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热点作文真题解读,新高考I、II卷+全国甲卷

  高考作文历年都是一大“景点”,特别是全国甲卷的“红楼梦”许多人直呼‘题目都看不懂!’还有新高考I卷的围棋术语,也是难倒了一大批人,相比之下,新高考II卷的”选择.创造.未来"的题目就明显易懂了。

  不过这一切都仅仅局限于纸上谈兵,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那怎样去构思一篇完整的高考作文呢?

  一篇优秀的高考作文,离不开准确的材料解读、清晰的写作思路。下面高考君将会从以上几个角度带大家来看高考作文。高考君还在文末为大家整理了作文范文,文末有领取方式哦

  2022新高考II卷作文(重庆卷)

  

  一、材料解读

  无论是以“新方法、新思维、新知识”攻克难关的科学家, 辩证看待民族传统和世界思潮的摄影家,还是立足当前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建筑家,三者的选择显然不同。

  科学家选择创新,信步勇攀,永无止境。摄影家选择传统,自尊自信,努力将民族的变成世界的。建筑家选择突破。以崇高的理想和精神,创造永世长存的杰作。

  但是他们选择也有共同点,青年在这个时代奋斗的价值与初心就是把个人价值的实现置于祖国建设的大局中。所以材料就很明显的紧扣了主题”选择、创造、未来“

  二、写作思路

  首先发起人是为了组织一场征文活动,因此面向的读者对象主要是学生;

  同时要求“结合以上材料”,以“选择创造未来”为主题,因而需弄清三个关键词的关系,确定文章的基本观点。

  题目中明确地提出了“选择”“创造”“未来”的关联,三者相辅相成。

  选择是关键,创造是目的,未来是方向。再结合平时训练的这类题材素材,就不难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了。

  三、立意确定

  1、择传统之精粹,创未来之中国。

  2、火热的青春,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

  3、选择有价值的人生,成就美好未来。

  2022新高考I卷

  

  一、材料解读

  本题首先借围棋学习中的3个术语——“本手、妙手、俗手”巧妙引出,考生并不需要纠结有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因为材料在第二句给了充分的解释。

  从第三句开始,材料主要表明本手、妙手、俗手三者之间的关系,而三者关系才是整篇作文立论的关键。对三者关系的理解,直接决定立论是否正确。

  从材料中”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这句就能明显看出,基于本手才有可能实现或者追求妙手,从”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这句话也能得出出题者的意图,就是强调本手的重要性。最后一句,”只有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出现俗手“本手的不扎实,会导致俗手的出现。

  所以整篇材料,出题者在反反复复的强调本手的重要性,以及三者的辩证关系。

  二、立意确定

  1、根据对材料的解读,立论的基础要围绕”本手“进行。也就是说写作的每一个论点的基础都是本手,还需要对本手的重要性进行阐述。

  2、立论关键在于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问题一、为什么会跳跃本手的打磨去追求妙手?

  问题二、为什么不强化本手打磨,下出俗手?

  问题三、不下俗手,不出妙手,只做好本手工作能不能下好人生这盘大棋?

  问题一强调创新,问题二意味着需要目光长远,问题三表明了基础的重要性。

  所以我们得出三个论点

  论点一、重基础,放眼量,不出俗手。

  论点二、强根底,敢创新,力求妙手。

  论点二、稳住本源,不求冒进,恒抓本手。

  三、写作思路

  写作中可以将正面阐释和反面论证相结合,融入切身经历与感悟。抓住“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等句子,表达对“本手、妙手、俗手”三者逻辑关系的思考。

  再结合个人社会发展实际,表达人生理想愿望,在基础与创新的辩证关系理解中,表达对卓越人生的追求。

  2022全国甲卷高考作文

  

  一、 材料解析

  本题是一道材料作文题。许多考生看到材料出自《红楼梦》就开始产生畏惧心理,但事实上,这道题考查的指向与《红楼梦》本身的并没有多大关系,出题者只是借此进行引出,若是过度结合《红楼梦》情节进行联想,可能会偏题。

  首先概括材料主要内容,材料主要讲述了众人给大观园亭子匾额题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共出现了三种不同的题名建议。

  第一种是直接取用古文中描写亭子的语言取"翼然”二字;第二种是根据亭子“压水而成”的现实情况,取一个“泻”字,由此造词“泻玉"; 第三种则是综合考虑亭子的的地理环境和修建背景,创造性地题名“沁芳"。最终,贾政对第三种题名表示了认可。

  材料包含的信息比较多,但题目实际上也对材料进行了总结——“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

  二、写作思路

  从材料解析可得,破题的要点在于对三种题名方式——“移用”“化用”“独创”的比较。

  题目还指出“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需“结合学习和生活经验”进行作文。

  由此可知,该题并不是让我们辨析这三种题名方式本身,而是要将其放在现实的社会生活进行思考。

  所以我们可以从不同层面来思考这一点,可以小到学习写作,大到宏观的政治、文化、科技等领域。“移用”就相当于直接照搬他人的经验;

  “化用”就相当于结合自身情况与他人经验,进行借鉴与融合,“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独创”则相当于独立自主的创新与创造。

  在材料中,贾政给予“独创”以更高的赞誉,而在现实生活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和创造的“独创”往往也会优于“移用”所代表的生搬硬套与“化用”所代表的借鉴融合。

  我们也可以将它们视为进步与发展的不同阶段,或者是互相融合、彼此依存的状态。

  所以文章的主旨可以确定为:生搬硬套他人经验固然轻松容易,但我们要学会立足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他人经验进行改良,而要成就真正的事业,则需要进行独立自主的创新与创造。

  三、立意参考

  1、在借鉴中融合,在传承中创新。

  2、博采众长,锐意创新,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3、独立自主,创新强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以上就是新高考I、II卷和全国甲卷真题解读啦。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这三篇作文题目的共同点没有,那就是三篇作文都需要考生分析三种事物之间的关系,只要辨明关系,认真思考,结合积累的素材,就不难写出好作文了。

  不知道你们觉得哪个作文题目最难写?如果坐在考场上的是你,又会如何落笔,如何理解和构思整篇作文呢?

  如解读有误,欢迎大家在评论区批评指正!

  最后,高考君还给大家准备了【2022高考热点作文范文合集】,提供给需要的同学,需要的可回复“领取范文”即可。

  如果你觉得文章对你有用的话,可以点赞、收藏加关注,我们将持续给你带来重庆高考最新的资讯和资料噢~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