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第一个离婚的男人,用一首《再别康桥》让后人了解他

  他是中国诗坛的巨匠,曾经在康河的柔波中寻得了人生真谛;他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努力促成了新月派,浪漫的理想主义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志士;他还是中国第一个离婚的男人,风流不羁的个性让后人对他众说纷纭。但是,他却用一首《再别康桥》,让后人了解了他的深刻,他就是徐志摩。

  

  徐志摩,字幼申。1897年1月15日出生于浙江省海宁硤石镇。父亲徐申如是当地巨绅,开设钱庄、绸布号和酱园,对硤石镇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

  徐申如对徐志摩从不娇惯。当徐志摩还只有三岁时,徐申如就请私塾先生来家教授,希望幼子来日能荣登科甲,以使家族能承蒙皇权的恩眷。

  徐志摩时常回忆起儿时在硤石的生活。在他著名的《想飞》一文中,他曾能写道“我们镇上东关厢外有一座黄泥山,山顶上有一座七层的塔,塔尖顶着天,有时好天抬头不见一瓣云的时候,听着悠悠的叫响,我们就知道那是宝塔上的恶老鹰寻食吃来了”。

  19世纪初,梁启超康有为引领的维新思潮,逐渐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新政府在重重压力下,将延续了1500年的耕读仕进的科举制度推向灭亡。地方科举考试停止以后,西学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

  

  1910年,14岁的徐志摩考入杭州府中学堂,开始学习西方的科学文化。来到新学堂的徐志摩,表现出了适应能力和引人注目的特质,相较之前在家塾的学习,似乎这种新式教育更能吸引他。

  根据同学郁达夫的回忆:“尤其使我惊异的是那个头大尾巴小,戴着金边近视眼镜的顽皮小孩,平时那样的不用功,那样的爱看小说,而考起试来却总是分数得的最多的一个”。

  此时的徐志摩稚气正浓,对天性无所掩饰。每逢礼拜天徐志摩邀上室友同学,在西湖上租一条小船畅游西湖,寻访湖畔的各式庄园。这种新奇的学习生活,让他感受到了自由民主,也感受到变革带来所的进步。

  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一个人生的重大转折就将到来。

  

  由于辛亥革命的爆发,杭州府中学堂停办。当两年后学堂重新开学时,浙江省都督朱瑞的秘书张公权来校视察。在数百份学生作文中,徐志摩的作文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篇题为《论小说与社会的关系》的作文,将梁启超文白夹杂的新民体模仿的惟妙惟肖。张公权对徐志摩的书法大加赞赏,并立即着笔写信给徐父。以本名张嘉敖署名,决定将自己13岁的妹妹张幼仪许给徐志摩。

  在徐申如的眼里,张家是宝山一带的望族,祖上在朝为官,张嘉敖本人是中央银行的筹办者。张嘉敖的二哥是梁启超的弟子,张家在政治界和金融界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力。这样的家庭主动与徐家结亲,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

  收到张嘉敖的信后,徐申如立即就回了同意结婚的便条。

  张幼仪当时正就读于苏州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她从哥哥的口中了解到给她介绍的是一个前途无量的才子。

  当父母把徐志摩的照片给张幼仪看时,她默默接受了命运给她的安排。然而,她却并不知道徐志摩对这桩婚事是极为不满的。

  面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徐志摩拿起了张幼仪的照片不屑地说了一句“乡下土包子”。他想要挣脱封建的枷锁,但是却并没有足够的坚忍。

  

  1915年秋天。已经考入北京大学的徐志摩,被急召回家完婚。张家的嫁妆队伍轰动了整个硖石镇,从欧洲买来的家具装满了整整一节火车厢。但在徐志摩眼里,这场婚姻已经成为了禁锢他的牢笼。

  张幼仪晚年回忆说“徐志摩从没正眼瞧过我,他的眼光只是从我身上掠过,好像我不存在似的。”

  完婚数月后,徐志摩再次北上到国立北洋大学求学,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所新式大学,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名。

  徐志摩在这里以英文名字汉密尔顿自称,立志成为像美国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一样的经济学家和立法者,并且很快徐志摩就离这个理想更近了一步。

  经过舅子张君劢的引荐,徐志摩见到了当时的政界风云人物梁启超拜其为师。在梁启超的建议下,徐申如为儿子寻找到了出国深造的机会。

  1918年8月14日,徐志摩在上海十六铺码头作别专程从硖石赶来的亲友,搭乘南京号海轮赴美国留学。他踌躇满志写下了慷慨激扬的文字“今日之事,吾属数青年实付其责,勿以地大物博,妄自夸诞,往者不可追者,来者尤谏。”此时的徐志摩正感怀国难,决心苦读归来做一个中国的汉密尔顿。

  

  徐志摩在克拉克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刻苦学习,认真研究西方的一切新知识,对西方的许多思想和主张都有涉猎。但是他很快做出了一个决定,他要抛开即将到手的博士学位,跨越大西洋到伦敦去。

  因为他被英国哲学家勃兰特·罗素的睿智和文采迷住了。这位曾因发表反战言论,而坐过四个月牢的英国贵族后裔,正在成为世所瞩目的哲学名人。

  徐志摩得到消息,罗素已经同意了梁启超的邀请即将前往中国讲学,便立即动身去了英国。然而到了英国,徐志摩才得知罗素已经前往中国,并且还有一个让他特别震惊的消息,罗素已经被剑桥大学开除了。

  徐志摩踏上轮船远渡重洋追随他心中的理想,却扑了个空,心中不免失望。这趟行程使中国少了一个政客,却多了一个文人。因为他将遇到人生中的第二个女人——林徽因。

  徐志摩在伦敦给给父亲写信,希望妻子张幼仪能来陪伴自己。但是徐申如对儿子贸然转学极为不满,并没有回复徐志摩。

  

  这年秋天,倍感孤独的徐志摩开始广交社会名流。为了结识英国文学家狄更生,徐志摩拜访了当时的中国联盟中国协会主席林长民。

  林长民和梁启超是挚友,都是民国初年的宪法研究会成员。由于受到排挤,林长民带着女儿林徽因到欧洲游历。

  后来徐志摩曾这样与死于军阀混战的沙场上的林长民对话:“曾经有多少次我讽劝你趁早回航,领导这新时期的精神,共同发现文艺的新土。”是这个亦师亦友的前辈,首先唤醒了徐志摩性情中善感和文艺中的部分。

  1921年初,徐志摩和林长民一起参加国际联盟会议,结识了狄更生。

  当徐志摩再一次遇到狄更生时,是在林长明伦敦的寓所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遇到了林长民的女儿林徽因。

  两人初识的时候,林徽因才16岁,清丽的容颜,活泼的个性,逼人的才气让徐志摩不可收拾的爱上了这个正值豆蔻的女孩。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并不如徐志摩期盼一般。

  就在他和林徽因频频交往之际。1920年冬天,张幼怡满怀期待到达了法国马赛港。她这次奔赴英国是为了与丈夫团聚,但她没有想到,此时的徐志摩已经没有了9个月前写家书时的怀旧。

  

  “我的心凉了一大截,他穿着一件瘦长的黑色毛大衣,脖子上围了一条白丝巾。虽然我从没看过他穿西服的样子,可是我晓得那是他,他的态度我一眼就看得出来,不会搞错。因为他是那对接船人当中,唯一露出不想到那儿的表情的人,我们已经很久没在一起了。就当我忘了他一向是那样正眼也不瞧我一下,好像我不存在似的,将眼光掠过我的头顶。”

  别后重聚的生活中,徐志摩表现出的冷淡让张幼仪感觉可怕。在徐志摩的眼里,张幼仪与这个开放的西方社会格格不入,她还是那个腐朽的婚姻制度的代表,是让他新生活蒙羞的可怕阴影。

  在那段时间里,徐志摩每日早出晚归把家当作旅馆,整日将张幼仪一个人留在家中。

  1921年的秋天,张幼仪又一次怀孕了,当她把这个消息告诉徐志摩以后,得到的答复却是堕胎。

  3个月后,徐志摩正式向张幼仪提出了离婚。这场从一开始就不被徐志摩看好的婚姻,终于无可挽回的走向结局。张幼仪独自离开伦敦到巴黎投奔了张君劢。

  

  徐志摩终于摆脱了封建的枷锁,可以追逐自由与爱情了。

  徐志摩所做的这一切,果然不出他所料,是为了那个让他魂牵梦绕的林徽因。为了他心中自由不羁的爱情,然而生活却再次把他的热情扑灭。

  当他再次去找心中的林徽因时,却发现已是人去楼空,林长明带着林徽因回国了,这让徐志摩又一次陷入了漫长的等待与期盼中。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