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揽子纾困“服务包”为企业增元气添动力

  编者按

  全年退税超400亿元,直接辅导纳税人1.3万户次,新增上市企业19家,助企发放贷款超33亿……为了激发辖区企业活力,提升其竞争力,海淀区相关部门努力做好服务“加法”,通过税费红利的充分释放,贷款延期还本付息,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提效,打通企业办事“最后一公里”等一系列纾困政策先后落地生效,既让辖区受困行业企业挺得住、过难关、有奔头,也是让海淀市场主体“壮起来”的源头活水,更是提振海淀经济发展的“强心剂”。

  提高“帮贷”“助贷”服务质量为中小微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财金协同助企专项行动助力发放贷款超33亿元

  12月中旬,拿到由海淀区财金协同平台获批的专属贷款500万元时,北京华亿创新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亿创新”)财务负责人李少华感慨:“不仅审批时间快,还有相应的补贴,对企业来说真是解了燃眉之急。”

  自今年6月,区财政局积极贯彻落实区政府关于我区统筹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增长若干措施的工作部署以来,区财政帮扶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需求成效显著。截至12月29日,财金协同助企专项政策已累计发放贷款33.76亿元,帮助贷款企业降低融资成本超5400万元。

  打出服务“组合拳” 助企纾困

  作为一家专注于体育场馆赛事专业系统的研发、产品供应和系统集成,为体育场馆提供场馆赛事专业系统一体化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华亿创新自2003年在海淀区中关村产业园创立以来,始终重视引领行业新技术的研发和产品革新,致力于成为最高水准的场馆赛事专业系统供应商。

  “受疫情影响,今年,公司在扩大业务规模的同时,采购的需求比较大,流动资金的需求量也相应增加。”李少华介绍:“12月初,我们在和北京银行沟通融资需求的时候,对方向我们推荐了海淀区财政局通过财金协同平台发布的融资担保服务,不仅审批时间上更快,还有相应的补贴。然后指导公司通过平台注册、申报融资需求。我们申请的是‘担保贷’,通过北京中关村科技融资担保公司进行担保。最后,仅15个工作日,我们就拿到了这笔500万元的贷款。”

  区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华亿创新自发起融资需求至贷款获批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相较于企业自主寻求银行融资动辄1-2个月的时间来看,极大缩短了贷款审批的时间;从产品价格来看,企业获批贷款的年利率为3.65%,通过“财金协同专项助企补贴包”企业可以享受1%的利息补贴,最终承担利率为2.65%,相较于市面上的价格有非常大的优势。另外该笔贷款为担保类贷款,还可以享受0.5%担保费补贴,为企业节省2.5万元的担保费支出。

  同时,针对担保机构,区财政给予风险补偿,形成了担保机构敢担能担、银行敢借能借、企业敢借能还的良性循环。

  目前,“财金协同助企专项行动”共有合作银行22家,合作担保公司9家。财金协同平台已同步上线22家合作银行的120多项专属普惠金融产品,以满足中小微企业不同种类的资金需求。

  据统计,已发放的33.76亿元贷款中,财政应贴息和补助担保费共3700多万元,合作银行降息1600多万元。接下来,更多的合作银行将深化与海淀区财金协同平台合作,持续优化金融服务。

  财金平台联合多方力量服务企业

  为贯彻落实《海淀区统筹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增长若干措施》,区财政局于6月发布了《财金协同助企专项行动补贴实施细则》,采取财政与金融机构协同合作的方式,合作银行贷款利率优惠0.5个百分点,财政补贴1个百分点,同时担保类贷款补贴0.5个百分点的担保费,共同为帮扶企业融资发力,破解辖区内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困境。

  在此次专项行动中,企业可以通过登录海淀区财金协同平台,在“专项融资通道”中选择合作银行的专属产品进行申请,银行审批通过后获得贷款;正常付息后,企业可以在平台的“财金协同助企专项行动补贴”板块申请财政部分的利息和担保费补贴。按照相关通知要求,符合申请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即日起可通过海淀区财金协同平台选择对应产品,按流程提交申请并获得补贴,政策有效期为三年,服务将截止到2025年5月31日。

  据了解,于2020年上线的海淀区财金协同平台是为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困境,由海淀区财政局主持开发的。该平台充分运用金融科技手段,联合银行投资机构、多家担保公司和科技园区,经过两年的运作,已经成为政府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中坚力量。

  从财金协同助企专项行动获得贷款的企业来看,有1/3集中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获得贷款融资的企业中,小微企业接近90%,2021年实现税收8.28亿元,吸纳就业约4.4万人。更多海淀的中小微企业已经通过该平台,通过财金协同助企专项,获得实实在在的资金支持,并发展壮大。

  2023年,区财政局将继续扎实推进统筹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增长政策的实施,提高“帮贷”“助贷”的金融服务质量,全力保障解决辖区内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进而实现稳就业促发展、保税源促增长的目标。

  区财政局也将进一步完善政策,加大对政策的宣传力度,让更多中小微企业了解政策,切实享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同时合作银行、担保公司将充分发挥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优势,助力海淀区中小微企业稳步发展,以实际行动促进稳经济保发展。(记者 景天 文/摄)

  当好最强“后援团”写好企业培育上市“大文章”

  ——区金融办“一企一策”精准服务不断壮大“上市队伍”

  诸多企业能在海淀落地生根、高质量发展,除了企业自身努力外,也有“政府之手”在推动。区金融办作为服务最直接的政府部门,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多方参与”的工作原则,针对辖区企业提供的上市服务协调机制和上市服务专班,有力地促进了区域企业上市(挂牌)。

  日前,记者从区金融办获悉,2022年,海淀区新增上市企业19家,连续四年保持每年新增20家左右上市企业的高速发展态势。至此,海淀区共有上市企业268家,其中境内上市企业178家,境外上市企业90家。上市公司总数连续多年位居地级市(区)之首。

  政策引导 助力企业构筑人才聚集“强磁场”

  今年来,区金融办坚持政策引导与激发活力并举,坚持用好用活政策红利,以最大限度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

  区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来,依托上交所北方基地和深交所中关村基地,区金融办推进交易所对驻区企业的“在地化”服务,实现对申报企业的走访全覆盖。同时建立了“创融海淀”政金企常态化对接服务机制,整合券商、交易所、行业协会、银行信贷及股权投资机构等多方力量为企业提供最优资源配置。协调和帮助上市企业解决刚需,在人才引进、子女入学、上市中介费用补贴等方面给予支持,解决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

  “派单化”管理 发挥“多元共治”工作合力

  区金融办按照板块建立拟上市企业名单,定期调度进展情况,协调解决遇到的问题,顺畅企业上市之路。“全年接待企业来电来访近1000次,为旷视科技、第四范式等54家驻区企业协调上市相关事项314件次,全年为15家企业争取市级补贴资金3600万元。”记者从区金融办了解到,为强化服务保障企业上市工作专班机制,区金融办针对企业常态化上市需求实现“派单化”管理,助力企业上市工作驶入“快车道”。

  靠前服务 深度扩充后备上市企业规模

  区金融办优化拟上市企业辅导培育机制,以走访调研为切入点,绘制企业在潜力期、筹备期、上市期三个发展阶段的需求图谱,挖掘培育潜在上市企业近200家。联合交易所、头部中介机构开展上市专题培训,全年以培育拟上市重点企业为主题,举办系列培训活动6场,参会企业超500人。深化市区两级联动服务机制,加强与市级部门沟通对接,开展“一对一”精准服务。

  同时,海淀区紧抓北交所设立机遇,依托北交所上市战时服务和“四方”沟通协调机制,逐家分析梳理在审企业审核进展、问题障碍和意见建议,通过北交所上市服务工作群、一对一企业服务工作群等形式,积极推进驻区企业北交所上市进程。

  海淀区企业上市基本形成了“调研一批、储备一批、推动一批、服务一批、成功一批、帮扶一批”的企业上市发展工作格局。下一步,区金融办将依托“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上市企业发展基地”,在推动企业申报北交所、提升“创融海淀”活国产动漫动服务效能、助力企业通过破产重整维护上市地位等方面持续写好企业培育上市“大文章”,当好最强“上市后援团”,不断强化海淀区在北京市乃至全国上市企业聚集的引领地位。(记者 阚丽丽)

  打好政策“组合拳”惠企稳岗促发展

  ——区发改委多措并举助力中小微企业纾难解困

  2022年,海淀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海淀先后出台了中小微企业纾困22条、稳经济增长31条政策及10项配套措施、新12条落实指引等政策措施,全力助企纾困。

  在系列政策“组合拳”的作用下,海淀区经济呈现恢复上升势头,全年经济总量预计可以突破1万亿元大关。下阶段,海淀区将继续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力做好政策落地和企业服务,力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达到更好水平。

  助企纾困 推进复工达产

  加快政府投资项目尾款梳理工作是企业纾困的重要一环。记者从区发改委了解到,区发改委会同区财政局、区审计局等部门,积极落实加快政府投资项目尾款梳理工作内容,督促各项目单位严格按照政府投资管理办法支付工程进度款,并积极推进已完工工程的结算、竣工决算工作,避免新增项目拖欠。

  截至今年12月底,重点督办尾款项目85项,今年累计已收到各项目单位29项尾款结项函。剩余督办56项中,已完成8个项目拨付尾款,累计拨付资金8445.57万元,惠及千余家中小微企业,助力企业纾困减负。

  面对有力保障重大项目达产满产的要求。区发改委对二季度建安投资超亿元的24个项目奖励650万元,8月29日已审批完成,并已全额拨付至各符合条件项目单位。

  着力发挥好投资拉动作用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区发改委以投资为切入点,发挥投资压舱石作用,做好政府专项债券申报、推动更多符合条件的REITs项目上市,持续实施重大投资项目重点项目建设攻坚战,为海淀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投资力量。

  在做好政府专项债券申报工作方面,为做好相关工作,区发改委会同区财政局开展2023年专项债项目征集工作,目前已申报项目11个,资金需求344.48亿元,并于10月13日获国家发改委审核通过。

  REITs是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alEstateInvestmentTrusts)的简称,可以为企业提供战略转型的新选项,改变传统企业自建、自持不动产的重资产运营模式,使企业向专业化的服务企业发展。在推动更多符合条件的REITs项目上市方面,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发改委已持续推动两批项目申报。其中金隅智造工场产权一期项目已正式申报北京市发改委,海保发公司海悦梧桐苑项目已进入发行流程。目前正在开展2023年REITs项目征集工作。”

  为加强重大投资项目谋划,做好投资项目储备,区发改委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本区重大投资项目谋划清单,并对符合条件的单个谋划项目给予资金支持。目前,区发改委已向全社会征集重大项目谋划方案23个,总投资约293亿元,2022年重大投资项目谋划专项支持经费已拨付至各申报单位。(记者 郭思岐)

  退税减税降费 助企稳企惠企

  ——区税务局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泵送强劲“税动力”

  区税务局/供图

  日前,记者从区税务局获悉,今年以来,区税务局自觉把落实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作为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生动实践,立足海淀创新特色,主动探索工作思路,努力展现大局担当,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全年退税超400亿元,有力提振信心、助企减负纾困,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泵送强劲“税动力”。

  快退税款 红利直达

  区税务局加强部门联动,积极促进无缝合作。针对海淀区个税汇算退库、留抵退库、六税两费退库等业务量均占全市第一的情况,区税务局积极会同国库推动退库资料电子化传输,与国库商定“单日多批次”退税衔接方案,平滑化解税务审批和国库退付双向压力问题,有效助力优惠政策快速落地,确保出口退税、冬奥会退税、留抵退税、制造业留抵退税等退库全面提速。同时,畅通与区人社等部门的沟通渠道,充分运用大数据按月分批次筛查未缴费数据,及时通过差异化定制短信、税源所辅导、定制E服务等方式,做好提示提醒工作,确保2022年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工作方案平稳落地。

  为了强化落实退税减税政策的队伍力量,今年以来,区税务局还组建留抵退税、“六税两费”“征纳互动”青年突击队,在退税减税一线勇挑重担,有效解决海淀享受税费政策企业数量多、业务复杂、时间紧急等难题,不断用自身的“加法”换取纳税人的“减法”,赢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乘法”。

  规范统一 精准落实

  记者从区税务局了解到,目前区税务局打造“网格化”管理模式已经建立起来并取得成效。“网格化”管理模式由9名科室业务骨干成立“片长团”,建立“业务通岗、片区负责”机制,统一标准和规程,涵盖政策传达、流程跟进、问题反馈、数据统计等全环节和全要素,撬动全局有序推动政策落实。

  组建“特战部”审核团队,针对异常业务维度,有效开展风险应对,真正实现关注动态、管住风险,确保“真金白银”精准滴灌。

  区税务局借助定制E服务功能,通过电子税务局“点对点”发送留抵退税、加计抵减等优惠政策53批次、涉及主体超23万户次,精准提醒市场主体应享尽享、应享快享。同时,不断释放“云厅”“在线导办”“热线服务”加乘效应,加速留抵退税“进度条”,确保红利精准落袋。

  “滴灌”辅导 精细服务

  为了让更多的辖区企业了解税费政策,区税务局聚焦退税业务办理中的痛点、堵点、难点,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量身打造“政策包”,主动提供一对一政策跟踪辅导,指导企业进行相应的退税申请,缓解企业资金周转难题,确保政策宣传“精准灌溉”。

  期间,区税务局还邀请了区人大代表作为税务体验师“走流程”,局领导带队走访重点企业,针对“两区”建设、先行先试政策等进行探讨,多方收集良言善策。

  此外,区税务局海聚合平台资源,精细做好“云上宣传”。通过“海税云5G直播”开展6场退税减税线上直播培训,直接辅导纳税人1.3万户次。发挥“曹老师小课堂”品牌效应,推出留抵退税、个体工商户个税政策、研发费加计扣除系列内容,打造“汇算来了”辅导视频,覆盖近20万人次。同时,面向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开展多场政策专场云解读,并举办税收知识竞赛,邀请特约监察员来到决赛现场观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区税务局的“流动办税厅”进乡镇,为偏远地区的个体工商户打通税费服务“最后一公里”,还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

  任重而道远,千钧惟担当。下一步,区税务局将继续不折不扣落实落细各项退税减税政策,以更高标准优化税费服务,更实举措助企纾困解难,更大力度激发市场活力,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税收力量。 (记者 阚丽丽)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