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陈嘉川:齐鲁工大培养“工业脊梁人才”的基础和底气

  作者/张蓝翼

  中美贸易战令世界工业都受影响,中国将渐渐退出“世界工厂”的角色,进入从研发端到生产端全产业链自主发展新时期。齐鲁工业大学校长陈嘉川认为,振兴中国工业需要培养大量的“工业脊梁”人才,即培养美国创新型人才,又要培养德国工匠型人才。

  自2017年8月,齐鲁工业大学和山东科学院就紧紧地融合在一起了。“科教融合”是山东的一个大动作,刘家义书记给了齐鲁工大“一个定位,四个示范”的指示。一个定位:国内一流、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应用研究型工业大学。四个示范:“科教融合示范、产学研结合示范、体制机制创新示范、高校党建工作示范”。这是山东省委省政府对新齐鲁工大的规划和定位,也是齐鲁工大的奋斗方向。

  陈嘉川表示,齐鲁工业大学和山东科学院深度融合之后,优势凸显,2018年一年产出282项发明技术专利,获奖数量在省属高校中排第一,这是齐鲁工大走向一流应用研究型大学的基础和底气。让科研人员参与教学,让教学人员做研发,这样无论在教学还是在科研方面都容易出成果。陈嘉川还表示,无论是助力山东发展,还是面向全球,齐鲁工大在办学战略上以培养“工匠型、创新型”人才为最高境界,今天的齐鲁工业已进入“工业脊梁人才”培养新模式。

  近年来,不论有人唱衰山东,还是有人抹黑山东,2018年山东7.6万亿的GDP就在那里,位列全国排名第三。你真的了解山东真相吗?其实,今天的山东不再是昨日的山东了。今天的齐鲁工大已不是昨日的齐鲁工大了。今天和未来的山东是一个浸泡在科技DNA中的山东了,山东处处有硅谷。

  1/ 山东的真相与变革

  2018年,山东省率先启动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一年后,山东关闭了那么多化工企业,破产了那么多大型集团。化工企业关闭规模占全省化工企业4成以上,到2020年有望再关闭20%以上。破产重整的制造企业包括晨曦集团、常林集团、大海集团、胜通集团、永泰集团、丛林集团等。血淋淋的破产与倒下,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山东去旧产能的决心和执行力,真的如壮士断腕一般!

  滤出糟粕,方得精华。当然,“大象级”制造业依然是山东的绝对优势,三千亿级的魏桥、潍柴、海尔;千亿级的南山集团、晨鸣集团;500亿级的华泰集团、万华集团等。另外联泓集团的甲醇制烯烃自主技术属于世界原创,与世界化工巨头竞争,产品始终全产全销、供不应求,成功实现了“替代进口”。万华化学拥有自主技术产品MDI,打破了巴斯夫、拜耳、陶氏等少数几家巨头的市场垄断,成为国内利润率最高的化工企业。中国重汽全球首款无人驾驶电动卡车已下线投入经营,齐鲁制药在中国生物药研发五十强中居第一位。

  山东,一边是制造巨头的地位不可撼动,一边是新技术工业的悄然兴起。润一科技的自主产品“医卓通”为全国800多家医院提供了动力安全保障,该公司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研发于一体,致力于为城市、制造业等各行业的安全隐患和痛点提供解决方案。必普集团创造了集研发、生产制造、加盟合作、销售于一体的互联网餐饮模式,2018年合作店达3000家,实现营收160亿元。金威刻激光公司是欧美最大的中国客户,公司以自主研发著称,积极融合物联网、机器视觉,站在了激光产业技术最前沿。

  近年来,山东新组建了相当多的科研机构。山东济南先后设立了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国家级重点试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116家,院士(专家)工作站77家。全国量子计算与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落户济南,量子计算与量子雷达、量子芯片在济南完成产业化。到2025年,将形成以济南为中心、辐射全省的量子信息产业集群,产值达到百亿级规模。

  最值得欣喜的是,山东新组建的科教融合机构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开始发力,并实质性地助力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近期我们对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校长(院长)陈嘉川进行了专访。

  2/ 科教融合成效初显

  记者:陈校长您好,齐鲁工业大学与山东省科学院的融合已有一年多的时间,融合进展情况怎样?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陈嘉川:我们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科教融合的部署和要求,科教融合改革取得积极进展,真正取得了1+1大于2的效果。

  全面启动实施一流大学建设行动计划。按照《关于国内一流大学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的“两步走”的建设目标,启动实施八大行动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多层次、全方位提升办学水平。

  基本理顺了运行机制。学校(科学院)整合方案在2018年教职工代表大会上得到通过,确立起新型管理机制。机关管理机构顺利完成整合。山东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山东省机械设计研究院并入校(院),校(院)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

  初步形成科教融合育人新模式。成立“齐鲁英才学堂”,新建3个科教融合学院,成立国际研究生院,构建起“教学—科研—转化—实践”相互贯通的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育人新机制。

  出台《关于服务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实施意见》。省委书记刘家义同志做出批示,以省委参阅件的形式向全省发布。

  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实现突破。省部共建生物基材料与绿色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获批。神威E级计算机原型机在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正式启用。济南超算科技园建成使用。

  科技奖励再添硕果。“系列海洋监测浮标研制及在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教育部和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多项。科研经费全国排名第71位。

  学科实力稳步提升。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入围ESI学科排名前1%,轻工技术与工程学科增列为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学科。

  记者:下一步工大(科学院)的发展有哪些新举措?

  陈嘉川:关于下一步的工作,可以简单概括为“一二三四五”的基本思路。也就是,围绕一个总目标: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应用研究型大学;打造两个品牌:高水平工业大学和高水平研究机构(科学院);推动三个转变:将科研优势转变为学科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变为办学优势,将融合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做好四个示范:科教融合的示范,产学研结合的示范,体制创新的示范,高校党建的示范;实现五个全面提升:全面提升办学条件,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人才队伍水平;全面提升科研与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办学层次。

  新时代,新工大,新使命,新跨越。作为山东省科教融合改革的先行者,工大(科学院)肩负着打造山东省工业领域人才培养高地、科技创新高地、社会服务高地和文化引领高地的光荣使命,承载着省委、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殷切期望,我们既欣逢盛世、恰逢其时,又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按照国家、山东省“双一流”建设的战略部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要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坚持走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发展道路,主动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精准对接十大产业,为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3/ 一年产出282项发明技术,助力山东新动能

  “科教融合”后的齐鲁工大(省科学院)有“四多”,即高层次人才多、创新研究机构多、重点学科及研究平台多、科研发明专利多。其中,近五年获国家授权专利达1349 项。仅2018年,获各级科技奖励37项,授权发明专利282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光华工程科技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山东省2018年度科学技术奖12项, 获奖数量居省属高校第一。

  记者:请陈校长介绍一下齐鲁工大的科研成果。

  陈嘉川:作为工科类应用研究型大学,齐鲁工大的突出特色是工业科技成果。2018年齐鲁工大科研处汇编了学校七大类共188项发明专利成果,助力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七大类:新一代信息技术类、高端装备产业类、新能源新材料类、现代海洋产业类、医养健康产业类、高端化工产业类、现代高效农业类。其高精度快速工业机器视觉在线监测系统、基于工业物联网的制造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应用于四足仿生机器人的静步态和对角小跑步态切换算法、基于三维机器视觉的智能家庭服务机器人等国家授权发明专利都是当前市场前景好,非常前沿的产业技术。

  此外,对于科研成果转换,齐鲁工大的多项重大发明专利已落地应用。例如造纸学科研制的“生物酶绿色制浆造纸技术项目”作为山东新旧能转换的重大工程已在山东一家大型企业成功实施成果落地转化,用生物酶制剂替代化学制剂,废弃物资源化,取消废水处理系统,实现无污染。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激光雷达团队参与研制的钠荧光“多普勒激光雷达”随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在中山站顺利安装并投入运行。该所“系列海洋监测浮标研制及在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成果获得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突破了浮标用传感器研制的关键技术,扭转了浮标用传感器依靠进口的局面。激光研究所团队研制的低功耗、智能化激光甲烷传感器,已被国家安监总局作为新型瓦斯传感器,形成了新的安全标准,研发的新一代全光纤矿山安全保障系统,在国内多家煤矿成功应用和推广。

  学校(科学院)面向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开展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和产业化工作,全面服务山东省新旧动能转化重大工程。近5年,与30多个政府,90多个龙头企业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创办科技企业70多家,共建科技示范基地30多个,累计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000多亿元。

  4/ 智能革命中的新机遇

  华为GIV预测,到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终端将达到400亿台,企业应用云化率将达到85%;企业的数据利用率将达到80%;同时,86%的企业将应用人工智能,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正向我们走来。

  第四次工业革命其实是一场汹涌而来的“智能革命”。在2018年华为全联结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透露,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华为拿出10个亿用于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

  有资料显示: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人工智能技术研究院瞄准国际有影响、国内有特色、省内一流的目标,定位于我省人工智能技术领域首个融科研、教学及科技成果转化为一体的新型研究院,,先期由“医学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海洋信息智能处理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和“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三个平台组成,聚焦于医学智能、海洋智能、制造智能等三个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科学和关键技术,面向国际学科前沿与社会发展需求,实现科研、教育、产业的深度融合。

  记者:据了解,为了满足高科技企业对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人才的需求,近年来齐鲁工大在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比如开设了“人工智能特色班+”。是这样吗?

  陈嘉川:科学院与学校融合后,齐鲁工大开设了“人工智能特色班+”,建立了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光电工程国际化示范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3个科教融合学院。目前,学校(科学院)正积极筹备海洋技术科学学院、药学院等新的科教融合学院,进一步推进科教协同育人机制。

  新的齐鲁工大(科学院)将优先发展新工科,专业越来越科技、越来越时尚。过去的齐鲁工大传统工科占比重,学校在轻工、食品、家电等传统工业领域培养了一个庞大工程师群体,齐鲁工大校友中成为企业董事长、CEO的有上千名,“老板现象”尤为突出。未来的齐鲁工大(科学院)一定会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物联网、信息技术、新材料等新工业领域出现新的精英人才和董事长CEO。第四次工业革命是齐鲁工大(科学院)发展的最好机会。

  5/ 培养工匠型+创新型人才,是办学的最高境界

  日本蓝光LED发明者中村修二在诺奖大会上痛批东亚教育继承了科举的基因,东亚国家在前三次工业革命中,基本上没有什么重大发明。美国是世界上获诺贝尔奖最多的国家,高达324人,其次是德国和英国。普鲁教育培养了工匠,因此德国率先成为世界制造强国;美国教育培养了科学家,在数字经济时代美国出了很科学家,成为当前世界最大的科技强国。当前的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国家教育部陈宝生部长提出要扭转“玩命中学”和“快乐大学”的现象,让大学充满挑战性。

  有资料显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50年代高等教育的院系调整;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其中从1978年到2017年,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从86.7万到3779万,增长43倍;第三阶段就是进入新时代,创新发展,推动高等教育的思想创新、理念创新、方法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

  记者: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三阶段,“创新”当头。如何创新呢?另外,您如何看待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这二者之间的关系?

  陈嘉川:新工科人才培应满足当前我国工业结构的需求。尽管我国拥有世界最强大的工业产业配套能力,在汽车、手机、化工、纺织等产业配套产品是任何国家30年都无法超越的。但是贸易争端后,欧美回归制造业,对我国严控技术输出。我国逐渐失去世界工厂的地位,将从“代工者” 走向自主生产者。因此研发端需求科技创新和自主技术,而生产端需求的是精密制造和工匠精神,所以工匠型+创新型人才的“产研学用”协同培养是最高境界。

  "产学研用"是一种合作系统工程,是将“产业基地、课堂学习、科学研究、实践运用”进行互动合作。齐鲁工大拥有15家研究所,拥有一级企业山科集团,在90多家龙头企业、70家科技型企业建有产研学基地,将“科研、教学、企业”三方深度融合,让学生从课堂走向实验室、走向科研单位、走向生产企业,把课堂知识和科研实践、企业生产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科学的奥秘和对工业的认知,发挥想象力和创新的冲动。

  面对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齐鲁工业大学(省科学院)重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学院-研究所”深度融合为基础的新型人才培养体制,实行“院所共建”办学模式。不同专业分别采取“2+2”“3+1”等两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前一阶段由教学单位主导、研究所参与开展“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的课程教学;后一阶段由研究所专业科研团队主导建设“专业方向课+特色实践课”的专业课程体系,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院所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

  记者:一方面是教学,一方面是科研,如何平衡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据了解,齐鲁工大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请您具体地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好吗?

  陈嘉川:教学科研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让科研人员去教学,让教学人员去搞科研,这样科研和教学非常容易出成果。教学与科研相统一是最重要的办学理念。

  齐鲁工大(科学院)通过出台《青年博士合作研究计划管理办法》、《岗位教师聘任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先后推动55个青年教师团队项目融入研究所开展科学研究,培育跨学科、跨领域、跨系统的教学科研团队。另一方面推动科研人员走上讲台,传道授业。目前,已有618名优秀科研人员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189名符合硕士指导资格的科研人员参与到研究生培养中。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将高质量的科学研究成果和经验经过转化之后运用于课堂,让学生近距离接触高水平的科研学术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是培养工业脊梁人才的最有效途径,齐鲁工大(科学院)将为我国工业努力培养生产端和研发端工匠型+创新型一流新工科人才。

  6/ 国际化是必由之路

  早在山东轻工学院的时候(齐鲁工业大学前身),陈嘉川声称打造“国际一流高水平特色”高校,特色指轻工业特色,国际一流就是在轻工业领域有重大突破性技术重大发明,多年后他的生物酶绿色制浆造纸发明成果实施转化,属原创性领跑技术。有校友说,陈嘉川很国际。

  在引进人才方面,齐鲁工大绝对的国际大手笔,期许是美国硅谷尖端人才、国内外院士、科学家、甚至获诺奖、图灵奖、泰勒奖等这种的级别人物。齐鲁工大和山东省科学院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本来的国际基础就很好。通过努力,科教融合背景下的齐鲁工大(科学院)会更加国际化。

  前排左二为陈嘉川

  记者:齐鲁工大提出了”走向国际化“的口号,如何走向国际化,有哪些具体措施?

  陈嘉川:一是科研的国际化。齐鲁工大(科学院)科研合作单位遍布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有高水平的国际联合实验室24个,涉及海洋、生物、信息通信、光电、环保等多个领域。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即澳大利亚联邦科学院,CSIRO)、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乌克兰国家科学院、俄罗斯国家科学院、澳大利亚南澳发展研究院、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巴基斯坦白沙瓦大学、斯里兰卡鲁哈那大学等海外知名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紧密合作关系。光纤传感检测技术、激光成像远距离全天候海洋目标观测系统、扫描式多波段气溶胶激光雷达等填补了国内外空白,突破了欧美技术封锁,产生了国际影响力。

  二是教学的国际化。齐鲁工大(科学院)设立了国际示范学院和国际研究生学院,与美、英、德、法、韩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合作办学、本科生互换、课程设置、学分互认、本科生硕士生双学位联合培养、海外实习就业、暑期访学等形式拓宽学生国际视野。2018年首所“光电工程国际化学院”正式成立。师资、课程、教学模式全部的国际化。引进了以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Grattan为代表的国际化专家团队,聘请外籍教师担任专业课教师;引入英国工程教育的全套课程和实训体系。教学模式上大幅减少灌输式课堂教学课时,增加实验教学课时,课堂与实验达到1:1。教学方式与国际接轨,引入大小论文、小组讨论、报告研讨等多种形式。并设立出国留学奖学金,为优秀学生提供海外培训、海外实习、海外访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多种机会,丰富学生的海外学习和提升机会。另外学校将进一步引进美国、德国等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建立 2-3 个国际化示范学院。争取到 2030 年,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000 名。另外齐鲁工大(科学院)的国际研究生院,实行中外“双导师负责、双学位攻读”模式,与国外名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中外导师共同制定研究生的培养方案。除与澳大利亚、新西兰重点合作外,又开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源,与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英国伦敦城市大学、乌克兰国家科学院等13家国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签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协议。今年5月份,教育部批准建立齐鲁工业大学基辅学院,今年开始招生。

  10年后的齐鲁工大(科学院)会不会真正贴上“国际标签”?陈嘉川校长(院长)表示,期望齐鲁工大(科学院)在10年之内,出现更多原创性、突破性并影响世界的科学技术和成果,出现更多创造价值的高科技人才,真正实现国际性工科大学的梦想。

  。END 。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