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小黄画”第一人:为10两黄金作《金瓶梅》,意外成就经典

  原标题:民国“小黄画”第一人:为10两黄金作《金瓶梅》,意外成就经典

  

  内容来源:国画通鉴 2022-08-01 10:09 发表于 陕西 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我们传播一种生活态度 让您一生拥有优雅气质

  深圳市抱朴轩文化有限公司:是一家文化艺术品投资、鉴赏、经纪的民营企业。公司依托多年累积的艺术界资源,打造一个高端的艺术品咨询、经纪与投资的文化交流平台,包括艺术精品的展销、鉴藏、拍卖等,主要经营中国美协、书协、画院等海内外名人字画,为广大艺术家和收藏家提供一个交流平台。

  胡也佛 《金瓶梅秘戏图》

  《金瓶梅》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古典小说的分水岭——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名著。

  在此之前,《金瓶梅》多是以文字的形式流传,直到民国知名画家胡也佛的《金瓶梅秘戏图》问世。

  这套画共有三十张,传为上海某银行行长以一两黄金三幅画的价格相邀。

  为什么要画春宫图?

  

  胡也佛 1908-1980

  胡也佛一生尤为坎坷。

  10岁时出嗣给叔父,但没过多久,叔父去世了。两年后,亲自将他送到宁波一所中学读书的叔母也病逝了。

  中学毕业后,18岁的胡也佛入上海美专学画,后转入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为了学画,他卖掉了叔父母留下的一点家产,并为白俄老师在法国总会画壁画贴补生活,但还是难以维持。最后一学期不得已中途辍学,蒙校方赠给毕业文凭,算作应届毕业生。

  1929年辞去公职,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美术编辑部任高级职员,与潘思同、张令涛主编《儿童画报》。1933年25岁入商务印书馆从事绘画工作。

  抗战前,商务印书馆停办《儿童画报》, 胡也佛与张令涛一起被辞退,从此走上了更为坎坷和戏剧的生活道路。先后经营过照相馆、糖果食品店、儿童读物书店、连环画出版社。均开业不到一年便相继亏损倒闭。

  

  抗战初期,胡也佛还在世界舆地学社绘制地图挂图。同时,以胡也佛的笔名开始在他的“大空堂”里创作国画。

  1947年,抗战胜利前夕。上海物价飞涨,据《大公晚报》1947年7月30日的报道:100元“法币”在1937年能买2头大牛,到1940年只能买1头小牛,1941年只能买1头猪,1943年只能买1只鸡,1945年只能买1条鱼,到1947年只能买三分之一根油条了。

  就在这时,他的妻子染上肺痨,这在当时算作绝症,其医药费、营养费开销极大。胡也佛恨自己不是一个医生,这个世道,画得最好,也值不了几个钱。

  在兵荒马乱的岁月,画画与其它手艺人一样,能勉强维持全家温饱,已是一种奢望。

  《金瓶梅秘戏图》正是他生活最困顿的时候,不得已的产物。

  

  

  

  胡也佛 《金瓶梅秘戏图》

  胡也佛悄悄治了一方印:“宁天下人负我”。然后接受了来自上海长江银行经理周叶华先生的邀请,开始创作《金瓶梅》系列的“小黄画”。画价为一两黄金三张,在当时,黄金是硬通货。

  那时的春宫画,大多粗制滥造。但是,胡也佛即使是画春宫画,也认真到极致,平均一张要画上两个月。他的春宫画不仅是春宫画,也是一幅民俗画,人物和布景及其考究,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明代晚期的生活图景:

  

  胡也佛 《金瓶梅秘戏图》

  比如图中的床有个专门的称呼:描金彩漆拔步床。小说中孟玉楼嫁给西门庆的嫁妆就是这种床,后来西门庆又把这张床陪给了女儿,而这种床正是明代富人家常用的寝具。

  再仔细看,床上的彩绘大概有三种图案:游龙戏凤、本固枝荣和双喜图。其中,一池中莲花丛生,花、叶、枝繁茂,则寓意本固枝荣,象征着家族人丁兴旺,绵延不绝。这些纹饰既说明了二人的关系,又若有若无的带着一点性暗示。

  

  描金彩漆拔步床的彩绘

  床旁边作为梳妆台的是一张带屉条桌,桌面镶嵌的大理石上烟雨朦胧,隐喻巫山云雨,男女欢合。更为隐蔽的是桌上那面精致的铜镜与床下二人鞋子的呼应。在传统吉祥纹样中,两双鞋喻夫妻二人,又与“偕”同音,铜镜的“铜”与“同”同音,寓意“同偕到老”。

  胡也佛先生的匠心精神可见一斑。

  

  作为梳妆台的条桌

  图中出现的其他器物,如琵琶、琴谱、面条柜、祭红釉撇口细颈瓶、铜制折沿珐琅彩葵口盆等,既显示出李瓶儿生活的纵欲奢靡,也反映了其不同于潘金莲的高级审美品位,这与原著中李瓶儿的身份是极为贴合。

  所以胡也佛的《金瓶梅秘戏图》绝不仅仅是一张春宫,更是一幅民俗画卷。他充分发挥了从《诗经》到《金瓶梅》《红楼梦》以来的“以物叙事”的经典手法,从一件件寓意风流的精致器物上,让我们窥见图像背后的无边风月和旖旎春色。

  

  琴桌一角

  

  局部器物陈设

  除《金瓶梅秘戏图》外,他的工笔仕女图在国画界也享有盛名。都说是仇十洲(仇英)第二,张大千也自认画不出胡也佛笔下仕女的那股媚韵。

  他的人物学的是明代仇十洲笔法,以一手“铁线游丝”的绝活而独领风骚。据说,胡也佛为了画好仕女,苦练线条。他练线条的方法是画各种各样的圆:正圆、椭圆、弧线,不但要求一气呵成,而且笔笔均匀有力。因此,胡也佛的线条功夫,至今仍是海内一绝。

  

  

  

  

  

  胡也佛 仕女图系列

  胡也佛1968年从朵云轩退休后仍坚持每日作画、练字。以临石涛的山水为主。“文革”后成份改还为“自由职业者”。胡也佛初以临摹为主,山水、花鸟、虫草、人物都画,但缺少创意,市面冷清。

  他自嘲自己的生活为“鸟叫到鬼叫”,工作之艰辛,可想而知。这几乎成了胡也佛每日生活的常态,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亦如此。

  555电影网

  

  

  胡也佛 山水画系列画作

  1980年,胡也佛患上肺癌,去世之前,他仍旧创作,只因手抖,不能写字,于是只盖印章。

  画得不满意的画,都被他扔到废纸篓里。

  他坚持不肯自称画家,而定论自己为一个“画匠”。

  而他,又岂止是一个画匠呢?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