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部编人教版八下语文第十一课《核舟记》学习资料汇编

  部编人教版八下语文第十一课《核舟记》资料汇编

  01相关常识

  1.魏学洢yī(约1596——约1625),字子敬,中国明朝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人,明朝末年的散文作家。他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但一生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

  2.魏学洢的《核舟记》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一书。课文即选自《虞初新志》卷十(文学古籍刊行社1954年版)。

  02内容主题

  《核舟记》细致巧妙地介绍了一件微雕工艺品——“核舟”。细致准确而生动有序地向读者展现了“奇巧人”王叔远在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上雕琢出的“大苏泛赤壁”的完整场景。

  作者在认真地观察,细致地把握准核舟之后,按照空间顺序全面而准确地介绍了这件工艺品的各个动人细节,其中蕴含了作者对核舟的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艺术家王叔远高超技巧的赞叹以及对中国古代民间艺术的赞美之情。

  03关键字词

  核舟记

  明 魏学洢

  明有奇巧(奇巧,手艺奇妙精巧)人曰王叔远,能以(以,用)径寸(径寸,直径一寸)之木,为(为,制作,雕刻)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罔,无)不因(因,借着,顺着)势象(象,模拟)形,各具情(情,情貌,情壮)态(态,姿态)。尝(尝,曾经)贻(贻yí,送,赠送)余(余,我)核舟一,盖大苏泛(泛,泛舟)赤壁云(云,语末语气词,不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奇jī,余数,零头),高可(可,大约)二黍许(许,左右,表示约数)。中轩敞(轩敞,高大、宽敞)者为舱,箬篷(箬ruò篷,用箬篷,名词作状语)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启,打开)窗而(而,连词,表示修饰)观,雕栏相望(相望,相对)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石青,用石青,名词作状语)糁(糁sǎn,用颜料等涂抹)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峨,高)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卷端,手卷的右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语,说话)。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相比,相靠,靠近。比,靠近)者,各隐卷底衣褶(衣褶zhě,衣服的褶皱)中。佛印绝(绝,极)类(类,像)弥勒,袒胸露乳,矫(矫jiǎo,抬,昂)首昂视(昂视,仰望),神情与苏、黄不属(属,相似,类似)。卧右膝,诎(诎qū,同“屈”,弯曲),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历历,清楚分明的样子)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椎髻chuí jì,梳着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衡,同“横”)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啸呼,大声呼喊)状(状,样子)。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视端,视线端正,平视)容(容,神色)寂(寂,平静),若(若,好像)听茶声然(然,…的样子)。

  其船背(船的顶部)稍夷(夷,平),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天启壬戌rén xū,天启是明熹宗朱由检的年号,天启壬戌年即公元1622年)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了了,清清楚楚),其色墨。又用篆章(篆zhuàn章,篆字图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通,共,总)计一舟,为(为,雕刻)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有,同“又”)四。而(而,连词表示转折,相当于“但是”“然而”)计(计,计算)其长,曾(曾,还,表示强调)不盈(盈,足,满)寸。盖简(简,挑选)桃核修(修,长)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灵怪,灵巧奇异,神奇)矣哉(矣哉,语气助连用,加强感叹语气)!

  04重点解析

  《核舟记》是一篇严谨、简洁、生动的文艺说明文。

  结构严谨: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井井有条地介绍了“核舟”——一件微雕工艺品。作者先简介核舟的制作者,以“奇巧”二字统领全文;接着以白描手法准确细致,生动传神地介绍了核舟的全貌与精妙的细节,突出核舟的“大苏泛赤壁”这一主题;最后总结小小核舟上所雕琢出来的大量人、物与文字,自然地引发作者的议论与赞叹。全文结构完整而严谨。

  语言简洁而生动,富有情味。作者文字功底深厚,充分发挥了文言凝练而生动的长处。常能以寥寥数语,便细致生动的展示事物的形貌神韵。从说明文的角度来看,这样简洁生动的说明也是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合理运用貌状貌、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的结果。如对核发舟上人物形象的介绍,“阅”“执”“抚”“指”“语”“隐”“倚”等一系列动作描写,绘形更传神,使舟上的动作神情,栩栩如生。引人遐想的同时,令人不由赞叹工艺之巧妙。而“细若蚊足”的比方,对舟上雕刻内容的统计,都体现了王叔远的“奇巧”技巧。

  核舟05综合练习

  阅读课文,完成以下练习:

  0.文言是古代的书面语体,年代久远,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有技巧的朗读能够有效提高文言文的学习效率。朗读请注意:一、把握停顿,读准节奏,切忌太快;二、揣摩虚词,读出韵味,注意模仿人物说话的语气语调。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古今义。(9分)

  ①罔不因势象形 象:_______

  ②尝贻余核舟一 贻:_______

  ③高可二黍许 可:_______

  ④佛印绝类弥勒 绝:_______

  ⑤中轩敞者为舱 轩敞:_______

  ⑥石青糁之 糁:_______

  2.根据提示,用文中原句填空。

  (1)《核舟记》写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___________。

  盖大苏泛赤壁云

  (2)《核舟记》中赞美王叔远奇巧技艺,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核舟记》中概括王叔远作品特点,以体现其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核舟记》中核舟小窗两边所刻文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左边的刻字出自___________,右边刻字出自 ___________ 。

  (5)《核舟记》中突出苏东坡外貌特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

  (6)《核舟记》中写苏、黄二人亲密神态,友好关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核舟记》写佛印放浪形骸、洒脱不群的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核舟记》中动静相映地描写舟子的神态的句子是: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___________,___________。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关于《核舟记》的说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核舟记》作者魏学洢,是明末散文家。清代的张潮将《核舟记》一文编进《虞初新志》一书中。

  B.《核舟记》全文围绕着“奇巧”二字选择材料。

  C.《核舟记》反映了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卓越成就,表达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技术的赞美,以及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的高度赞扬。

  D.《核舟记》中介绍核舟时按照空间顺序展开说明,由船头到船尾,最后加以总结。

  4.下列各项对照语句中括号内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三项是( )(6分,选对一项得2分,选错不扣分,多选或少选本题计0分)

  A.能(以)径寸之木——(以)其境过清

  B.全石以(为)底——(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C.中轩敞者(为)舱——(为)宫室、器皿、人物。

  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乃记之(而)去

  E.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卷石底(以)出

  F.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G.高(可)二黍许——潭中鱼(可)百许头

  5.下列句子对括号前面的词语解释不正确一项是 (   )(3分)

  A.技亦灵怪矣哉!(亦:也) B.能以径寸之木(之:的)

  C.尝贻余核舟一(尝:曾经) D.其船背稍夷(夷:拱起,翘起)

  6.下列句子中括号内词语的词类活用方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3分)

  A.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B.其岸势(犬牙)差互

  C.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D.居右者(椎髻)仰面

  7.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3分)

  A.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B.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C.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D.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8.下列句子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B.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C.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鲁直/左手执/卷末

  9.下列对《核舟记》文中词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约”“奇”“可”“许”等表示约数的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B.文中介绍核舟时运用了大量生动的描写,刻画舟上人物的动作神情,从说明方法的角度来说,其中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是白描。

  C.“细若蚊足,钩画了了”,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贴切地突出了核舟上字迹笔画之纤细清晰,也体现出雕刻者技巧的精湛高妙。

  D.最后一段运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统计了核舟上雕刻的人、物与文字,繁多的内容与“曾不盈寸”的核舟对比鲜明,自然地引出了作者的赞叹。

  10.拓展阅读。(9分)

  桃核舫(选段)

  清·钮琇

  姑苏金老,貌甚朴而有刻棘镂尘之巧。其最异者,用桃核一枚,雕为东坡游舫。舫之形上穹下坦,前舒后奋,中则方仓,四围左右,各有花纹。短窗二,可能开阖。启窗而观:一几,三椅;巾袍而多髯者为东坡,坐而倚窗外望;禅衣冠,坐对东坡而俯于几者为佛印师;几上纵横列三十二牌,若欲搜抹者然;少年隅坐,横洞箫而吹者,则相从之客也。舫首童子一,旁置茶铛。童子平头短襦,右手执扇,伛身扬火。舫尾老翁,椎髻芒鞋,邪立摇橹。外而柁篙篷缆之属,无不具也。舷槛檐幕之形,无不周也。细测其体,大不过两指甲耳。

  (选自《觚剩续编》)

  注释:

  阖hé:关闭。

  襦rú:短衣,短袄。

  芒鞋:草鞋。

  (1)解释下列句中括号内词语的意思。(3分)

  袍而多髯者为东坡,坐而倚窗(外)望 外:___________

  舫尾老翁,椎髻芒鞋,(邪)立摇橹 邪:___________

  舷槛檐幕之形,无不(周)也 周: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为现代文。(3分)

  童子平头短襦,右手执扇,伛身扬火。

  (3)姑苏金老的“刻棘镂尘之巧”与《核舟记》中王叔远的“奇巧”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综合文章内容说说他们的“巧”表现在哪里?(3分)

  刻棘镂尘之奇巧06参考答案:

  1.象:模拟;贻:赠送;可:大约;绝:极;轩敞:宽敞;糁:用颜料涂抹。

  2.(1)盖大苏泛赤壁云

  (2)嘻,技亦灵怪矣哉!

  (3)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4)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赤壁赋》;《后赤壁赋》。

  (5)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6)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7)袒胸露乳,矫首昂视

  (8)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3.D。《核舟记》中介绍核舟时是综合逻辑顺序和空间顺序展开说明的,但是先介绍中间的船舱船蓬(核舟的主要部分),再依然写船头和船尾(核舟的陪衬部分),最后加以总结的。

  4.EFG。E项中“启窗而观”的“而”是表示修饰关系的连词,“卷石底以出”的“以”相当于“而”,是连词,亦用来表示修饰关系;F项中两个“而”都是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相当于“但是”“然而”;G项中“可”都是“大约”“大概”的意思。

  其它各项解析:A项中“才”分别是“用”与“因为”;B项中“为”分别是“当作”和“形成”的意思;C项中“为”分别是“是”和“雕刻”;D项中“峨冠而多髯”的“而”是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乃记之而去”的“而”是表示顺承(承接)关系的连词。

  5.D。夷:平。

  6.D。D项中“椎髻”是名词作动词,译为“梳着椎髻”,而其它三项都是名词作状语,分别译作“用箬篷”“像犬牙一样”“像蛇一样”。

  7.A。A项是省略句,省略了主语“他”。其它三项都是省略兼倒装句,文言文中交待事物数量时常省略量词,并将物与物的数目倒装,如五个人,文言中常说“人五”。

  8.D。鲁直/左手/执卷末。

  9.B。生动的描写对应的说明方法是摹状貌。

  10.(1)外:向外;邪:同“斜”,倾斜、歪着;周:周备、齐备。

  (2)童子梳着平头,穿着短袄,右手拿着房子,弯着身子在扇火。

  (3)他们的“巧”表现在他们是在小小的桃核上雕刻出生动丰富的内容,逼真传神的细节。其中包括生动逼真的人、物,情态活灵活现,其中还暗含引人入胜的故事和千古风流的意境。将一枚桃核“因势象形”地雕刻成一件巧夺天工的艺术品,就是这些手工艺大师的“巧”。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