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融入乡村振兴的实施路径
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大学生是社会系统运作的新兴力量,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乡村振兴的重点在经济、难点在文化、关键在人才。在我国 , 大学毕业生群体是一个巨大的人才储备库 , 乡村振兴不能少了大学生 " 方阵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如何使大学生群体充分发挥其学科专业优势与文化优势,以“强国有我”的志向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来看《人民论坛》独家文章。
来源 | 《人民论坛》杂志及人民论坛网(rmltwz)
作者 | 亳州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时伟
大学生融入乡村振兴的时代价值
有助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需要强化理论基础,深刻理解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更需要参与生动的社会实践,真切体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当前,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乡村振兴步入全面加速推进的快车道。乡村振兴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乡土教材与实践舞台。在全面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大学生需要积极融入全面乡村振兴改革实践,在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中树德增智强体育美,识读乡村改革发展历程,增强融入乡村的动力与责任,强化服务乡村的使命与担当。有助于加快乡村振兴步伐。乡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形成乡村基层治理结构、提高乡村物质生活水平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目标。除此之外,乡村文化建设同样重要,而人才资源缺乏是制约乡村文化建设的关键因素。大学生融入乡村不仅能够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为乡村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而且能够利用其文化优势,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促进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有助于形成长期稳定的协作平台。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需要强化高校服务社会的公益性功能,为此,地方政府不能成为旁观者,而要成为协调者、促进者和助推者,为高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使高校同地方建立更为紧密的协作关系。地方政府同高校之间协同性不足的症结在于,没有在正式的政策引导下形成稳定的协作平台,高校助推地方发展的功能缺乏协调与引导。高校服务社会缺乏激励和督促机制,由高校自设项目、自主实施与自我评价,其基于便利、安全等因素,往往公益性活动提供不足。从行为主体来看,地方政府是乡村建设的主导者,应该成为高校与乡村基层之间的重点项目牵引者、内外资源协调者、激励机制制订者。以地方政府为主导,搭建长期稳定的协作平台,有助于推动大学生广泛、高效地融入乡村振兴。
大学生融入乡村振兴的实践基础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使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据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出台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旨在通过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充分发挥劳动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与劳动习惯教育。为此,高校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强调劳动教育的价值功能,合理设置社会实践与劳动教育学分,为大学生深入乡村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提供激励和指南。寒暑假是大学阶段教学计划的法定安排,提供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黄金时间。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假期时段,在教学计划的引导下,带着有关乡村建设、发展的问题与任务走进乡村,用脚步丈量乡村大地,在田间地头与乡村生活中发挥自身的才干。20世纪80年代初,团中央首次号召全国大学生在暑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电影盒子。改革开放以来,鼓励大学生深入乡村的活动持续不断。不过,大学生通常以优选团队的形式参与乡村实践,参与范围小、时间短、项目少,没有形成全体学生志愿融入乡村的氛围。据此,需要合理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大学生参与乡村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把乡村场景纳入实践活动基地,使大学生在寒暑假期间可以充分接受劳动教育。在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进乡村建设,让乡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在乡村经济发展上,大学生可以对农业生产、加工与流通等环节,对农村不同经营方式的相关知识进行科普,也可以结合专业背景进行专项技术培训。在乡村治理体系上,可以对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制度和自治、德治、法治三者之间关系进行解读,对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权利与义务、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及平安乡村建设的成就进行宣传,为乡村治理提供政策咨询与信息服务。在乡风文明建设上,大学生可以在提供教育服务的基础上,助力乡村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更好地满足乡村人民体育活动、艺术熏陶、精神安顿、移风易俗等方面的需求。
大学生融入乡村振兴的实施路径
建立常态化的校地协作平台。在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需要高校主管部门及地方政府联动,发挥政策的指挥棒作用,搭建起高校与乡村联系的长效机制。一是转变高校服务观念。将大学生服务社会与高校实践育人职能相结合,使大学生既服务于乡村建设,又在此过程中接受劳动实践教育,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全面加强党的领导。高校和乡村要在地方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进一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时代背景、价值意义与丰富内涵,系统设计、一体推进大学生乡村实践活动计划。三是建立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行动领导小组。由于乡村基层组织同高校之间缺乏联系,本科高校与专科高校又分属不同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因而,要发挥高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政策导向与地方政府行政管理优势,形成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以高校和乡村基层组织为两翼的分工机制,组成地方政府、高校、乡村基层组织参与的领导小组。地方政府主导推进大学生融入乡村振兴的整体规划,明确大学生参与的重点与内容,提供必要的公共交通、技术平台与生活安全方面的支持;高校成立大学生融入乡村振兴的工作专班,负责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价值引领,设置服务项目,实施安全指导与专题培训等;乡村基层组织根据全面乡村振兴要求,以文化建设、信息服务、技术咨询为主,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与生态文明等方面提出需求清单。完善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大学生服务社会、融入乡村是时代召唤,是历史机遇,高校要完善规章制度,推动大学生参加乡村活动向稳定化、常态化发展,为其提供长期制度保障。一是完善课程体系。基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立足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按照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要求,构建合理的服务乡村课程体系;设计乡村劳动教育学分,鼓励大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积极参与乡村生产实践,提升服务乡村的实践能力;发挥价值引领作用,加强对当前乡村振兴的政策、理念、背景等内容的宣传教育,开展多样化的乡村服务项目,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确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二是制定并实施活动计划。立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依托高校服务乡村课程体系,提出明确的大学生融入乡村活动计划,设计重大活动主题和活动方式,要求大学生面向乡村,以学校团学部门为牵头单位,以各院系为主体,与乡村进行联动。三是加强高校参与乡村振兴专题研究。高校应设置相应的科研专项,探索大学生融入乡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为大规模乡村建设活动提供理论支撑;借助具体的实践项目,结合现场情景,反思、解决实践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认识到现行方案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待实践活动结束后,开展个人或小组的自我评价,共同会商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思路与举措,为后续活动提供案例与经验支撑,做好大学生乡村活动的总结。加强校地协作工作督导评估。大学生全面参与乡村振兴涉及政府、高校与乡村基层组织等多个单位,涉及到方案设计、实际运行与效果总结等多个环节,也涉及到决策、执行与保障等多个要素。为确保工作计划的全面有效实施,除了三方协同推进外,督导评估环节必不可少。从乡村振兴的省级统筹层面,把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纳入教育督导评估体系,一方面观察地方政府是否协调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小组成员是否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尤其是要从高校的角度反馈地方政府是否提供了必要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考察高校是否组成了工作专班,专班负责人是否切实指导学校服务乡村振兴的工作,方案设计是否合理,课程及学分是否得到落实,特别是要根据乡村反馈,了解在乡村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与乡村文化建设等方面,高校是否按照预定工作方案持续推进,是否形成了常态化的工作机制与改进机制。督导评估结果要及时向相关单位反馈,成效及满意度的评估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多措并举,为大学生广泛、高效参与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保障。
选自 | 《人民论坛》杂志7月上
新媒体编辑 | 常嫦
原文责编 | 马宁远(见习)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