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工程师:跃迁发展 自主掌控有我

  

  驭沙疾驰,肆意冲坡;穿越河滩,激荡心绪;无畏砂石,征服戈壁……

  得益于中国首个电动越野滑板平台MORA的开发应用,这些令驾乘人员肾上腺素飙升的极限越野,因征服而带来的独特成就感,猛士都能轻松拿捏。

  猛士,既是东风科技跃迁的先行者和引领者,也是东风最前瞻原创技术的集大成者,还是东风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实施科技跃迁的先锋。

  提及猛士性能的领先之处,公司技术中心MORA平台项目副总师兼CVE张健一脸轻松地表示:“猛士的自信,源于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掌控。跃迁发展,自主掌控有我,希望我们的越野技术可以持续领先。”

  01

  挑战新技术

  

  猛士科技概念车

  初见张健,他穿着一身黑色西装,脸上带着微笑,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

  “科技人员大都喜欢挑战新技术,而MORA平台就是这样的一个机会,能让我们研究更多先进技术,实现更多科技创新,这是非常有吸引力的。”问及加入MORA猛士滑板越野平台研发团队的初衷,张健这样回答。

  在大学,张健学的是车辆工程专业,当时还是学生的他有着强烈的汽车工程师情结。那时候,他听到很多汽车造梦者的故事,感受过科技东风的魅力。大学一毕业,他就义无反顾加入了东风。

  从各车型底盘自主开发,到联合PSA集团共同开发CMP平台,再到自主研发DSMA架构平台,张健十余年的汽车研发经历,见证了东风的底盘平台化之路。

  随着市场趋势的变化,从2016年开始,东风谋划并推动东风猛士,从军事专业化应用领域向公众日常品鉴消费领域拓展。刚烈与血性相长、威悍与柔情相济的猛士电动越野风格,需要硬派的越野平台来做支撑。

  “这个越野平台的要求很高,要风格硬派,要支持多种动力模式,要兼容多种车身型式,国内没有这样的资源,我们必须自主开发,这是困难,也是机遇。”提及MORA平台,张健觉得这是个加速电动越野平台关键技术自主掌控的绝好机会。

  “这是个全新的项目,很多技术需要第一次去尝试,很有挑战性。”MORV平台及整车系统集成主任工程师蔡静回忆,在项目初期,为了解电动越野车用户的真正诉求,他们拜访了很多越野车用户,了解痛点进行修正。因为对越野车专属场景并不熟悉,他们需要收集足够多的资讯,总结、提炼,经常通宵达旦。

  一手资料越来越多,研发成果越有说服力。猛士滑板越野平台MORA可支持纯电、增程两种动力模式,支持线控、域控、集成热管理等前沿技术,可实现高度灵活的模块化全域越野功能拓展,兼容多种车身型式,可衍生出SUV、皮卡、VAN等多种车型,满足客户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

  平台先期规划的两款SUV车型概念车——两门版M-Terrain Sport、五门版M-Terrain全球首秀后,好评如潮。

  9月底,在东风进出口公司的牵头下,欧洲的经销商访问猛士科技。在看了这两款概念车后,欧洲的经销商赞赏有加,他们认为东风的猛士科技产品在欧洲有很好的市场前景,也希望把东风的产品带到欧洲去。

  02

  实现新突破

  

  猛士科技概念车备受媒体关注

  “首创‘滑板越野平台’之路虽然艰辛,但每一次进步都能助推民族品牌向上,多辛苦都值得。”张健说,MORA平台诸多突破点的实现,离不开团队成员锲而不舍地克难攻坚、创新突破。

  确实,MORA平台的开发并非易事。时间紧迫,全新领域,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技术集成上需要突破很多难关,这些为研发团队的工作带来很多挑战。

  但,MORA平台研发团队却认为,研发就是一个先苦后甜的过程,须坚守,以待花开。

  “科研创新没有‘舒适圈’,要不停锻炼自己的发散思维,多做尝试,不怕失败。”蔡静回忆,团队在设计阿拉善冲沙专属场景时,虽然带着几台试验车去了阿拉善沙漠,采集到了动力、经济性、载荷等相关数据,但回来后,团队们发现,在实际过程中,这些数据虽然可以支撑平台最初的构想,却支撑不了接下来的细化工作。

  “后来,我们又进行了多次讨论,邀请了几位动力经济性的老专家再次出发前往阿拉善沙漠,在那里反复实验,终于实现了阿拉善冲沙专属场景的研发工作。”蔡静说。

  因为MORA平台很多技术都是国内首创,团队成员们几乎每天都跟新技术打交道,致力于在多个前沿领域实现关键核心技术新突破。

  蔡静举了一个例子:MORA平台规划的概念车可以带来超过1000马力的最大功率,零百加速只需4.2秒。为了实现这个动力输出,团队创造性地在纯电电驱动里加入了差速锁,它能更细腻地调整每个车轮动力输出,使得车辆在复杂的越野路况下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类似这样“打破传统、实现自我突破”的尝试,团队成员经历了很多。

  电动化后,为了让越野系统更加智能化,团队查询了很多文献,也咨询了经验丰富的专家。

  “为了赋予车辆更好的感知系统,我们自主开发了很多的控制器。”张健说,在一次讨论中,有人提出把红外夜视跟双目摄像头做融合处理。说做就做,经过多次验证,团队成功将双目摄像头引入越野工况,实现对行驶路况的自动识别。

  “这些对于我们而言都是一种突破,虽然有很多问题等着我们去不断攻克,但我们希望这些核心技术都能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张健说。

  03

  把每件事做到最优

  

  猛士科技概念车

  研发过程中,全力以赴把每件事做到最优,让产品性能更优越、更具竞争力、更能满足与时俱进的用户需求,是MORA平台研发团队成员心照不宣的默契。

  “就拿我们最基础的底盘构型来说,在一开始的商品定义阶段,为提升底盘舒适性,我们采用了空气弹簧和连续可调阻尼减振器(CDC)这个强有力的配置。”蔡静说。

  但是,当研发团队带着样车与用户进行交流展示时,却发现是另外一回事。很多越野老司机认为空气弹簧属于偏舒适性配置,在极端恶劣的工况条件下,特别“不耐造”。

  “应该从哪方面着手进一步改进?”得到客户反馈时,研发团队倍感压力。

  在持续保持原有开发节奏的前提下,研发团队一起讨论影响“耐造”度的关键因素,决定将整套悬架系统针对越野用途进行强化,其中新增的氮气减震器加螺旋弹簧配置,无论是减震效果还是刚性都非常好。

  “只是为了将性能更优越的产品交给客户。”在MORA平台研发团队看来,虽然这项升级,需要让采购段、质量段重新介入去寻找相应资源,来安排验证跟开发,让研发项目时间变得更加紧迫,但却非常有意义。

  随着行业竞争的白热化,车企开发越来越重视客户的反馈和意见,而且很多开发基本上都是来自客户,客户提出什么问题,围绕客户的诉求去做一些相应的开发。MORA平台研发团队早已把客户刻在心中,围绕客户诉求去创新开发。

  现在,MORA平台研发团队还在不停地“赶路”,尽最大的能力去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只为给客户营造更好的驾乘体验。他们在实车标定阶段,规划了很多的地形路面,雪地、草地、沙砾、泥地、车辙、沙地、深雪、岩石、涉水等复杂多变的越野环境均包括在内。

  “跃迁发展,自主掌控有我,希望我们的越野技术可以持续领先。”张健透露,虽然猛士科技的滑板底盘技术研发走在了国内前列,成为了国内首个电动越野滑板平台,但这不够,他们已经启动新的预研立项工作,持续推动电动越野车技术迭代升级。

  记者: 龙霏

  编辑:赵玉芳

  校对:高幸

  审核:朱海霞

  点一下“在看”,你会更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