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忆绘制天安门毛主席像:参照黑白照片画彩画

  

  由张振仕和张孝友于1960年合作绘制的毛主席像。

  

  张振仕绘制的这幅毛泽东像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中国印制数量最大、流传最广的美术作品,也是目前所能见到的领袖系列画像的唯一现存本。摄影 宗金柱/cnsphoto

  六十年来,天安门城楼正中位置一直悬挂着毛主席的巨幅画像,这里已经成为中国的一种象征。路过天安门时,我常想起张振仕先生,想起和他一起为天安门城楼绘制毛主席像的一段往事。

  新中国成立以来,天安门城楼的毛主席画像多次更换,其作者也几经更替,张振仕先生就是其中一位。

  1949年开国大典时,天安门城楼悬挂的身着军装头戴八角帽的毛主席像由画家周令钊绘制。其实这并非天安门首次悬挂毛主席画像。在此之前,1949年的“五一”节游行时,天安门城楼就已经悬挂过毛主席画像,而这最初的画像作者正是张振仕先生。

  建国一周年典礼前夕,中央有关领导认为毛主席画像要脱下戎装,以新的形象展现在人民面前。全国美术院校30多人被召集绘制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等领袖像。张振仕先生就此脱颖而出。

  张振仕先生1914年出生于北京。从北平京华美术学院毕业后就一直从事美术基础教育和肖像画创作。1959年,我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后被分配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绘画。张振仕先生当时是工艺美院的教授,我成为他的助教,也因此结识了他。

  我们一起负责一个64名学生电影先生的班级。绘画得一对一地指导,学生多、课程满,教学任务之重可想而知。当时的张先生已年过四十,身体不太好,颧骨突出,双颊深陷,看上去十分单薄,但他工作起来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全然忘记自己的身体状况。他规矩而温顺、少言寡语,对一些社会现象,我们常常激情澎湃,发表看法,而他只是简单感叹一声“哎”,然后摇摇头,绝少发表意见。

  在教学中,我们俩配合得很好。教学之外,张振仕先生也让我和他一起绘制用于人民大会堂的马恩列斯等领袖像,张先生对我多有指点,工作进行得很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