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实施“双减”的日本小学,让孩子养牛捡粪,后来……

  

  “双减”后,孩子们作业少了、补习少了,艺术体育活动逐渐多了起来。然而,这只是我国迈向素质教育的第一步,今年9月,教育部已经开始讨论将劳动加入到大中小学的课外活动中,加强各个学龄阶段对劳动的认知和实践。而这件事,邻国的日本,就曾做过类似的事情...

  作者: 小树妈妈

  本文原文来自:成长树

  最近,关于教育的动作有点大:「双减」政策在很多省份已经开始实施;老师轮岗,从9月起,也要率先在北京实行了。

  前几天的教育部发布会上,教育部教材局局长田慧生又提出了「劳动」对孩子的重要性。

  他说:基础教育阶段,重点要让学生体验传统劳动,感受劳动艰辛,形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成果的观念。到了初中、高中,要有一定比例走出学校劳动。

  

  新政策很快会落地,据教育部网站2021年8月24日消息,教育部日前正式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简称《纲要》)。

  要求各地要在课外校外活动中安排劳动实践,中小学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劳动时间,小学1至2年级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高中和大学还要推动将学段综合评价结果作为学生升学、就业的重要参考。

  简而言之,就是双减之后,劳动的重要性会更突出。

  其实给孩子们学业进行减负,培养综合素质和劳动技能培养,并不是什么特别新的提法。

  咱们的邻国日本,在 30 年前也进行过类似的教育改革。主要方法也是减轻学生负担,不公布成绩,不对学生进行排名等等。同时也很重视劳动的培养。

  当时有一所伊那小学正是以「综合教学」闻名日本,被媒体火热宣传,视为标杆。

  上课不用教材,期末不设考试,也没有固定课表,老师根据当天课堂情况来决定第二天的日程安排。

  

  这种教育方式,更重视学生们从生活经验中获取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也被称为「体验教育」。

  

  他们让三年级春组的孩子,养育一头叫劳拉的奶牛长达3年的时间,这中间,因为奶牛,衍生了更多劳动。

  这群9、10岁的孩子,不但自给自足养大了这头小奶牛,自己也收获了太多课本之外的东西。

  

  劳拉和孩子们的故事,被拍成了纪录片《另一种教育》。

  日本教育改革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但从《另一种教育》这部纪录片里面,我们能很清楚的看到:

  劳动对孩子的教育,潜移默化,有着很多课本,难以企及的深度。

  

  01.

  为了养一头小牛

  孩子们爆发了超出年龄的能量

  伊那小学3年级春组的孩子,曾在一年级时,帮忙照顾过一头农协借来黑白花牛。

  9个多月的时间里,孩子们和这头牛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等黑白花牛送走后,孩子们萌生了要亲自养一头牛的想法。恰巧,一个农场可以借给他们一头「泽西牛」。

  

  到底要不要养这头牛?这群孩子为养牛,做了一系列的准备:

  1. 在劳动中,激发解决问题的思维

  孩子们特别渴望看到一头幼牛,是怎么长成奶牛的。

  老师却提出:假如我们养一年的话,需要负担它的饲料,这些钱从哪来?

  孩子们之前是协助照顾牛,从没想到过养牛是要花钱的。

  

  可为了实现愿望,他们开始很认真地考虑,怎么养活这头牛。

  有的孩子说,可以用我们种的土豆和蔬菜,卖钱换饲料;有的孩子表示,可以夏天割草,再晾成干草给牛吃。

  

  最后,大家一致决定:要养牛!要用自己的劳动,实现照顾好这头小泽西牛的愿望。

  2. 在劳动中,体会具体的数学教育

  决定了养牛,孩子们就要提前检查开销。牛饲料每个月是5190元,10个月是多少钱?12个月又是多少钱?

  

  他们还没学过2位数的乘法。一个叫刚志的男孩,把5190加了10次。

  

  底下的孩子纷纷喊:我知道!我还有更简单的方法!我有不同的方法……

  

  孩子们开始在本子上计算,每个人都很踊跃。

  第二天,老师带领他们继续计算饲料的费用。每个孩子,都热烈地讨论着「我算的准不准」「乘法为什么要这么算」。

  他们甚至自己研究出了多位数乘法的算法,并说出了为什么要这么算。

  当确定牛一年的花费后,全班都沸腾了,孩子们鼓掌欢呼,为自己的研究,发自肺腑地开心。

  

  

  老师也说:为小牛的到来做准备,算出饲料花费,就像一件不得不做的事。

  孩子们从这种需求中,获得了学习的动力,他们可能都没意识到自己是在做算术。

  连最不爱学习的孩子,都能积极投入其中,认真演算。

  3. 在劳动中,让孩子学到技能,身心得到锻炼

  为了迎接小牛到来,孩子们还把牛棚翻新了。

  他们带着头盔、手套,挥舞着小扳子、小锤子,热火朝天地搬木板、钉钉子,干活,用几天时间,给小牛建了新牛棚。

  

  

  4. 在劳动中,让孩子感受自然之美

  牛棚翻新好后,孩子们还要考虑,采集什么落叶铺进牛棚。

  这个过程中,又促使他们走进大自然,实地去看去收集。

  

  孩子们认识了榉树、橡树、樱桃树、桑树,橡树……

  

  他们还给牛棚外面画上画,做装饰、设计牛棚。

  

  一群仅仅9、10岁的孩子,为了养一头泽西牛,表现出了超年龄的责任心和能量,很多看上去只适合成年人的劳动,他们也做到了,并且做的井井有条。

  

  03.

  养牛3年多

  劳动带给孩子们什么?

  牛棚布置好后,农场借给孩子们一头叫做「劳拉」的5个月的小奶牛。

  

  孩子们像欢迎新的班级成员一样,兴奋极了。

  他们开心地唱着歌,给劳拉刷毛,并互相提醒,不要强迫劳拉,要让劳拉慢慢适应。

  

  起初,他们只打算喂养劳拉一年,后来农场又决定多借两年。

  3年的时间里,孩子为了养活劳拉,做了大量的劳动,而劳动的背后,孩子们也收获了很多无价的东西。

  

  1. 劳动让孩子们收获了全方位的技能,学会了精打细算

  为了解决劳拉的饲养费的问题,孩子们学会了很多技能,在劳动中,也锻炼得心思细腻,学会了精打细算。

  每次喂食前,为了避免劳拉吃的过多,孩子们都要称重饲料。

  

  他们每天打扫牛舍、铲粪,劳拉的粪便,也舍不得扔,都用来给玉米施肥了。

  

  到收获的季节,他们又推着小推车,把玉米从田地里掰下来,拿上街头去卖。

  

  劳拉长大了,能产奶了,孩子们还每天手法娴熟地挤奶,并把牛奶卖给妈妈们。

  休息时,他们还会去野外割草,一部分给劳拉加餐,一部分晒干储存起来,留作冬天,给劳拉当饲料。

  

  一年的时间里,孩子们居然为劳拉赚取了17820元的饲料费。

  

  他们完全实现了用自己的劳动养活劳拉。孩子们还学会了煮牛奶,品尝劳拉的牛奶时,每个孩子,都发自内心地快乐。

  能感受到,在这一连串的劳动中,孩子们收获了巨大的价值感。他们整体精神面貌,都是喜气洋洋,积极向上的。

  

  2. 劳动,让孩子们变得爱观察,有主见,有思想

  由于伊那小学的这项「综合课程」搞得特别好,吸引了很多别的学校老师来参观。

  

  在公开研讨大会上,这群已经升入 4 年级的孩子,自己主持,自己讨论,他们研讨的主题是——给劳拉喂哪种饲料好?

  

  孩子们各抒己见,有的认为应该喂干草,因为干草免费。

  有的认为,应该选意大利草,因为意大利草不容易吃胖,而超重的牛,产不出好奶。

  有的认为,农场的人就是喂他吃茅草,所以它应该吃茅草……

  孩子们不停地举手「我要补充,我要补充」,讨论得特别激烈。

  

  很难想象,这些略带专业的想法,都是孩子们经过劳动实践自己总结出来的。孩子学会了从生活中找经验,而不是只背课本。

  每个孩子的作风,都踏实不浮夸。

  劳动的过程,让孩子也有了更多亲身观察和体验的机会,他们围绕小牛写的作文,象声词用的得当,情感流露也很真实。

  绘画作品也很务实,细节之处,打动人心。

  

  3. 劳动中的意外收获,让孩子也获得了另一个维度的成长

  照顾劳拉的过程中,也有脏和累,但克服掉后,孩子们又有了新的感悟。

  劳拉第一次来月经时,也是孩子们帮忙处理的,虽然有点恶心,但有的孩子说:

  看到劳拉来月经、怀孕,我也对自己的身体成长,产生了好奇,知道了身体成长是自然过程,不必因此感到羞耻。

  

  孩子们5年级时,劳拉生宝宝了,可因为早产,小牛出生当天就死了。

  

  孩子们都非常悲痛,他们亲手给小牛举行了葬礼,并把小牛埋葬掉。

  

  这个过程,让孩子们也很触动,有孩子说:

  劳拉宝宝的死,让我感受到,死亡是突然降临的,它带走人和动物的生命。所以我觉得,任何人都不应该轻视自己的生命。

  

  

  4. 劳动还锻炼了孩子们的同理心

  3年的时间,孩子们和劳拉建立了非常深的感情。照顾劳拉的过程,让他们的情绪情感,也变得细腻起来。

  

  亲眼见了劳拉刚来时的惊恐和不安,他们学会了对待集体里的新成员。

  有新同学转过来后,他们热情唱歌跳舞,给新同学欢迎仪式,让他们尽量没有陌生感。

  挤奶、喂草各个环节,为了避免被劳拉伤害,孩子们都很注意劳拉的情绪。

  

  这些劳动里培养的点滴情绪情感体验,都能孩子们受益终生。

  03.

  尾声

  6年级前,孩子们依依不舍的,送走了劳拉。

  3年的时间,劳拉从小牛,长成了大牛。孩子们付出了劳动,也收获了很多课本上难以学到东西。

  

  照顾劳拉的3年时间,孩子们的生活、实践、情感体验丰富度,也远超那些只在课堂上读书、做试卷的孩子们。

  

  这群孩子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劳动对孩子的锻炼,是全方位的,更像是一种浓缩版的生活教育,它让孩子们有欲望、敢追求,滋生智慧和勇气,也能提升认知和审美。

  就像教育部教材局局长田慧生所说的:体力劳动永远不会过时。

  孩子们在出力流汗中,获取的不仅仅是技能,更有对学习的热情,对生活的热爱,还有很多很多难以量化的东西。

  劳动,就是用生活教育孩子的最高级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