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骆利群:15岁考入中科大,国家公派赴美留学,后加入美籍

  2012年在我国科学界发生了一件大事,华裔科学家骆利群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听到这个消息,大家除了惋惜人才的流失之外,也开始好奇能成为美国科学院士的中国人到底有怎样的牛人经历。

  

  骆利群15岁进入中科大少年班,也就是所谓的少年神童。学业有成之后,他被国家公派留学去了美国。在美国留学过程中,他选择加入美国国籍。30岁时,他已经成为了美国斯坦福大学生物系教授。至此,他彻底在美国定居,一去不归。是什么让这位土生土长的华人天才,加入美国国籍呢?

  骆利群,1966年出生在上海市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其父亲是国内顶级的俄语教育家,时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母亲则是上海重点中学的老师,骆利群也完美继承了父母的优秀基因。

  

  不过在当年,知识分子并不像现在这样受到国家的重视。大学老师的地位并没有工厂工人的地位高,并且那时的高考也没有了。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骆利群的父母并没有刻意让孩子早早地上学。不过在父母平时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骆利群的思考能力要异于常人。

  小时候,骆利群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够成为一名公交车司机,他觉得能够载着一车的乘客穿梭在上海市的各个街道是一件特别酷的事。为了实现这一梦想,骆利群存钱买来了一张上海地图,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他竟然把地图给背了下来。至此,骆利群变成了同学中间的“上海活地图”。

  

  这样的经历,对骆利群随后的人生有了很深远的影响。在一次采访中,他透露目前所从事的神经图谱研究,和小时候的梦想有很大的关系。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国家开始重视教育,重视人才。

  这时大家的偶像变成了科学家,骆利群也不例外。骆利群的偶像是中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先生,他希望有朝一日也能成为像陈景润那样的科学家,造福人类。

  

  骆利群在初中时期,成绩在全校数一数二。家附近的高中为了能够留住他,甚至开出了免试条件。骆利群一听这话,升学压力荡然无存。没有了学习压力,骆利群就开始懈怠,经常和同学在操场上疯玩。

  这一幕被老师看到,于是老师就推荐他报考中科大少年班,这个少年班在当时的录取条件极为苛刻,甚至比考清华北大还要难。然而未读过高中的骆利群,竟然顺利地考进了中科大少年班。

  

  进入少年班后,他填报的志愿是物理专业,由于母亲的原因他选修了两个专业。母亲考虑到学生物会在上海工作,学物理就要去北京工作,母亲不想和儿子分开,希望儿子选修生物专业。骆利群知道了母亲的担心,索性两门专业一起报。

  1986年,骆利群以突出的表现成为了少年班唯一一个获得郭沫若奖的人。毕业后,骆利群免试进入到了中科院上海生化所攻读研究生。当时的师资力量比较匮乏,骆利群在那里并没有深入学习到生物方面的知识。

  

  后来他得知,国外的生物研究技术已经很发达了,于是他萌生了出国深造的想法。当时恰巧有个中美生物化学联合招生项目正在招收公派留学生。经过层层选拔,骆利群获得了公费留学的名额。

  1987年,骆利群正式进入布兰迪斯大学生物系。这所大学最大的特色就是小班额精英式教育,一个班只有5个人。在骆利群的四个同学中,有一位就是他后来的妻子。1992年,骆利群顺利获得了布兰迪斯大学生物学博士学位。

  

  毕业后,骆利群并没有想好自己未来想干什么,这时他遇到了詹裕农教授,并拜詹裕农教授为师。经过4年的学习,骆利群在神经学方面的有了一定的成绩。博士后工作结束后,他进入斯坦福大学任教。

  在进入斯坦福大学短短一年的时间,他就获得了100万美元的科研经费。这样一来,很多年轻的博士生加入到了他的科研团队。1996年,骆利群有了属于自己的研究室,并在长期的积累中写了近百篇学术作品。

  

  在斯坦福大学任教仅仅八年,他就成为了正教授。骆利群并没有忘记祖国,从2001年开始,他每周都会回到到中科院上海生化所上课一周,后来受邀在国内各大高校讲课。

  每当被问及为何不回国发展,他总是避而不谈。不过我们也可以理解,毕竟他已经是美国国籍,有自己的家庭。2012年,骆利群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如今骆利群在神经学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并成为美国杰出的科学家。虽然他并没有回国的打算,但是却不吝啬把自己的知识分享给中国的莘莘学子。你对骆利群怎么看?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