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减负,使教育节奏与生命节奏更合拍
9月1日凌晨,深圳市教育局在其官网发布《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要求注重作业管理的系统设计,通过提升作业设计质量、健全作业管理机制、提升作业完成效率与质量等多项措施,进一步减轻深圳义务教育学校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
事实上,今年4月,教育部就发布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明确提出把握作业育人功能、严控书面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等十条作业管理新规。深圳出台的作业管理通知就是对教育部新规的有力落实,推出了不少非常具体、也非常有针对性的举措。
比如,其规定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和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小学生基本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初中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探索建立教师网上作业辅导与答疑机制;建立学习困难学生个性化辅导机制;严禁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教师不得超标教学,要注重重点难点讲通讲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总之,就是要通过教育的提质增效来切实为学生减负。
这也是一种教育本质的回归。
长期以来,我们的义务教育存在作业数量过多、作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问题,导致学生完成作业时间过长、负担过重。而作业问题源于落后的教育观念。各种形式的巩固与训练往往重量不重质,错误地追求多做多练、熟能生巧,错误地认为要使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就要提前学、死劲学。这样的定位与认知使教育陷入了题海怪圈,使学生不堪重负。
网上曾流传一份内陆省份的“幼升小”试卷——数学:考查数学思维题和基础知识,以口算题为主要形式。孩子在回答20以内加减法时要尽量速度快,否则会给老师留下反应慢的印象。语文:考查拼音、识字、看图说话。要求掌握800~1000个常用汉字,熟悉47个声韵母。英语:要求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对话。才艺:1.诗歌:准备一首古诗、一首儿歌;2.讲故事;3.唱歌;4.演节目……这,就是一些人衡量一个6岁左右的孩子是否“成功”、是否“优秀”的标准,是不是有点可怕?
是的,它有悖正常的教育规律与一个人的成长规律。
我们往往熟悉这样的具有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教育场景——幼儿园出现了“小学化”,提前让孩子们参与了学业竞争;小学出现了“中学化”,因功课繁重而睡眠不足,是多数小学生的写照;中学则是“白热化”,中考以及高考赋予了他们一段“残酷”的青春;至于大学,则出现了“幼儿园化”,很多人进了大学后完全切换到了另一种无所事事的状态,以至于人民日报曾刊文怒斥:《沉睡的大学生,你不失业天理难容》。一个人在最该快乐成长的时候,却给了他一道道学习的枷锁;在最该用功的时候,却让他学会了挥霍时间。
减负。减负。减负。雷厉风行的减负之手,就是要破除这样的教育怪象,让幼儿园的归幼儿园,小学的归小学,中学的归中学,大学的归大学,使教育的节奏与一个人的成长节奏更加合拍。
理解了这一点,你就当明白,在这里,“减负”并不是让孩子无所事事,也并不是让孩子处于零压力状态,而是尽可能给他们一个张弛有度的成长空间,使生命的拔节更有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