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时代 合肥师范学院学子投身火热暑期社会实践献礼建党百年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陶行知先生诞辰130周年,进一步引领广大团员青年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学习党史,汲取奋进力量,坚定初心跟党走,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接受劳动教育,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火热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2021年暑期,合肥师范学院5213名同学组建1031个团队在家乡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办行知学堂339个,直接参与“小先生”2403人,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和城市农民工子女1万余人。广大青年学生不畏酷暑,深入基层,以梦为马,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用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和城市发展,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释放青春激情,谱写青春乐章,彰显出新时代青年的志气、骨气、底气。

  高度重视,汇聚强大工作合力

  1.jpg

  合肥师范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暑期“三下乡”暨“行知学堂”实践活动,将该项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和对二级学院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多次听取院团委关于2021年活动开展相关思路和措施的工作汇报。院团委统筹负责、各部门密切配合、各二级学院具体实施,形成了全院上下“齐抓共管”的项目推进格局。省委副书记程丽华来学院考察调研期间,观看了行知学堂展,并与“小先生”代表亲切交流;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团省委有关单位负责人出席暑期“三下乡”暨“行知学堂”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团省委二级巡视员、省少工委主任李丹云在团省委学校部部长卢蓉、副部长杜盛陪同下,深入一线慰问“行知学堂”小先生和小学员。

  2.jpg

  按照团中央和团省委的文件精神,印发活动通知。活动开展前,召开专题工作推进会、指导教师培训会、“小先生”培训会等工作会议,确保准备工作有序推进。活动开展期间,学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相关单位负责人、各二级学院党政班子成员深入一线开展走访慰问共54次,指导活动开展情况,了解地方实际需求,调研如何进一步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活动结束后,学院召开暑期“行知学堂”总结交流考评会,对各行知学堂开办情况进行交流考评,并评选出20个示范行知学堂。组织开展“镜头下的三下乡”“行知心语”“我的返家乡实践活动”“‘三下乡’优秀调查报告”“优秀红色专项实践活动”等评选活动,挖掘特色案例,宣传典型事迹,展示实践成果和活动风采。

  深入乡村,以爱相伴健康成长

  3.jpg

  为提升农村留守儿童学业素养和素质能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缓解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学院在乡村开办贴合留守儿童成长需要的行知学堂。

  阜阳市临泉县张新镇启智行知学堂、阜阳市口孜镇王庄村行知学堂结合地区生态环境特色,开设动植物科普课程,教授小学员动植物鉴别、药食用价值科普知识。铜陵市义安区行知学堂采取小组社会工作、团体辅导、心理辅导等教学方法,关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提升综合能力。宿州市朱仙庄镇“星星行知学堂”开展“国风教育进乡村”活动,采取“多方面、灵活性、有针对”的教学策略,对小学员开展定制化教学活动,补齐农村小学生传统文化短板知识。淮南市古沟镇太平村清真四海行知学堂开设民族理论课程,引导小学员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加深对“民族共同体”的理解与认知。淮北市宋潼镇“新北方”行知学堂开设趣味识字课,“小先生”手把手讲授正确的握笔姿势和书写方法,帮助小学员们正确、规范书写汉字。阜阳市宋集镇致学行知学堂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为小学员介绍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问题,并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情绪与意见。六安市金寨行知学堂开设防骗课程,结合流行诈骗案例为小学员介绍了防拐防骗常见套路,并介绍自救措施。阜阳市太和县三塔行知学堂、滁州市新街镇红帆行动行知学堂引入“寓教于乐”教学理念,通过举办趣味运动会、趣味文化教学等活动,提升农村儿童文化体育素养。马鞍山市含山县煦童行知学堂联合县消防大队开展农村地区防火防溺水安全教育系列活动,消防队员和“小先生”们详细地向小学员讲解接水管、防毒面具、斧子、绳索、切割机各类救援器材在灭火救援任务中的用途,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消防安全与自防自救等知识。

  走进社区,用心助力“快乐暑假”

  在社区开办的行知学堂以丰富小学员视野、增长小学员见识、提升小学员课外素质、提升小学员综合能力为目的,为城市务工人员子女打造“快乐暑假”。

  4.jpg

  合肥市肥西县新型家园社区小禾苗行知学堂、马鞍山市采秣社区行知学堂创新“趣味课堂”教学模式,开设行知教育、劳动教育、公益实践及艺术教育等“学生主体”课程。合肥师范学院“教工之家”行知学堂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教职工子女提供“衍纸手工课”“动植物标本实验室参观学习”“科学实验课”等特色课程,解决了暑期教职工子女无人看顾的实际困难。合肥市包河区明珠社区、经开区始信行知学堂采取“LSRW四步走”教学法,为面向不同年龄段的小学员制定相关学习计划,通过开展团体课程、个别辅导,做到精准教学。合肥市包河区惠园社区、芜湖市无为市双桥社区开设“暑期安全教育知识普及”课程,针对城市青少年可能接触到的人身安全风险开展专题教学。合肥市蜀山区“美虹”行知学堂带领“小学员”走出社区,感受动物生命的鸣叫,感受自然之美。合肥市政务区翠庭园行知学堂、黄山市黄山区“初心”行知学堂邀请学校专业课教师观摩学堂教学,从教学质量、教学方法、学生管理等方面给予专业指导。合肥市包河区云华社区“行知学堂”推广“师徒制”,举办拜师仪式,让小学员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庄严与魅力。合肥市经开区莲花社区“星星守望”行知学堂运用应用行为分析法、人际关系训练法等方法,对城市自闭症儿童开设课程,并提供“一对一”精心陪护、教育辅助、行为训练服务。滁州市南谯区明日之星针对小学低学段的小学员开设了语文大观园、数学直通车等各类特色课程,并让小学员担任课堂主角。

  学史力行,打造党史“第二课堂”

  5.jpg

  将“行知学堂”打造为青少年党史学习的“第二课堂”,在小学员的心中播下红色的种子,让他们汲取红色力量,坚定红色信念,传承红色精神,从小树立起长大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

  合肥市瑶海区“筑梦巢桥”行知学堂以“七七事变”84周年为契机,学历史、讲故事、谈感想,带领小学员们重温历史。铜陵市郊区陈瑶湖“星星”行知学堂、安庆市潜山市梅城行知学堂、淮南市凤台县“超勇”行知学堂开展讲述红色故事、品鉴红色历史图片、朗读红色诗歌等活动,寓教于乐学党史。池州市青阳县朱备镇行知学堂邀请省青年宣讲团成员胡正阳作宣讲报告,从探寻先锋力量、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以及少先队员如何做新时代的“小英雄”等方面,引导广大少年儿童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合肥市包河区云川社区行知学堂在既有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红色手工实践课,引导青少年通过红色手工实践感悟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合肥市经开区方兴园行知学堂的“小先生”将自身党史学习经验、党史实践教学收获融入到学堂教学和理论宣讲等活动中。合肥市包河区惠园社区行知学堂从“学习党史的意义”“一百年的艰辛与辉煌”“光明的使者,幸福的源泉”“坚定信念”“学习党史心得”五个篇章向小学员讲授党史知识。合肥市经开区蓬莱花园社区行知学堂举办“‘影’导人生,传承红色基因”活动,将手工、电影等与红色资源相结合,带领小学员们完成党史手工课程。淮南市田家庵区阳光社区行知学堂结合小学员年龄特征,在开设“四史”课程的基础上,增开了少先队发展史课程,加强小学员们对于中国共产党、少先队的了解。芜湖市南陵行知学堂开展党史主题汇报演出,小学员们表演《中华颂》朗诵、《我爱你中国》《唱支山歌给党听》歌曲等节目呈现学堂红色教育成果。

  红色之旅,感悟强大精神谱系

  6.jpg

  根据“红色江山红色路 青春力量青春行”2021年长三角高校大学生重走革命路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安排,在要求党史学习教育贯穿“行知学堂”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学院组建了多支红色专项实践团队,引导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陶行知先生诞辰130周年,进一步引领广大团员青年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学习党史,汲取奋进力量,坚定初心跟党走,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接受劳动教育,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火热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2021年暑期,合肥师范学院5213名同学组建1031个团队在家乡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办行知学堂339个,直接参与“小先生”2403人,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和城市农民工子女1万余人。广大青年学生不畏酷暑,深入基层,以梦为马,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用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和城市发展,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释放青春激情,谱写青春乐章,彰显出新时代青年的志气、骨气、底气。

  高度重视,汇聚强大工作合力

  1.jpg

  合肥师范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暑期“三下乡”暨“行知学堂”实践活动,将该项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和对二级学院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多次听取院团委关于2021年活动开展相关思路和措施的工作汇报。院团委统筹负责、各部门密切配合、各二级学院具体实施,形成了全院上下“齐抓共管”的项目推进格局。省委副书记程丽华来学院考察调研期间,观看了行知学堂展,并与“小先生”代表亲切交流;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团省委有关单位负责人出席暑期“三下乡”暨“行知学堂”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团省委二级巡视员、省少工委主任李丹云在团省委学校部部长卢蓉、副部长杜盛陪同下,深入一线慰问“行知学堂”小先生和小学员。

  2.jpg

  按照团中央和团省委的文件精神,印发活动通知。活动开展前,召开专题工作推进会、指导教师培训会、“小先生”培训会等工作会议,确保准备工作有序推进。活动开展期间,学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相关单位负责人、各二级学院党政班子成员深入一线开展走访慰问共54次,指导活动开展情况,了解地方实际需求,调研如何进一步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活动结束后,学院召开暑期“行知学堂”总结交流考评会,对各行知学堂开办情况进行交流考评,并评选出20个示范行知学堂。组织开展“镜头下的三下乡”“行知心语”“我的返家乡实践活动”“‘三下乡’优秀调查报告”“优秀红色专项实践活动”等评选活动,挖掘特色案例,宣传典型事迹,展示实践成果和活动风采。

  深入乡村,以爱相伴健康成长

  3.jpg

  为提升农村留守儿童学业素养和素质能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缓解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学院在乡村开办贴合留守儿童成长需要的行知学堂。

  阜阳市临泉县张新镇启智行知学堂、阜阳市口孜镇王庄村行知学堂结合地区生态环境特色,开设动植物科普课程,教授小学员动植物鉴别、药食用价值科普知识。铜陵市义安区行知学堂采取小组社会工作、团体辅导、心理辅导等教学方法,关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提升综合能力。宿州市朱仙庄镇“星星行知学堂”开展“国风教育进乡村”活动,采取“多方面、灵活性、有针对”的教学策略,对小学员开展定制化教学活动,补齐农村小学生传统文化短板知识。淮南市古沟镇太平村清真四海行知学堂开设民族理论课程,引导小学员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加深对“民族共同体”的理解与认知。淮北市宋潼镇“新北方”行知学堂开设趣味识字课,“小先生”手把手讲授正确的握笔姿势和书写方法,帮助小学员们正确、规范书写汉字。阜阳市宋集镇致学行知学堂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为小学员介绍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问题,并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情绪与意见。六安市金寨行知学堂开设防骗课程,结合流行诈骗案例为小学员介绍了防拐防骗常见套路,并介绍自救措施。阜阳市太和县三塔行知学堂、滁州市新街镇红帆行动行知学堂引入“寓教于乐”教学理念,通过举办趣味运动会、趣味文化教学等活动,提升农村儿童文化体育素养。马鞍山市含山县煦童行知学堂联合县消防大队开展农村地区防火防溺水安全教育系列活动,消防队员和“小先生”们详细地向小学员讲解接水管、防毒面具、斧子、绳索、切割机各类救援器材在灭火救援任务中的用途,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消防安全与自防自救等知识。

  走进社区,用心助力“快乐暑假”

  在社区开办的行知学堂以丰富小学员视野、增长小学员见识、提升小学员课外素质、提升小学员综合能力为目的,为城市务工人员子女打造“快乐暑假”。

  4.jpg

  合肥市肥西县新型家园社区小禾苗行知学堂、马鞍山市采秣社区行知学堂创新“趣味课堂”教学模式,开设行知教育、劳动教育、公益实践及艺术教育等“学生主体”课程。合肥师范学院“教工之家”行知学堂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教职工子女提供“衍纸手工课”“动植物标本实验室参观学习”“科学实验课”等特色课程,解决了暑期教职工子女无人看顾的实际困难。合肥市包河区明珠社区、经开区始信行知学堂采取“LSRW四步走”教学法,为面向不同年龄段的小学员制定相关学习计划,通过开展团体课程、个别辅导,做到精准教学。合肥市包河区惠园社区、芜湖市无为市双桥社区开设“暑期安全教育知识普及”课程,针对城市青少年可能接触到的人身安全风险开展专题教学。合肥市蜀山区“美虹”行知学堂带领“小学员”走出社区,感受动物生命的鸣叫,感受自然之美。合肥市政务区翠庭园行知学堂、黄山市黄山区“初心”行知学堂邀请学校专业课教师观摩学堂教学,从教学质量、教学方法、学生管理等方面给予专业指导。合肥市包河区云华社区“行知学堂”推广“师徒制”,举办拜师仪式,让小学员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庄严与魅力。合肥市经开区莲花社区“星星守望”行知学堂运用应用行为分析法、人际关系训练法等方法,对城市自闭症儿童开设课程,并提供“一对一”精心陪护、教育辅助、行为训练服务。滁州市南谯区明日之星针对小学低学段的小学员开设了语文大观园、数学直通车等各类特色课程,并让小学员担任课堂主角。

  学史力行,打造党史“第二课堂”

  5.jpg

  将“行知学堂”打造为青少年党史学习的“第二课堂”,在小学员的心中播下红色的种子,让他们汲取红色力量,坚定红色信念,传承红色精神,从小树立起长大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

  合肥市瑶海区“筑梦巢桥”行知学堂以“七七事变”84周年为契机,学历史、讲故事、谈感想,带领小学员们重温历史。铜陵市郊区陈瑶湖“星星”行知学堂、安庆市潜山市梅城行知学堂、淮南市凤台县“超勇”行知学堂开展讲述红色故事、品鉴红色历史图片、朗读红色诗歌等活动,寓教于乐学党史。池州市青阳县朱备镇行知学堂邀请省青年宣讲团成员胡正阳作宣讲报告,从探寻先锋力量、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以及少先队员如何做新时代的“小英雄”等方面,引导广大少年儿童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合肥市包河区云川社区行知学堂在既有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红色手工实践课,引导青少年通过红色手工实践感悟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合肥市经开区方兴园行知学堂的“小先生”将自身党史学习经验、党史实践教学收获融入到学堂教学和理论宣讲等活动中。合肥市包河区惠园社区行知学堂从“学习党史的意义”“一百年的艰辛与辉煌”“光明的使者,幸福的源泉”“坚定信念”“学习党史心得”五个篇章向小学员讲授党史知识。合肥市经开区蓬莱花园社区行知学堂举办“‘影’导人生,传承红色基因”活动,将手工、电影等与红色资源相结合,带领小学员们完成党史手工课程。淮南市田家庵区阳光社区行知学堂结合小学员年龄特征,在开设“四史”课程的基础上,增开了少先队发展史课程,加强小学员们对于中国共产党、少先队的了解。芜湖市南陵行知学堂开展党史主题汇报演出,小学员们表演《中华颂》朗诵、《我爱你中国》《唱支山歌给党听》歌曲等节目呈现学堂红色教育成果。

  红色之旅,感悟强大精神谱系

  6.jpg

  根据“红色江山红色路 青春力量青春行”2021年长三角高校大学生重走革命路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安排,在要求党史学习教育贯穿“行知学堂”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学院组建了多支红色专项实践团队,引导青年学生重走红色道路、学习红色历史、感悟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

  经济与管理学院“心传”党史学习实践团参观新四军革命根据地旧址、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延续精神血脉”社会实践活动,用脚步“寻访”党史印记。外国语学院古埂社会实践团组织当地青少年参观肥西县文化馆党史教育馆,参观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为青少年们介绍肥西县历史上的红色人物和革命故事。刘铭传学院实践团在官塘村驻村第一书记邹军君带领下参观毛主席视察舒茶纪念馆。红色青春“行知学堂”实践团赴泾县参观云岭新四军军政司令部等旧址,返回行知学堂后为小学员们带来生动有趣且符合云岭红色文化的党史课。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合电”社会实践团参观六霍起义纪念塔、苏维埃城旧址、独山暴动指挥中心、六霍起义纪念馆,与独山中学山里红志愿者打扫六霍起义纪念塔烈士陵园,寻访红街党员之家。经济与管理学院高刘社会实践团赴高刘社区拜访张瑞英、王树好两位老党员,在听他们讲述关于党的事迹和自身经历中,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文学院文化社会实践团以“重走新四军路,重温名人气节”主题,赴安徽名人馆从政治、文化、外交等方面了解安徽名人。外国语学院月时为卿社会实践团赴合肥市庐阳区参观“庐阳印象”“党建领航、首善庐阳”主题展览。教师教育学院金慧慧同学以“重走革命足迹,探索红色基因”为主题,赴福建省闽东苏区纪念馆,参观馆内陈列的革命遗物,并将个人感悟以读书会的形式与家乡群众分享。物理与材料工程学院向阳社会实践团以“追溯红色记忆,传承‘向阳精神’”为主题,赴宣城市向阳街道向阳革命烈士陵园,缅怀当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革命先烈们。

  返回家乡,进企入户感悟民情

  7.jpg

  为构建完善常态化长效化的实践育人工作格局,实现“行知学堂”实践活动与其他形式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对青年学生的全面覆盖,学院将“三下乡”与“返家乡”相结合,引导青年学生主动了解感悟国情民情,在实践中提高认识和融入社会的素质能力。

  合师青年传媒中心国情观察团赴安徽省多地市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活动,面向青少年群体发放调查问卷1200余份,面向政府工作人员开展访谈70余人,调研地方特色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的认知和推广情况。艺术传媒学院“丹青韵”志愿服务团发挥专业优势,赴安徽省长丰县杨庙镇马郢社区服务当地文化标语设计、文化墙绘。经济与管理学院刘康同学参加宣城市宣州区共青团组织开展的企业调研活动,与诸多青年人一同参观了宣城市规划馆和高新区优质企业。教师教育学院徐颖同学返回家乡合肥市庐江县广寒社区、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吴妮静同学返回家乡黄山市黟县宏村镇雉山村,奔走群众家中宣传联防联控政策。刘铭传学院陈浩停同学返回家乡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开展“农村老人生活现状及子女养老情况访谈”实践活动,访谈100余名城乡老人,实地调研、了解老人的养老状态。数学与统计学院侯小蕊同学暑期在安徽省淮北市人社局担任实习生,负责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信息化等日常管理工作。文学院汪可同学回到家乡铜陵市义安区顺安镇,参与东正社区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计算机学院井明月同学在家乡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孟集街道搭设服务台,采取个别访谈和调查询问的方式了解家乡普通话推广情况,向村民提倡说普通话,并邀请村民在“推广普通话 普及靠大家”横幅上署名。外国语学院江善同学返回高中母校安庆市白泽湖中学,开展十天的校园打扫和档案整理的志愿劳动活动。物理与材料工程学院张文佳同学参加家乡南昌市向社区居民科普垃圾分类知识,倡导绿色生态理念。

  砥砺前行,成效显著再创佳绩

  8.jpg

  2021年暑期“三下乡”暨“行知学堂”实践活动在全院上下共同支持和推进下,又取得了新的突破。“行知学堂”志愿服务项目获评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和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进一步彰显了“行知学堂”实践活动的品牌效应。学院获批2支全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重点团队,获批1支全省重点专项团队,入选“2021年大学生乡村振兴类重点社会实践活动”项目1项。

  9.jpg

  《中国青年报》连续第三年对“行知学堂”实践活动进行专题报道,《中国共青团》杂志首次对“行知学堂”实践活动进行专稿报道,《中国教育报》首次对“行知学堂”实践活动进行了报道,《安徽青年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陶行知先生诞辰130周年,进一步引领广大团员青年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学习党史,汲取奋进力量,坚定初心跟党走,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接受劳动教育,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火热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2021年暑期,合肥师范学院5213名同学组建1031个团队在家乡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办行知学堂339个,直接参与“小先生”2403人,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和城市农民工子女1万余人。广大青年学生不畏酷暑,深入基层,以梦为马,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用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和城市发展,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释放青春激情,谱写青春乐章,彰显出新时代青年的志气、骨气、底气。

  高度重视,汇聚强大工作合力

  1.jpg

  合肥师范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暑期“三下乡”暨“行知学堂”实践活动,将该项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和对二级学院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多次听取院团委关于2021年活动开展相关思路和措施的工作汇报。院团委统筹负责、各部门密切配合、各二级学院具体实施,形成了全院上下“齐抓共管”的项目推进格局。省委副书记程丽华来学院考察调研期间,观看了行知学堂展,并与“小先生”代表亲切交流;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团省委有关单位负责人出席暑期“三下乡”暨“行知学堂”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团省委二级巡视员、省少工委主任李丹云在团省委学校部部长卢蓉、副部长杜盛陪同下,深入一线慰问“行知学堂”小先生和小学员。

  2.jpg

  按照团中央和团省委的文件精神,印发活动通知。活动开展前,召开专题工作推进会、指导教师培训会、“小先生”培训会等工作会议,确保准备工作有序推进。活动开展期间,学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相关单位负责人、各二级学院党政班子成员深入一线开展走访慰问共54次,指导活动开展情况,了解地方实际需求,调研如何进一步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活动结束后,学院召开暑期“行知学堂”总结交流考评会,对各行知学堂开办情况进行交流考评,并评选出20个示范行知学堂。组织开展“镜头下的三下乡”“行知心语”“我的返家乡实践活动”“‘三下乡’优秀调查报告”“优秀红色专项实践活动”等评选活动,挖掘特色案例,宣传典型事迹,展示实践成果和活动风采。

  深入乡村,以爱相伴健康成长

  3.jpg

  为提升农村留守儿童学业素养和素质能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缓解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学院在乡村开办贴合留守儿童成长需要的行知学堂。

  阜阳市临泉县张新镇启智行知学堂、阜阳市口孜镇王庄村行知学堂结合地区生态环境特色,开设动植物科普课程,教授小学员动植物鉴别、药食用价值科普知识。铜陵市义安区行知学堂采取小组社会工作、团体辅导、心理辅导等教学方法,关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提升综合能力。宿州市朱仙庄镇“星星行知学堂”开展“国风教育进乡村”活动,采取“多方面、灵活性、有针对”的教学策略,对小学员开展定制化教学活动,补齐农村小学生传统文化短板知识。淮南市古沟镇太平村清真四海行知学堂开设民族理论课程,引导小学员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加深对“民族共同体”的理解与认知。淮北市宋潼镇“新北方”行知学堂开设趣味识字课,“小先生”手把手讲授正确的握笔姿势和书写方法,帮助小学员们正确、规范书写汉字。阜阳市宋集镇致学行知学堂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为小学员介绍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问题,并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情绪与意见。六安市金寨行知学堂开设防骗课程,结合流行诈骗案例为小学员介绍了防拐防骗常见套路,并介绍自救措施。阜阳市太和县三塔行知学堂、滁州市新街镇红帆行动行知学堂引入“寓教于乐”教学理念,通过举办趣味运动会、趣味文化教学等活动,提升农村儿童文化体育素养。马鞍山市含山县煦童行知学堂联合县消防大队开展农村地区防火防溺水安全教育系列活动,消防队员和“小先生”们详细地向小学员讲解接水管、防毒面具、斧子、绳索、切割机各类救援器材在灭火救援任务中的用途,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消防安全与自防自救等知识。

  走进社区,用心助力“快乐暑假”

  在社区开办的行知学堂以丰富小学员视野、增长小学员见识、提升小学员课外素质、提升小学员综合能力为目的,为城市务工人员子女打造“快乐暑假”。

  4.jpg

  合肥市肥西县新型家园社区小禾苗行知学堂、马鞍山市采秣社区行知学堂创新“趣味课堂”教学模式,开设行知教育、劳动教育、公益实践及艺术教育等“学生主体”课程。合肥师范学院“教工之家”行知学堂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教职工子女提供“衍纸手工课”“动植物标本实验室参观学习”“科学实验课”等特色课程,解决了暑期教职工子女无人看顾的实际困难。合肥市包河区明珠社区、经开区始信行知学堂采取“LSRW四步走”教学法,为面向不同年龄段的小学员制定相关学习计划,通过开展团体课程、个别辅导,做到精准教学。合肥市包河区惠园社区、芜湖市无为市双桥社区开设“暑期安全教育知识普及”课程,针对城市青少年可能接触到的人身安全风险开展专题教学。合肥市蜀山区“美虹”行知学堂带领“小学员”走出社区,感受动物生命的鸣叫,感受自然之美。合肥市政务区翠庭园行知学堂、黄山市黄山区“初心”行知学堂邀请学校专业课教师观摩学堂教学,从教学质量、教学方法、学生管理等方面给予专业指导。合肥市包河区云华社区“行知学堂”推广“师徒制”,举办拜师仪式,让小学员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庄严与魅力。合肥市经开区莲花社区“星星守望”行知学堂运用应用行为分析法、人际关系训练法等方法,对城市自闭症儿童开设课程,并提供“一对一”精心陪护、教育辅助、行为训练服务。滁州市南谯区明日之星针对小学低学段的小学员开设了语文大观园、数学直通车等各类特色课程,并让小学员担任课堂主角。

  学史力行,打造党史“第二课堂”

  5.jpg

  将“行知学堂”打造为青少年党史学习的“第二课堂”,在小学员的心中播下红色的种子,让他们汲取红色力量,坚定红色信念,传承红色精神,从小树立起长大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

  合肥市瑶海区“筑梦巢桥”行知学堂以“七七事变”84周年为契机,学历史、讲故事、谈感想,带领小学员们重温历史。铜陵市郊区陈瑶湖“星星”行知学堂、安庆市潜山市梅城行知学堂、淮南市凤台县“超勇”行知学堂开展讲述红色故事、品鉴红色历史图片、朗读红色诗歌等活动,寓教于乐学党史。池州市青阳县朱备镇行知学堂邀请省青年宣讲团成员胡正阳作宣讲报告,从探寻先锋力量、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以及少先队员如何做新时代的“小英雄”等方面,引导广大少年儿童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合肥市包河区云川社区行知学堂在既有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红色手工实践课,引导青少年通过红色手工实践感悟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合肥市经开区方兴园行知学堂的“小先生”将自身党史学习经验、党史实践教学收获融入到学堂教学和理论宣讲等活动中。合肥市包河区惠园社区行知学堂从“学习党史的意义”“一百年的艰辛与辉煌”“光明的使者,幸福的源泉”“坚定信念”“学习党史心得”五个篇章向小学员讲授党史知识。合肥市经开区蓬莱花园社区行知学堂举办“‘影’导人生,传承红色基因”活动,将手工、电影等与红色资源相结合,带领小学员们完成党史手工课程。淮南市田家庵区阳光社区行知学堂结合小学员年龄特征,在开设“四史”课程的基础上,增开了少先队发展史课程,加强小学员们对于中国共产党、少先队的了解。芜湖市南陵行知学堂开展党史主题汇报演出,小学员们表演《中华颂》朗诵、《我爱你中国》《唱支山歌给党听》歌曲等节目呈现学堂红色教育成果。

  红色之旅,感悟强大精神谱系

  6.jpg

  根据“红色江山红色路 青春力量青春行”2021年长三角高校大学生重走革命路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安排,在要求党史学习教育贯穿“行知学堂”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学院组建了多支红色专项实践团队,引导青年学生重走红色道路、学习红色历史、感悟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

  经济与管理学院“心传”党史学习实践团参观新四军革命根据地旧址、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延续精神血脉”社会实践活动,用脚步“寻访”党史印记。外国语学院古埂社会实践团组织当地青少年参观肥西县文化馆党史教育馆,参观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为青少年们介绍肥西县历史上的红色人物和革命故事。刘铭传学院实践团在官塘村驻村第一书记邹军君带领下参观毛主席视察舒茶纪念馆。红色青春“行知学堂”实践团赴泾县参观云岭新四军军政司令部等旧址,返回行知学堂后为小学员们带来生动有趣且符合云岭红色文化的党史课。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合电”社会实践团参观六霍起义纪念塔、苏维埃城旧址、独山暴动指挥中心、六霍起义纪念馆,与独山中学山里红志愿者打扫六霍起义纪念塔烈士陵园,寻访红街党员之家。经济与管理学院高刘社会实践团赴高刘社区拜访张瑞英、王树好两位老党员,在听他们讲述关于党的事迹和自身经历中,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文学院文化社会实践团以“重走新四军路,重温名人气节”主题,赴安徽名人馆从政治、文化、外交等方面了解安徽名人。外国语学院月时为卿社会实践团赴合肥市庐阳区参观“庐阳印象”“党建领航、首善庐阳”主题展览。教师教育学院金慧慧同学以“重走革命足迹,探索红色基因”为主题,赴福建省闽东苏区纪念馆,参观馆内陈列的革命遗物,并将个人感悟以读书会的形式与家乡群众分享。物理与材料工程学院向阳社会实践团以“追溯红色记忆,传承‘向阳精神’”为主题,赴宣城市向阳街道向阳革命烈士陵园,缅怀当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革命先烈们。

  返回家乡,进企入户感悟民情

  7.jpg

  为构建完善常态化长效化的实践育人工作格局,实现“行知学堂”实践活动与其他形式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对青年学生的全面覆盖,学院将“三下乡”与“返家乡”相结合,引导青年学生主动了解感悟国情民情,在实践中提高认识和融入社会的素质能力。

  合师青年传媒中心国情观察团赴安徽省多地市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活动,面向青少年群体发放调查问卷1200余份,面向政府工作人员开展访谈70余人,调研地方特色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的认知和推广情况。艺术传媒学院“丹青韵”志愿服务团发挥专业优势,赴安徽省长丰县杨庙镇马郢社区服务当地文化标语设计、文化墙绘。经济与管理学院刘康同学参加宣城市宣州区共青团组织开展的企业调研活动,与诸多青年人一同参观了宣城市规划馆和高新区优质企业。教师教育学院徐颖同学返回家乡合肥市庐江县广寒社区、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吴妮静同学返回家乡黄山市黟县宏村镇雉山村,奔走群众家中宣传联防联控政策。刘铭传学院陈浩停同学返回家乡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开展“农村老人生活现状及子女养老情况访谈”实践活动,访谈100余名城乡老人,实地调研、了解老人的养老状态。数学与统计学院侯小蕊同学暑期在安徽省淮北市人社局担任实习生,负责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信息化等日常管理工作。文学院汪可同学回到家乡铜陵市义安区顺安镇,参与东正社区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计算机学院井明月同学在家乡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孟集街道搭设服务台,采取个别访谈和调查询问的方式了解家乡普通话推广情况,向村民提倡说普通话,并邀请村民在“推广普通话 普及靠大家”横幅上署名。外国语学院江善同学返回高中母校安庆市白泽湖中学,开展十天的校园打扫和档案整理的志愿劳动活动。物理与材料工程学院张文佳同学参加家乡南昌市向社区居民科普垃圾分类知识,倡导绿色生态理念。

  砥砺前行,成效显著再创佳绩

  8.jpg

  2021年暑期“三下乡”暨“行知学堂”实践活动在全院上下共同支持和推进下,又取得了新的突破。“行知学堂”志愿服务项目获评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和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进一步彰显了“行知学堂”实践活动的品牌效应。学院获批2支全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重点团队,获批1支全省重点专项团队,入选“2021年大学生乡村振兴类重点社会实践活动”项目1项。

  9.jpg

  《中国青年报》连续第三年对“行知学堂”实践活动进行专题报道,《中国共青团》杂志首次对“行知学堂”实践活动进行专稿报道,《中国教育报》首次对“行知学堂”实践活动进行了报道,《安徽青年报》首次采取“整版专题+头版新闻”的形式对“行知学堂”实践活动及“小先生”进行了报道。此外,人民网、新华网、人民日报网、中国青年网、中国共青团网、中国新闻网、安徽日报、安徽商报、合肥日报、中安在线、安徽新闻网、安徽青年网、安徽教育网、安徽学联微信号等多家主流媒体累计报道100余次。

  近年来,合肥师范学院坚持“举行知旗、走应用路、创师范牌”的特色办学之路,积极打造“行知学堂”实践活动品牌,作为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和行知文化建设的品牌项目。经过十年来的打造,“行知学堂”实践活动组织机制日益成熟,活动质量逐年提高,参与规模稳步扩大,社会影响不断提升,已经成为学校加强思政工作创新、深化志愿服务内涵、强化实践育人成效、打造行知文化特色的品牌活动。十年来,学院累计建设行知学堂3746个,直接参与“小先生”13901人次,指导教师1511人次,服务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近52000人。学堂建设地点遍布安徽省16个地市,遍及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获得了基层政府和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和好评,多次受到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妇联、省教育厅、共青团安徽省委的表彰。(王露 特约通讯员:夏晓璐)首次采取“整版专题+头版新闻”的形式对“行知学堂”实践活动及“小先生”进行了报道。此外,人民网、新华网、人民日报网、中国青年网、中国共青团网、中国新闻网、安徽日报、安徽商报、合肥日报、中安在线、安徽新闻网、安徽青年网、安徽教育网、安徽学联微信号等多家主流媒体累计报道100余次。

  近年来,合肥师范学院坚持“举行知旗、走应用路、创师范牌”的特色办学之路,积极打造“行知学堂”实践活动品牌,作为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和行知文化建设的品牌项目。经过十年来的打造,“行知学堂”实践活动组织机制日益成熟,活动质量逐年提高,参与规模稳步扩大,社会影响不断提升,已经成为学校加强思政工作创新、深化志愿服务内涵、强化实践育人成效、打造行知文化特色的品牌活动。十年来,学院累计建设行知学堂3746个,直接参与“小先生”13901人次,指导教师1511人次,服务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近52000人。学堂建设地点遍布安徽省16个地市,遍及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获得了基层政府和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和好评,多次受到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妇联、省教育厅、共青团安徽省委的表彰。(王露 特约通讯员:夏晓璐)青年学生重走红色道路、学习红色历史、感悟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

  经济与管理学院“心传”党史学习实践团参观新四军革命根据地旧址、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延续精神血脉”社会实践活动,用脚步“寻访”党史印记。外国语学院古埂社会实践团组织当地青少年参观肥西县文化馆党史教育馆,参观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为青少年们介绍肥西县历史上的红色人物和革命故事。刘铭传学院实践团在官塘村驻村第一书记邹军君带领下参观毛主席视察舒茶纪念馆。红色青春“行知学堂”实践团赴泾县参观云岭新四军军政司令部等旧址,返回行知学堂后为小学员们带来生动有趣且符合云岭红色文化的党史课。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合电”社会实践团参观六霍起义纪念塔、苏维埃城旧址、独山暴动指挥中心、六霍起义纪念馆,与独山中学山里红志愿者打扫六霍起义纪念塔烈士陵园,寻访红街党员之家。经济与管理学院高刘社会实践团赴高刘社区拜访张瑞英、王树好两位老党员,在听他们讲述关于党的事迹和自身经历中,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文学院文化社会实践团以“重走新四军路,重温名人气节”主题,赴安徽名人馆从政治、文化、外交等方面了解安徽名人。外国语学院月时为卿社会实践团赴合肥市庐阳区参观“庐阳印象”“党建领航、首善庐阳”主题展览。教师教育学院金慧慧同学以“重走革命足迹,探索红色基因”为主题,赴福建省闽东苏区纪念馆,参观馆内陈列的革命遗物,并将个人感悟以读书会的形式与家乡群众分享。物理与材料工程学院向阳社会实践团以“追溯红色记忆,传承‘向阳精神’”为主题,赴宣城市向阳街道向阳革命烈士陵园,缅怀当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革命先烈们。

  返回家乡,进企入户感悟民情

  7.jpg

  为构建完善常态化长效化的实践育人工作格局,实现“行知学堂”实践活动与其他形式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对青年学生的全面覆盖,学院将“三下乡”与“返家乡”相结合,引导青年学生主动了解感悟国情民情,在实践中提高认识和融入社会的素质能力。

  合师青年传媒中心国情观察团赴安徽省多地市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活动,面向青少年群体发放调查问卷1200余份,面向政府工作人员开展访谈70余人,调研地方特色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的认知和推广情况。艺术传媒学院“丹青韵”志愿服务团发挥专业优势,赴安徽省长丰县杨庙镇马郢社区服务当地文化标语设计、文化墙绘。经济与管理学院刘康同学参加宣城市宣州区共青团组织开展的企业调研活动,与诸多青年人一同参观了宣城市规划馆和高新区优质企业。教师教育学院徐颖同学返回家乡合肥市庐江县广寒社区、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吴妮静同学返回家乡黄山市黟县宏村镇雉山村,奔走群众家中宣传联防联控政策。刘铭传学院陈浩停同学返回家乡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开展“农村老人生活现状及子女养老情况访谈”实践活动,访谈100余名城乡老人,实地调研、了解老人的养老状态。数学与统计学院侯小蕊同学暑期在安徽省淮北市人社局担任实习生,负责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信息化等日常管理工作。文学院汪可同学回到家乡铜陵市义安区顺安镇,参与东正社区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计算机学院井明月同学在家乡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孟集街道搭设服务台,采取个别访谈和调查询问的方式了解家乡普通话推广情况,向村民提倡说普通话,并邀请村民在“推广普通话 普及靠大家”横幅上署名。外国语学院江善同学返回高中母校安庆市白泽湖中学,开展十天的校园打扫和档案整理的志愿劳动活动。物理与材料工程学院张文佳同学参加家乡南昌市向社区居民科普垃圾分类知识,倡导绿色生态理念。

  砥砺前行,成效显著再创佳绩

  8.jpg

  2021年暑期“三下乡”暨“行知学堂”实践活动在全院上下共同支持和推进下,又取得了新的突破。“行知学堂”志愿服务项目获评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和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进一步彰显了“行知学堂”实践活动的品牌效应。学院获批2支全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重点团队,获批1支全省重点专项团队,入选“2021年大学生乡村振兴类重点社会实践活动”项目1项。

  9.jpg

  《中国青年报》连续第三年对“行知学堂”实践活动进行专题报道,《中国共青团》杂志首次对“行知学堂”实践活动进行专稿报道,《中国教育报》首次对“行知学堂”实践活动进行了报道,《安徽青年报》首次采取“整版专题+头版新闻”的形式对“行知学堂”实践活动及“小先生”进行了报道。此外,人民网、新华网、人民日报网、中国青年网、中国共青团网、中国新闻网、安徽日报、安徽商报、合肥日报、中安在线、安徽新闻网、安徽青年网、安徽教育网、安徽学联微信号等多家主流媒体累计报道100余次。

  近年来,合肥师范学院坚持“举行知旗、走应用路、创师范牌”的特色办学之路,积极打造“行知学堂”实践活动品牌,作为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和行知文化建设的品牌项目。经过十年来的打造,“行知学堂”实践活动组织机制日益成熟,活动质量逐年提高,参与规模稳步扩大,社会影响不断提升,已经成为学校加强思政工作创新、深化志愿服务内涵、强化实践育人成效、打造行知文化特色的品牌活动。十年来,学院累计建设行知学堂3746个,直接参与“小先生”13901人次,指导教师1511人次,服务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近52000人。学堂建设地点遍布安徽省16个地市,遍及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获得了基层政府和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和好评,多次受到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妇联、省教育厅、共青团安徽省委的表彰。(王露 特约通讯员:夏晓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