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引关注 家长平时要善于观察

  天津北方网讯:最近,浙江一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受到社会的关注,在大家纷纷谴责这个幼儿园教师恶劣行为的同时,也引发了家长的不安情绪。家长对孩子在幼儿园内的生活不了解,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受到不良对待?如何防范孩子受到伤害?记者走访了天津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心理专家陈艳霞介绍,家长平时要善于观察孩子的行为和情绪,发现问题及时与老师沟通,并且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的内心变得强大。

  心理专家介绍,上幼儿园的孩子还没有清晰表达事情的能力,一旦受到伤害,不知道该如何传达给家长,害怕、紧张,时间长了就会造成心理阴影。如果家长不够细心,很难发现孩子受到伤害。家长平时可以从两个方面观察孩子是否受了欺负:一是外在行为,看孩子的脸、手、身体上有没有伤,衣服脏不脏,有没有被拉扯的痕迹;二是情绪,如果孩子受到伤害,放学时看到家长来接,会感到委屈,会有红眼圈、流眼泪的表现,跟家长比往常更亲密。回到家后,会表现出食欲降低、走神、注意力不集中、嗜睡的情况,还会有做噩梦、惊厥、肢体抽搐的现象,甚至厌倦去幼儿园。

  出现这些状况,家长不要认为孩子不听话而指责孩子、吓唬孩子,应耐心陪伴孩子,细心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情,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并告诉孩子受到不良对待应及时告诉家长。家长也应与学校和老师多沟通。有些家长担心与老师发生矛盾,老师会把不良情绪转移到孩子身上,就片面地听取老师的说法,把错误归到孩子身上,而让孩子受到双重伤害。家长与老师交流时,得知孩子表现出来的异常情况后,家长一定要重视,多关注和引导孩子。

  心理专家提示,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能单纯告诉他们不要受人欺负,关键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有直面遭受不良对待、维护自己权益的勇气和能力。首先,家长要始终强调“在一起”的观点。有些孩子到幼儿园门口抱着家长哭,不愿意上幼儿园。这时可以跟孩子说:“妈妈去上班,但妈妈的心和你在一起,会一直想着你。”用这样的话语,让孩子感觉父母与自己是心灵相通的,身后有父母的支撑。其次,父母多与孩子互动。0至2岁的婴幼儿特别依赖母亲,2岁以后,父亲就要多参与孩子的成长,让孩子感受父亲的力量,模仿和学习父亲的良好品质。第三,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锻炼其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孩子在人群中的自信。(见习记者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