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坐在咸亨酒店吃茴香豆的我,不禁潸然泪下

  小编住在杭州郊区的一个小村庄,离绍兴很近,开车只需几分钟就到。

  当我写到鲁迅之前,我参观了绍兴的鲁迅纪念馆,了解很多关于鲁迅的情况。

  晚上,我独自坐在咸亨酒家的餐厅里,放下一盘茴香豆,给自己倒了一杯酒,重读鲁迅的《孔乙己》。 我读得越多,就越感到孤独,令我非常难过,无法再读下去了。

  

  人啊最怕在某个时段,突然就懂了埋在记忆深处的某个片段,年少时只知道死记硬背,长大后才懂得用心!

  《孔乙己》这篇课文,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在初中三年级语文课本中有出现。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特意回过头去看了看原文,并仔细阅读了很多遍。

  但在鲁镇咸亨酒店里,复读《孔乙己》之前,我能想到的,有关孔乙己的记忆,只剩下了他的迂腐,他大概的样子,以及鲁迅给他安排的“病句式”结局: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事实上,就像《故乡》中的闰土,有一个孔乙己的原型,或多或少与作家有关

  

  孔乙己的故事是发生在绍兴鲁镇,主要地点便是咸亨酒店,并且这所小酒馆是确实存在过的!

  当然了,绍兴下边并没有鲁镇这么一个地方,这也是鲁迅杜撰的一个镇。在鲁迅的许多文学作品中,都是有出现过这座鲁镇,若是大家来绍兴旅游,在柯岩风景区,如今也建了这么个镇子一角。

  但实际上鲁迅所写的鲁镇,就是指他老家所处的镇子,再准确点便是他家所处的位置——东昌坊口。

  

  前文提到的孔乙己原型孟夫子,也是在鲁迅的父亲周伯宜活着的时候,经常在咸亨小酒馆出没。周伯宜是在周介孚入狱后,被摒弃了功名,每天借酒消愁,最后一病不起,于1896年去世。

  因此,从而推断,咸亨酒店存在的日期,应该在1893年到1895年之间,这个时候的周家正是要没落前夜,算得上最后的辉煌了。

  那个时候的鲁迅也确实十二三岁,说到底是自家的小酒馆,平时放学后,他也会到在这里帮忙打酒。

  

  但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却跟“孟夫子”和“亦也先生”的过度迂腐不一样,他实际上是一个很善良的人

  年少读书的时候,只觉得孔乙己很可笑,很迂腐,很顽固,他能落个这般下场,实属活该。直到经历了一定的人情世故,经历了当今社会的洗涤之后,再读《孔乙己》,却再也笑不出来。

  孔乙己并非一无是处,起码我们现在能读出他的善良和真诚,例如他给孩子们分茴香豆:

  “有几回,邻居小孩子听得笑声,也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他便给他们茴香豆吃,一人一颗,小孩子吃完豆,仍旧不散,双眼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遮住,弯腰下去讲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个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因此这一群小孩子全部都在笑声里走散了。”

  孔乙己是一个穷困潦倒的人,又比较好面子,鲁迅评价他:

  “他在我们店内,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来不拖欠……”

  

  关于孔乙己很善良又单纯的另外一个场景,则是有关茴香豆的4种写法了,很多人都从这件事情中看到了他的迂腐,他的妄自尊大,却没有看见他的孤单和善良。

  在这个鲁镇上,在这个小小的酒馆里,一共出场及其在别人嘴中出现了五种人,分别是小伙计、掌柜、短衫人、长衫人、丁举人。

  而孔乙己虽然位列长衫人行列,但无疑他在鲁镇,他在这个酒馆里是孤单的。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边缘人物,被别人疏远,被别人排斥,被别人瞧不起,偶尔出现在别人嘴中,也是受嘲笑的对象。

  一个人很久不被理解,他内心是相当孤单与绝望的,他所谓的妄自尊大,不过是太孤单太寂寞,想找一个能倾诉的对象,能解释自己的人,说说话而已。

  

  一句“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道出了丁举人的位置之高,孔乙己的地位之低!

  为何孔乙己会跟酒馆的小伙计有这么一段对话,归根结底就在于,上述的五种人,只有小伙计还能聊一聊。

  孔乙己或许看出来面前的小伙计读过书,所以才会暗示性地问一句:

  “你读过书吗?”

  如果小伙计这时候摇了摇头,那样断然就不会有接下来的对话,孔乙己也绝对不会无聊到教一个不认字的人写什么“茴”字的4种写法。

  恰巧是因为这个小伙计点了点头,让孔乙己燃起了一丁点希望,他认为可以跟这个小伙计说几句话,而不会被瞧不起。实际上小伙计在心里现已在瞧不起他了,只是他不自知罢了。

  

  为了能跟小伙计说几句话,孔乙己才顺眼从自己看见的茴香豆在这里想到了问题,考了一下小伙计“茴香豆怎么写”?

  理由也并不是是卖弄,或是故作迂腐,反而是确实为小伙计着想,最终目的是记账用:

  “孔乙己等了许久,很恳切的说道,“不能写罢?……我传授给你,记着!这一些字应当记着。今后做掌柜的时候,写账要用。’”

  一句“很恳切”,道出了孔乙己确实没有卖弄的意思,也并没有得意,或是炫耀的语气,他是完完全全把自己放到了跟小伙计同等的地位来说话,并不是妄自尊大。

  等到小伙计回答出来问题后,孔乙己表现得异常高兴,恰巧是小伙计的回答,萌生了他要继续沟通交流的兴趣爱好。

  但结局并不美好,因为小伙计并没有买孔乙己的账,甚至都不想听他所谓的茴字的4种写法:

  “我愈爱答不理了,努着嘴走远。孔乙己刚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上写字,见我一点也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现出极痛心的样子。”

  这一句话让人感到心酸,这也是整部小说中孔乙己唯一一次主动想沟通交流的记载,从今往后,再也没有人跟他有过沟通交流了。

  

  孔乙己并不是坏人,相反,他很善解人意,他渴望被认同,可惜就如同他一次次参加科举制度一样,老是无法得到人们的认可。

  就如同当今的网络,嘲笑一个人非常容易,键盘一敲,各种各样恶毒的话就上去了。因为踩踏一个人的尊严,总是比从这个失败的人身上找优点,要容易得多!

  就算是穿着长衫在酒店里面坐下来喝酒的人,在时代的形势下,何尝不是一个蝼蚁。就算自己受着压迫,却还得 嘲笑那么一个没什么存在感的人,不停地刷自己的存在感,谁更可笑,也就不言自明了:

  “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但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小的时候的我们总在嘲笑孔乙己,就跟咸亨酒店的小伙计一样,鄙视着孔乙己,心里想着,自己绝不会要当他这样的人。

  但是,多年之后,坐在昏黄咸亨小酒馆的灯光下,慢慢地咀嚼着茴香豆的自己,不便是一个活脱脱的孔乙己吗?

  孔乙己的结局很凄惨,依照鲁迅的话讲便是:

  “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这是不是病句先放一边,但我从“大约”两个字中,看到了希望!

  

  鲁迅的文章所写之事都是当时的社会现状,他以笔为枪,以文为药,猛烈地抨击中国封建旧势力,讽刺人性的假恶丑,弘扬人性的真善美,唤醒了无数种华儿女的爱国之情,星星之火足以燎原,而如今早已没有封建势力,中国已走在世界前列,读这个有什么用呢?

  其实并不是这样,鲁迅的文章让人读来印象深刻,其原因就是它能给人以精神上的慰藉,人们在惊诧于当时封建制度落后的同时,无形当中也会有自己的思考,我想这也是所谓的以史为鉴吧。

  现在的人都太功利,学生买参考书,职场新人买经商书,企业家买成功学,却人少有人阅读经典著作,但其实经典才是能给人以最大启发的,就像酿酒一样,时间越久,让人读来才能愈回味无穷。

  

  因此,小编建议大家买一套鲁迅的经典著作,看一看真正的文学经典,买回家和孩子一起看或者是送礼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我想,一部经典经久不衰,总是有它的道理吧!而想要知道为什么,也只有自己去品味了。

  而且如今本小店限时特惠,一套鲁迅经典作品集8册仅需128,这是在其他购买渠道没办法做到的价格。花一顿饭钱,买回去孩子今后也用得上,可以说十分划算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