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气候变化风险认知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

  自上个世纪50年代起,烟雾、海啸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引起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广泛关注。环境问题逐步成为社会心理学领域和环境心理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关乎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并逐步认识到要想根治环境问题,必须重视发挥社会力量,带动公众参与到环保行动之中。

  目前,我国公众的亲环境行为总体水平偏低,居民针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认识还停留在意识层面,实际付诸亲环境行动并不多见。

  环境问题的解决不仅要依靠技术革新与资金支持,更重要的是呼吁全民参与,提升环保活动的参与度与积极性,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有序进行的根本动力。大学生作为时代进步与发展的宝贵资源,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与价值观念的主力军。

  聚焦大学生群体的亲环境行为,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起合理的环境风险认知,对于推动我国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逐步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下面通过探讨气候变化风险认知、心理距离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为针对大学生群体亲环境行为的研究增添研究基础。

  这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群体自发主动的加入环保行动的队伍之中,消除对环境问题漠视与盲目的态度,以期为大学生亲环境行为的心理研究和教育工作提供新的视角,为我国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建议。

  一、气候变化风险认知、心理距离远近感知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

  实验一至实验四依次探讨了气候变化风险认知分别与心理距离四个维度对亲环境行为的交互作用,实验结果具有一致性。

  研究结果显示,气候变化风险认知对亲环境行为的主效应显著,即相对于低气候变化风险认知水平而言,高气候变化风险认知水平能够提高亲环境行为水平。高气候变化风险认知水平可以促进人们积极参与亲环境行为。

  

  气候变化风险认知是个体对全球气候变暖给自身或整个社会带来的负面后果可能性的感知。风险认知作为公众心理恐慌的指标,是人们在心理层面上的感受和认识。

  如果个体主观上低估了气候变化后果确定性、忽视了气候变化的重要性都会抑制环境友好行为的发生;反之,气候变化风险意识的增强可以引导适应性的行为。

  此外,研究发现,心理距离的四个维度对亲环境行为的主效应显著,即相对于远心理距离而言,近心理距离能够提高亲环境行为水平。此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心理距离四个维度对人们解释水平影响的相似作用。

  解释水平理论指出,个体首先对客体进行心理表征,继而采取相应行为。然而表征的抽象程度存在差异,也就是说人们所感知的与客体的心理距离存在差异,从而对个体的行为决策产生影响。

  

  其中,高水平的解释具有简单抽象化、去背景化、连贯性等特点;而低水平的解释具有复杂、具体化、情境化、细节性的特点。

  因此,高水平解释对于事件的属性和意义更加关注,而低水平解释对于事件的具体方面更加关注。远心理距离情况下,个体对气候变化启用高水平解释,对于气候变化的理解和认知比较抽象简单,可能并不足以觉知到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威胁的严重程度。

  相反,近心理距离情况下,个体对气候变化启用低水平解释,对气候变化的理解和认知更加具体,对于细节考虑地更深入,因而亲环境水平更高。

  最后,研究发现,气候变化风险认知与心理距离对亲环境行为的交互作用显著,并且不同气候变化风险认知水平无论在远近时间距离、远近空间距离、远近社会距离,还是高低概率下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特点基本是一致的。

  

  在高气候变化风险认知水平下,近心理距离组被试的亲环境行为得分显著高于远心理距离组的被试;在低气候变化风险认知水平下,远近心理距离组被试的亲环境行为得分无显著差异。这表明操纵心理距离的远近对不同气候变化风险认知水平的被试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Liberman,Trope和Wakslak研究发现,个体在进行决策时,心理距离越远,越能够降低人们对风险的敏感和担忧,风险规避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进而可能会给决策行为带来影响。

  王雪鹏和古晓花指出,解释水平越高,个体越容易以乐观与积极的态度看待结果。在高气候变化风险认知水平下,心理距离越远。

  个体对气候变化的解释是抽象一般的,认为其带来的威胁并不强烈,气候变化风险认知在原有的程度上被削弱,因而亲环境行为水平较低。

  

  反之,心理距离越近,个体对气候变化的解释是复杂具体化的,进而可能认为气候变化可能会带来很多非常严重的负面后果,个体的气候变化风险认知在原有的程度上被增强,因而亲环境行为水平较高。

  然而,研究发现,在低气候变化风险认知水平下,远近心理距离组被试的亲环境行为得分无显著差异。这可能是由于气候变化是不断渐进发展的过程,并不是即刻发生的严重灾难,公众并没有将气候变化视为非常可怕的事件。

  同时,由于气候变化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风险,因而非常熟悉,加之我国目前应对气候变化采取了一系列行动,这也导致了部分人对气候变化风险非常熟悉,对风险的熟悉会降低危机感。

  

  这些原因可能就导致了部分人对气候变化的风险认知水平就比较低,那么通过以雾霾事件为背景的心理距离来操控,很可能无法“激活”他们对亲环境行为的重视态度,从而在低气候变化水平之下,远近心理组被试的亲环境行为得分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二、气候变化风险认知、心理距离类别感知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

  研究一结果发现,在近心理距离条件下,气候变化风险认知的主效应显著,心理距离类别感知的主效应显著;气候变化风险认知与心理距离类别感知对亲环境行为的交互作用显著。

  Trope和Liberman也强调,不同类型的心理距离间相互联系,但是他们之间这种联系存在差异。有一些距离维度会比其他的维度更基础或者更重要。

  

  Wakslak和Trope证明,概率距离会影响个体对时间、空间、社会距离的感知。解释水平理论认为,人们对某事物的解释水平取决于个体所感知到的与该事物的心理距离。人们对于不可能事件的心理表征水平更高,更加抽象,感觉距离自己更远。

  对可能的事件,人们的心理表征相对具体,感觉距离自己较近。不同的心理距离之间可以自动联系起来,它们的心理机制十分相似。

  因而,在某种情境下,个体会自然地将事件的概率距离转移到其他种类的距离上,认为不可能的事件相对于可能事件而言,在其他距离上相对较远。

  也就是说,在气候变化风险认知低水平下,近概率距离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程度要大于近时间距离和近社会距离。

  

  研究二结果发现,在远心理距离条件下,气候变化风险认知的主效应显著,心理距离类别感知的主效应显著;气候变化风险认知与心理距离类别感知对亲环境行为的交互作用显著。

  其中,远概率距离、远时间距离比远社会距离更容易激发被试的亲环境行为,可能是因为个体心理距离与效价之间的关系不同而导致的,社会距离越远,积极性越弱,时间距离越远,积极性越强,概率距离越远,积极性越强。

  虽然空间距离越远,积极性也是越弱,但远空间距离比远社会距离更容易激发个体亲环境行为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空间距离比社会距离更清晰,更容易被察觉出来。

  三、对环保教育的指导意义

  研究以雾霾现象为背景材料,探讨了气候变化风险认知与心理距离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大学生群体作为时代发展不可或缺的人才资源,是环境教育的重要对象,所以应当将学校作为环保教育的主要阵地,同时大学生群体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要发挥出强有力的作用。

  然而目前,高校环保教育工作还缺乏系统性和普遍性,实际的效果可能并不显著。

  根据研究得出的结果,可以通过提升个体的气候变化风险认知水平,缩短个体的心理距离来促进大学生付诸更多的环保行动,提高大学生群体保护环境的动机水平,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加入环保行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