思路。

  科学小实验课堂上,授课教师和同学们一起“制造火山爆发”、一起“下彩虹雨”、一起“让牛奶跳舞”、一起“让紫甘蓝汁换装”……这些科学小实验都是利用洗洁精、食用油、蔬菜等常见生活用品完成的。亲自动手操作,神奇的实验现象,对科学的兴趣便在这一声声“哇”中愈发深厚,同时也实现了相关科学知识和生活常识的普及。

  公益科普 乐享暑期——记2021年“小小科学家”暑期公益科普课堂

  青少年参观“红色百年路科普万里行”科普展览。

  青少年机器人教育课堂上,同学们与人工智能共舞,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老师的指导,可以自己设计、组装机器人,让创造性逻辑思维得到充分发展与表达,发扬个性,满足自身个性化需求,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对机器人科技的兴趣均得到了激发与提升。

  参与航空航天科普课程的孩子们,积累了飞行器相关科技知识,了解了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激发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航模制作进一步加深了对不同型号飞机的了解,培养了模型设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同时通过展厅4D动感电影设备和VR设备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地感受飞行,从视觉、听觉、触觉全方位感受科技的魅力,激发科技热情。

  “学党史 悟科学 品书香”读书分享会和“红色百年路科普万里行”参观活动,带领广大青少年学党史、感党恩,让青少年们充分了解建党百年历程中我国取得的科学成就以及科学家们的光辉事迹,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科学家精神,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培养提升阅读、自学能力。一系列不同主题的公益科普课上,老师们生动有趣地讲解、耐心细致地引导,使孩子们兴致盎然、收获颇丰,充分调动了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积极性,丰富了科学知识,提高了动手能力。

  志愿服务多元方式提升公众参与度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济南市科技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创新科学传播模式,搭建志愿服务平台,积极鼓励科研人员和广大师生加入科普志愿服务队伍,扩大科普活动公众参与度,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此次暑期公益科普课堂活动中,大、中学生志愿者成为了科技馆一道别样亮丽的风景线。接待服务、展品讲解、科学问题解答……志愿服务不仅提升了志愿者们的科普宣教水平,丰富了暑假生活,还为科技馆的观众们提供了全面到位的服务,弘扬了志愿服务精神。“给小朋友讲解这些科技展品的原理,不仅让他们学到了科学知识,也加深了我对这些物理学、天文学等诸多方面知识的理解,对我现在高中的物理、地理科目学习也起到了巨大的反推作用。”在科技馆参与志愿服务的一名高一年级学生说。看着志愿者亮丽醒目的“学雷锋志愿服务”绶带,感受着志愿者如沐春风的服务,几名小学生认真地表示自己要好好学习,以后也要来当志愿者给大家服务,讲解科学知识。

  共建共享创新探索一直在路上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推动科普内容、形式和手段等创新提升,提高科普的知识含量,满足全社会对高质量科普的需求。”济南市科技馆积极整合社会优质科普资源,增进专业化科普服务供给,实现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小小科学家”公益科普课堂活动,将科学理论知识讲解与动手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喜闻乐见的科学小实验、手工制作等方式,激发青少年探索兴趣。济南市科技馆尝试打破单向传播科技知识的“灌输式”科普模式,邀请家长和学生们一同走进科普课堂,参与互动,调动学习兴趣,从科普活动的单向受众变为科普活动的参与者,深入体验科技魅力。充分利用展厅内常设展品4D动感影院、VR、AR等设备,情景融入,打造“沉浸式体验科普”,丰富科普形式,进一步激发了广大青少年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提升了青少年科普工作的成效。

  “下一步,科技馆将按照《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探索青少年科技教育新模式,发挥科普志愿服务岗位优势,将科普知识受众变为科普知识传播者,变‘被动’为‘主动’,提升科普活动公众参与度和积极性,让公众成为科学知识传播的重要力量,让科普活动成为奔涌的活水,为培养国家科技创新后备人才,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济南市科技馆相关负责人介绍。

  (本报记者 邹建明 通讯员 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