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晓平:学画40年,不用毛笔用脸蹭,是真艺术还是伪大师

  国画是我国传承悠久、发展派系众多,也名家众多的画种。张大千的泼墨重彩、潘天寿的水墨指画,无不让人拍案叫绝。这归根到底,画国画是离不开毛笔和宣纸的,历代名家里不用毛笔作画的更是闻所未闻。

  毕竟国画这么个艺术形式摆在那里,它本身的长处和局限性都已经固定了,水墨晕染出江山壮丽、磅礴气势,但相应地、也就严格限制了作画工具和手段。并不是画个山水就叫国画的,不用毛笔、我用铅笔碳棒画山水、用电脑作画软件画山水,即便画的也都是山水画,那能叫国画么?

  也由此,河北画家薛晓平的“创新国画”引发了舆论争议,有人说他不用毛笔、改用身体作画,是对艺术形式的创新、善于利用一切条件作画,并且画出来的国画也气势磅礴。

  也有人指责他说,连毛笔都扔了还算什么国画,即便画得很好那也只是山水画,不算国画的范畴。另外近年来有那么多哗众取宠的“丑书大师”、“针管射墨书法”之类的跳梁小丑,让人看到薛晓平用身体作画的独特手法,也难免往这不好的方面联想。

  那么这位薛晓平到底是画技创新、不惧世俗眼光的真大师,还是另一个特立独行搞怪异、博眼球的跳梁小丑,不妨多看些细节再下定夺。

  钻研学画四十年

  薛晓平出生于河北,有着良好的家学传承,让他从小培养起对国画的兴趣,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从小对画画颇有天赋的薛晓平很快就达到了自己的瓶颈期,光靠家学已经难以满足他往更高层次提升的需求,于是他先是前往鲁迅美术学院深造。

  正是在那里,薛晓平开始系统地学习国画,也给他的整个绘画生涯勾勒了基础框架。薛晓平的眼界和画技与日俱增,他也对国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着时间推移,国内的美院所教学的内容也无法让薛晓平再提升水平了,当时他的同学和老师都评价薛晓平的画:“气势磅礴、形神兼备”,但薛晓平本人却总觉得还不够。

  毕业后,薛晓平决定前往世界各国学习,不仅学绘画技法,更是学画的构图、细节、视觉分割等等。这宝贵的出国深造经历,让薛晓平的绘画观念得到了改变。

  国外在绘画方面没有国内比较固定的条框限制,薛晓平曾观摩颜料画的作画过程,那位国外画师先是很随意地往画布上挤颜料,然后用枯枝、用刮刀、甚至细节处理直接用戴了手套的手指来涂抹细腻。

  这给了薛晓平启发性的思考,为什么作画就一定要笔?那位画颜料画的画师即便用枯枝挑抹、用刮刀剔削、用手指涂抹,都在此过程中投入了非同寻常的创作热情,颜料画也因此被注入了十足的视觉冲击力和表现渲染力。

  薛晓平由此想到了国画是否也能这般创作——放弃毛笔、用任何合适的工具来画,让整体国画的画面更具有艺术张力。

  这种创新的初始尝试是很失败的。画国画就得用到宣纸,而宣纸不比画布、经不起太多折腾,并且得配合蘸墨,那能用来作画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工具几乎不存在。

  本来嘛,笔墨纸砚作国画,自古以来就是这样,放弃毛笔改用别的工具还能画国画吗?

  人人都这么想,但薛晓平偏偏要反其道而行之,不断尝试、直到摸索出属于自己的创新国画。终于,某天的灵感闪现,让他想起那个颜料画画师用手指涂抹细节处的颜料,为什么自己不能也用身体来作画?

  最初听到他这个想法的同行、朋友、家人,都极力反对他的离经叛道,都表示薛晓平年纪也不小了,为什么要做这等怪异举动,明明用毛笔好好画画的作品也很好啊。但薛晓平一旦有了这个念头,不到成功不罢休,他尝试用手指、手掌、手臂,乃至后来的双脚加左右脸颊。

  为此,薛晓平还改变了一直以来的作画方式,学习那先泼洒颜料、再用各种工具刮抹的颜料画,他画国画先在宣纸上泼墨,再用脸、手、脚在墨上磨蹭,形成画上形态迥异的山水树木。

  画法怪异、气势磅礴

  学画四十年,其中的辛酸苦楚又与何人说?

  薛晓平不管他人的冷眼嘲笑,始终用自己看上去非常怪异、却全情投入的方式创作自己的国画。这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作画时却有着年轻人都比不上的热情,拿一张老脸在宣纸上上下左右地磨蹭,手上更是沾满了墨汁,这种认真和执著让人感动。

  经过了多年的钻研和改良,这种看上去哗众取宠的作画方式,画出来的国画

  不仅气势磅礴,并且有着很奇特的水墨痕迹,具备写意水墨的效果,与寻常国画相比气韵独特。

  如果没有看薛晓平现场作画,恐怕谁也猜不到这画竟是老人用手抹出来的、用脸蹭出来的。

  比如他的其中一幅山水画,他用脸蹭出悬崖峭壁,云雾缭绕中耸立着一座座高山;稍近之处,是他用手掌拍出棱角分明的山石、用手臂印出的挺拔树木,无不栩栩如生。不仅如此,薛晓平用身体作画还能掌握墨的浓淡、以此区分远景近景。

  细节之处,他用手指勾勒线条,与晕染相辅相成,整个画面疏密有致,布局和谐,意境优美。这幅写意山水画既有气势磅礴之美,又兼备细腻见地的韵致,着实让人大开眼界。

  薛晓平与那些博人眼球的跳梁小丑,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他有真才实学,也许作画方式的确不能以常理看待,但画作的确是堪称登堂入室。对比那些“丑书大师”、“针管射墨书法家”,高下立判。

  四十年的学画经验让薛晓平有着扎实的功底和创新的思维,这种对传统作画方式的突破让网友纷纷对其认可和称赞。现在传统绘画格局和技法停滞不前,正是需要更多薛晓平这样敢于创新、不惧流言的真大师来开拓。

  偷梁换柱?另起炉灶?

  当然,有肯定也就有反驳。

  有部分网友认为,用手画画还能理解,用脸、用脚就是毫无必要、哗众取宠。这种怪异行为的目的就是为了掩饰其画技平庸,相当于给自己的画上了一道双保险——如果画得差强人意,那可以说这画连笔都没用,用手脚、用脸就能画成这样,实属不易;而画的好那就更有了吹嘘的资本,让人彻底信服是大师。

  更有业内画家与薛晓平公然叫板,说他这般故作怪异,与丑书大师从性质上来说并无二致,这是在践踏中国传统绘画,是旁门左道的小丑行径、难登大雅之堂。

  有一个著名悖论“忒修斯之船”,假设有一艘船能航行几百年,一旦有任何部件和木板出现问题就会及时更换,忒修斯之船也因此得以不断存在。那么几百年后这艘船的所有部件都已经更换过一次了,这艘船还是原来的忒修斯之船吗?把原先换下来的部件再拼凑出一艘船,这艘船就是忒修斯之船吗?

  薛晓平画作(局部)

  薛晓平的境况也与这个悖论类似,连毛笔都不用了,这画出来的还算是国画吗?

  专家的观点则是所有不以传统绘画为基础的创新,都是无根之源,都是欺世妄为。所以在专家看来,优秀的中国传统绘画,如果连毛笔都不需要了,那根本也就算不上是国画,而是另起炉灶的一种画种。

  若非要说是国画,却扔了毛笔,改用脸、手掌、手臂、手指,无非是吸引目光的一种噱头,借此获取靠传统创作无法得到的名利。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