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科普系列(一)ETF的前生今世

  来源:雪球

  对于很多投资小白来说, 投资理财是自己朝九晚五工作外的一项额外的“睡后收入”,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研究与打理,更没心态承受较大波动。

  而通常,大家却只知道具有较大波动的股票和品类太多无从下手的基金,对其他投资品类与工具一无所知。

  那么我们今天就开启关于ETF的系列连载,聊聊这个连巴菲特都忠告不擅投资的妻子在自己去世后去买的投资工具,到底有什么魅力?

  今天先聊ETF科普系列(一)ETF的前生今世。

  ETF的产生源于1987年的美国股市崩盘。

  1987年10月19日,美股在经历了连续三天的下跌后突然暴跌。当日开盘后,道琼斯指数一路狂泄,当日跌幅达到22.6%!超过了1929年大萧条时期单日12.8%的下跌记录,同时也拖累了全球股票市场!

  当日伦敦金融时报100指数跌幅10.1%、德国DAX指数下跌3.7%、法国CAC指数下跌6.1%,亚太市场方面,日本日经225指数在19日和20日分别下跌2.35%和14.76%,香港恒生指数在19日和20日分别下跌11.1%和33.3%。

  这一天在历史上被称为美股的“黑色星期一”,5000亿美元顷刻间消失也创造了美股单日最大的资产蒸发。

  也正是这次暴跌让美国市场监管者感受到了危机,市场迫切需要一种可以对冲股票组合风险的交易机制。

  这种需求激发了“一揽子股票”的创意,如果投资者在资产配置中能够一次买卖一揽子股票,即可以满足交易者进行风险对冲的需求。

  1989年,一个叫做指数参与份额(IPS)的交易产品在美国证交所和费城证交所(PHLX)上市交易,这正是ETF的前身。这个指数相当于一个合成产品,选取选取S&P500指数为标的,但由于IPS被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和商品期货交易委员判定为是期货合约,最终只能以退市告终。

  尽管如此,却更猛烈的激发了市场对于这种指数型基金产品的需求。

  1993年,美国证券交易所推出了全球第一只真正意义上的跟踪S&P500指数的ETF——标准普尔存托凭证SPDR,用于跟踪标普500指数,由美国道富金融集团公司管理。这只ETF的产生引发了全球资本市场对于新产品的狂烈追逐,也由此,ETF正是开始慢慢成为主流投资品的征途。截止到今日,它仍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ETF产品之一。

  国内来看,中国的第一只ETF成立于1999年。在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投机资本恶意狙击香港证券市场,港府指示金融管理局动用外汇基金入市,大量购入优质蓝筹股票,以此稳定金融市场,最多时占港股总市值的7%左右。在香港证券市场稳定之后,香港政府主导设立了盈富基金,利用ETF产品的机制,以不给市场造成重大波动的方式全身而退,尽量减少对市场的影响,首只ETF也由此而生。

  我们侧面看此事件,其实很好的突出了ETF的工具性,同时,这只追踪恒生指数的ETF其实本身在产品设计上也具备了很多优点,可以让投资者间接建立一个投资组合,将资金分散在恒生指数的几十家公司上,只要看好指数的走势便可以长期持有。

  我们也可以看到,恒生指数的回报率还是可以的。

  从ETF的起源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出ETF的产品优势:指数化投资策略,可以很好的分散风险。所以如果你想跟踪某个具体指数,不必再购买每个成份公司,利用ETF,你只要购买一份,就可以跟踪整个指数走势,避免了很大的交易成本,这也是ETF的主要吸引力之一。

  除此之外,ETF产品还具有:

  投资方式简单便捷

  投资品种丰富

  交易费用低廉等优点

  ETF也正是凭借这些产品优势在成立以来获得了很高的规模增长。今年3月22日,上交所宣布沪市ETF市值规模正式突破一万亿元!从投资者数量上看,2020年,持有ETF的沪市账户数超过400万,参与ETF交易的沪市账户数超过600万,沪市ETF账户数量较2019年实现翻番。

  这一系列数据都说明在A股市场中,ETF越来越受关注,同时相较其他资本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ETF成为未来主流投资品种只是时间的问题。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