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府到底是精英教育好还是普遍教育好?

  中国大多是后者,不论什么样的家庭背景都可以上北大清华等,而英美却不同,似乎好学校的人的孩子更容易上好的学校,初看起来,外国的可能会导致两极分化,而我国的应该更平等更好,但是结果却却不如国外的。这是因为精英教育使资源更集中吗?

  怒答!

  刚好因为留学和工作的关系做过一点研究。文章有点长,见谅。想开心一下的,可以跳到最后看笑话。

  首先题主问的问题是不大成立的。

  首先,因为社会的贫富差距,富有的家庭无论在哪里都会从小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用流行的话说,叫做赢在起跑线上。我大学里有一个同学父亲是某地级市卫生局局长,此人将厚厚两本辞海翻烂。背诵无数古诗词。此君现在在北大读硕。他的导师目前只带过他一个硕士生,以前都是带博士。为什么带他?原因就是因为导师好作诗,他在选导师前经常套磁,但是方法是和导师探讨古诗词。由于谈吐不俗,他深受老教授欣赏,于是就被收为徒弟。你很难想象一般人的家庭环境能让自己的孩子有如此深入的古文造诣。最近的统计是上北大清华的学生中家庭是公务员的比例最高,其次是教师,其次是商人,其次是白领,最后是底层劳动者。

  另外,如果题主针对的是大学录取时的区别对待的话,也差不多是一个情况。其实这种隐藏的不公平在哪里都是一样的。很早以前,某上海著名大学教务处误传了一个内部资料到学校网站上。资料里的内容是照顾哪些人的领导家属入读。其中有教育局官员,医院领导,学校领导,国企高管,市政府官员等等。在美国,这样的不公平也是非常常见的。比如小布什。那种智商介于弱智和正常人之间的水平居然能读耶鲁法学院。完全因为父亲是前总统,并且家族经营军火的关系。最近国外媒体讨论这个挺热烈的,将以往这种阴暗处暴露在大众的视野下。国外著名大学的申请表上有的会被要求写家里是否有本校毕业生,如果你祖上一直上哈佛的话,那么你进入哈佛的比例就会很大。有的还会问是否有对学校的捐助情况。如果你捐了一栋“逸夫楼”给哈佛,那么你也离被录取不远了。

  最后,需要摆正一下精英教育的概念。精英教育是在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出现的产物。精英教育的基础是普遍教育。很多人一直在批评中国的教育大跃进。说大学生不值钱了。这是非常扯淡的。没大跃进之前,大学生每年毕业只有几十万人。这么低的数量无论怎么样都是不合理的。另外现在每年毕业700万人,从数量上讲,也不算很多。我和日本同学聊过,在日本只要你有钱就可以上大学。日本现在有很多私立大学都倒闭了,因为招不到人,供大于求了。那你是否觉得日本也应该怀念20世纪初大部分人都没学上的状态呢?如果一味的只追求精英教育,那就会成为印度的情况。因为印度的高等教育普及还是相对落后的,那些能够考上印度理工的,印度管理大学的,尼赫鲁大学的,最后都能成为社会精英。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上不了学的人而言,你觉得公平吗?

  那么大学多了的话,教育质量是否会下降呢?这个显然是不成立的。因为无论怎么多,总是会分层出现好大学和坏大学的。这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希望大学数量少而保证质量的行为绝对是一种典型的计划经济数量管制思维。让想上学的人都能接受一般的大学教育。让有能力脱颖而出的人,能够享受优质的教育。这才是正路。

  对比法国的情况。法国的公立大学是随便上的,免费读,录取率非常高。在国人眼里牛逼闪闪的巴黎一大到十三大,在本科阶段,都是容易上的大学。只需要持有BAC即会考证书,和高中毕业证书就可以上。在大学中前两年相当于大学预科。毕业后能够获得继续读学士或者硕士的资格。这些大学负责基础教育的,保证在现代社会中,能有基本的人才储备。而真正的精英大学就是法国的高等学院教育体系。比如巴黎高商,巴黎高师,巴黎综合理工,巴黎政治学院等等。这种学校的录取是极其残酷的,非人中龙凤不可能被录取。这些学校的学生在完成两年的预科后要通过及其残酷的考试后才有可能被录取。巴黎政治学院被称为总理的摇篮,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即1958年至今,历届法国总理都是巴黎政治学院毕业。总统中也有6个是那里毕业的,最近的例子是萨科齐。

  从法国的情况可以看出精英教育和普遍教育的不同。一个国家既需要精英教育,也需要普遍教育。这两者不是对立的。

  至于美式的精英教育也得说两句。美国的教育系统分为私立大学,州立大学,文理学院和社区大学。文理学院虽然设置专业,但是非常世俗的专业是没有的,比如商科。并且文理学院基本都会要求在不同的几个领域里都修满几个学分才能毕业。所谓的通才教育。文理学院是不设置研究生院的,一切以教授学生为最重要目标,每个学生都有专门导师。文理学院不为排名,不为就业,不为科研。在国人眼中简直就是精英教育的模板。但是同时美国其它的大学承担起了文理学院“不愿意承担”的任务。比如美国社区大学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提供职业教育,州立大学提供普遍教育,私立大学提供精英教育。这里要对比一下私立大学和州立大学。历年的US NEWS Report 上排在前20的都是私立大学。美国最好的公立大学加州伯克利每年铁打的第21-23名左右。为什么?因为美国这个排行榜是本科排名。私立大学由于学费高昂,以及在上流社会中积累的地位,成为了贵族子弟的不二选择。所以导致了私立大学比公立大学排行高。但是另外一个National Research Committee的研究生院排名,以及研究经费投入排名是完全不同的结果。可以看出加州伯克利在理工科的排名基本没有出过前5的,人文社科也不会出前10。比如法学排行第7,工商管理第7,计算机第3。可以看出私立大学还是要比州立大学在教育方面更趋向于精英化,而州立大学则选择投入更能产生回报的理工科以及商科,医科和法科教育。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即便是我们经常举例子的美国,教育也是分层次,有体系的。

  中国要想办好教育,也一定要搭建出自己的体系。既要有综合大学,又要有专业学院,还要有职业技术培训学院,私立大学。那种教育就是为了塑造人的灵魂的说法纯粹是一句空洞的口号。照这样的说法,德国的高等职业学校算是白办了。那么为什么在德国没有人抱怨,反而在中国有人嫌功利呢?还是上面的理论,中国的教育层次太单一。到处都是国立综合大学。所以国立综合性大学就承担了所有本来应该由其它类型学校承担起来的任务。高中时升学率是第一指标,大学时就业率是第一指标。如果大家都像美国文理学院一般,没有专业,都想着以后做大老板,那么谁来做小事呢?

  突然想到一个笑话。记者问哈佛大学学生,你们毕业后准备干什么?异口同声答曰:“当大老板。“记者追问:“都当老板了,谁来打工呢?”诧异:”不是有麻省理工么?“

  这个……感觉我对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的看法和上面很多人都不一样。

  我觉得,精英教育大致是说,教师直接甄别学生,确定学生的需要,给予符合其特性的教育方式。因此天才学生获得天才教育,资质平平的人获得一般的教育,水平低下的人可能就几乎没有教育了。换句话说,精英教育就是偏向于“因材施教”,强调教育对个人才能的发展。

  大众教育大致是说,教师不对学生进行甄别,一视同仁进行同质化的教育。无论你资质高低,给予的都是一样的教育。换句话说就是,大众教育偏向于“普遍和广泛”,强调教育对整个社会的效用。

  那么,无论哪个社会,优质教育资源都是相对缺乏的。在不同的教育体制下,就有不同的教育资源分配方式。在大众教育体制下,大众教育的内容往往放在平均学生水平以上,这样,精英学生就能够明显和水平低下的学生拉开距离。然后用标准化考试,考察学生对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就能选拔出理解、学习能力高超的学生,然后将更高水平的教育资源分配给这些学生。而更高水平的教育资源仍然采用一视同仁的同质化教育,之后再进行同样的选拔。

  精英教育制度下,分数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这个学生是否被认证为精英。这个认证工作可以由精英教师、社会精英等人员来完成。被认证为精英的学生,可以获得更高水平的教育。

  大众教育还是精英教育,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就大学而言,这世界上没有纯粹的精英教育,也没有纯粹的大众教育。只是看大家各自偏向这个光谱的哪一端。

  中国偏向于大众教育首先是因为教育资源不足,要搞精英教育就要放弃对大多数人的教育,这对整个社会来说得不偿失。而中国现政府的政治传统和现在中国大学的制度起源都要求更重视大学教育对整个社会的效用。

  ——————————————————————————————————————

  那么,究竟哪种形式更好呢?

  欧洲不太了解,我只能谈谈美国。

  有人觉得美国比中国的教育体制更公平,这简直就是无稽之谈。美国的精英教育起源于对欧洲贵族及其代理人的培养体系,本身不但讲究个人素质,更讲究门第、资本。它的设立首先是为社会精英的子弟服务的,而社会精英的子弟究竟是不是精英,这是美国高等教育考虑的次要问题。美国顶尖大学里,穷人出身的学生简直凤毛麟角。阶级划分极为明显。

  中国教育体制师从苏联,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给社会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因此除了特殊时期,理论上,对个人的门第和资本并不关心。私下里搞关系、出钱让孩子进好大学,都是见不得人的事情。哪像美国那么光明正大?在美国,只要你给大学捐款足够多,你一定可以让你的孩子上好学校。只要你是总统或者参议员,你也一定能让你的孩子上好学校。参议员一封推荐信,比成绩优秀的穷人家孩子干几百小时义工都顶用。这有哪门子公平呢?光看到寥寥几个穷学生上了高等学府,无疑是盲人摸象。哈佛里穷人孩子的比例比北大里穷人孩子的比例低的多。

  举个简单的例子吧,哈佛大学45.6%的学生来自于富裕家庭(年收入20万美元以上),而这种收入的家庭占美国家庭比例的多少呢?3.8%。如果把美国家庭按平均收入平均划分为5个区间。最低的一个区间只为哈佛贡献了4%的学生。最低的三个区间(60%的美国家庭)为哈佛贡献了17.8%的生源。在中国这种比例是没办法想象的。

  再举个例子美国最好的193所学校中,来自于社会收入后一半的家庭的占14%(

  http://www.nytimes.com/2013/07/31/education/elite-colleges-differ-on-how-they-aid-poor.html?pagewanted=all&_r=0

  )

  中国的话,应该在50%附近,据不完全统计,名列前茅的学校中即便来自国家级贫困县的学生也有19.4%(

  中国大学:一家汉族、城市、富人、男性俱乐部?

  )由于与贫困县人口(23.9%)之间有4.5%的差距,都已经被民众抨击了。能想象美国后50%的家庭只贡献了14%的学生么?

  有的人光看看美国给贫困学生的奖学金就以为美国更公平。其实美国最根本的问题还在于其大学招生制度。

  ——————————————————————————————

  那么,为什么偏向精英教育就会更加不公平?

  第一,美国私立大学众多,私立大学与公立大学目的不同。其起源就是要培养社会精英的子女,因此在录取上当然要对社会精英倾斜。这种倾斜,完全是“名正言顺”的:“能受到精英推荐的学生更有可能是精英”。而实际上,能够只有社会精英的子女更有可能认识社会精英,并受到社会精英的推荐。也只有社会精英的子女,更有可能上精英学校,受到精英老师的推荐。因此社会精英在美国大学录取上有着远超底层的优势。这和中国不同。在中国,社会精英唯一的优势是把子女送到最好的中学,接受最好的中学教育,高考可能考的更好一些。(当然,目前存在的地域歧视问题仍然很严重)。

  第二,无论公立私立大学,都需要有校友的大量捐款,这才能购买新的仪器,建新的大楼。所以每到某系需要翻修、建楼的时候,系主任就要跑出去找钱。而校友的捐款,往往是有代价的。美国大学申请的时候,公然会问“你家里有没有本校校友”。捐钱的校友,其子女、所推荐的人,都会优先录取。

  所以,明面上精英教育是因材施教,似乎更好。但是在认证哪些学生是精英而那些不是的时候,却根本谈不上公平。反倒是标准化考试更一视同仁。

  有人认为标准化考试选拔不出真正的精英。我觉得这是错误的。任何一个选拔制度,都不可能真的保证选出来的都是精英。选拔制度的关键在于提高选出人选中精英的比例。高考选拔,实际上是选拔一个人的理解能力、推算能力、记忆能力。选出来的人,高分低能的确有,但是很大比例上都是确确实实的高智商人群。

  ————————————————————————————————

  那么,既然中国的教育体系更加公平,为什么教育水平不如美国?

  原因有两个方面。

  最主要的是没有钱。美国大学教育是非常贵的。我来举个例子。我带过一门课的实验。这门课是机械工程系本科机电方向的一门核心课程。课程设置很好,国内研究生往往都缺乏这么好的一门课。这门课满员144人,一名教授讲课,两名助教(半额工资)改作业,6名助教(全额工资)带实验。一个助教一周两次实验,一次3小时,带12个学生。这门课分两个学期,也就是说一个助教两个学期只带24个学生。那么助教工资呢就有一万三千多美金。整门课,不算教师工资,只算助教和每个学生每学期100美元实验费(2*0.5+6)*13000+144*200=119800,也就是说一门课的花销是12万美元。平均每个学生两个学期的这一门课花消就有832美元。这还没算教师工资、教学设备和教室的折旧,等等等等。美国正经大学一个学分的价钱往往都有一两千美元,便宜的也要六七百美元。一门课一般三个学分。

  话说中国哪个学校有哪门课能达到这个水平。虽然这只是少数核心课程的水平,但是资金投入可见一斑。即便去掉所有助教工资,只保留实验材料费。国内有哪个大学一门核心课程一个学期每个学生的实验材料费可以达到600块人民币呢?话说我这学校在美国排名都跑到120多名去了,我在国内的学校排名20多名。就学生素质而言,国内学校水平高太多了,但是教学效果还是不如美国,这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这就是工程教育的差异。工程教育就要求自己动手。没钱做实验,课程讲得再好,学生水平也上不去。文科虽然没有这方面的问题,但是文科更讲究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对学生的启发。也就是说,一次课上学生数量越少越好。这又要求老师的数量要很庞大,教室要多。但是养的起这么多老师么?这又是钱的问题。理科有时候这两个方面都需要。

  而且能不能雇佣足够的助教,这对本科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足够的助教,就能在实验中给予更详尽的指导,学生学的就多。有足够的助教,老师就能布置大量的作业、考核,这样就能把这些分数广泛加入到最终成绩,学生逃课率之类就会大幅度下降,教学效果就能提高。有足够的助教,就可以有大量的答疑时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容。没钱,这些就是空谈。

  此外,相比之下,中国的科研经费也少,教师自己做的项目就少,实践经验就不如美国同行,讲出来当然效果也要打个折扣。

  所以,中国学校现阶段最大的问题就是没钱、而且不知道往哪里用钱。至于很多人诟病的教育行政化,我觉得是次要问题。

  第二个原因是,中国大学的学术、教学领域的积累还远远不如美国,所以水平不够。

  ——————————————————————————————

  当然,美国的教育体制有大量需要我们学习的地方。只不过,它的推荐招生、自主招生制度,还是不学为妙。

  大众教育体系对社会更加公平,更有利于提高社会流动性,也就能增强社会的活力、进取心、稳定性。

  精英教育在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天才能力方面的优势的确存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也应该有这方面的考量。但那是建立在有能力满足大部分人的教育需求的基础上的。否则,对整个社会的效用,最后未必来得更高。

  楼主这个问题问的真是难以回答,什么是“好”? 站在不同立场上来进行评价,显然结论是不同的。而且这两者也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而是必然长期共存,精英为主普及为辅,互为补充的关系。

  任何社会都必然有统治者和被统治者, 把者换成阶级也可以。 统治阶级不仅垄断了社会的各种硬资源,最重要的是垄断了知识。 精英教育的本质是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 让知识继续被自己这个阶层垄断,并有选择的吸纳一些优秀的非统治阶级加入自己,给被统治阶级也就是所谓的普通劳动人民一个可以期望的小概率上升通道。 战在统治阶级的角度看,这当然是好的,有利益维护自己利益吗。统治阶级一般也都是说一套做一套的,就像中国几千年外儒内法一样,英美是外自由意志,自由选择, 内血统论,精英论。 英美奉行的教师启发学生天赋的教育理念,本质就是一种龙生龙凤生凤, like father like son的包装。 天赋基本是由基因和环境决定的,他爹经商当大款,他自然先天基因加耳濡目染也适合经商当大款, 你爹会拧螺丝钉, 你也适合拧螺丝钉。 现在试行的推荐信制度,捐献制度,完全就是合法拼爹。

  之所以有了普通教育,是因为社会的发展需要普通劳动人民掌握的劳动技能越来越复杂,因此需要给予普通劳动人民以教育提升起劳动技能,增强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能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劳动人民内部也分出了三六九等, 地域上看发达国家的劳动人民能获得教育的机会凌驾于发展中国家之上, 国家内部也按照劳动的性质分出了高下,有人上清华北大,有人上职高技校,有人学金融法律,有人学修车搬砖。 前者有了一丝被统治阶级吸纳的可能。

  谈到精英教育,我们总会想到常青藤盟校,那些头顶着精英光环的年轻人大都聪明,有天分,斗志昂扬。但是在常青藤盟校待了24年的威廉·德雷谢维奇,在他的作品《优秀的绵羊》里看见这些年轻人光环背后的阴影。

  他认为盟校的年轻人大都充满焦虑、胆小怕事,对未来一片茫然,极度缺乏目标感:他们被包裹在一个巨大的特权泡泡里,所有人都在老实巴交地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进。他们非常擅于解决手头的问题,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解决这些问题。

  表面上我们呼吁“多元化”,但现实就是香草味,只不过挑出了32种不同口味的香草而已。从众心理让父母和孩子从小都在追逐同样的事情,因为别人都这么做了,所以让我们感觉到安全。作为父母,没有人不支持学校以培养有创意的、独立思考的学生为己任,但是面对白热化的竞争压力,父母的眼里只有名校。

  那么,在大学里,我们到底该学些什么?在那样一段珍贵的时光里,不用为生计发愁的日子里,我们该了解到什么?到底什么是值得追求的?

  一、学会思考,认识自我

  威廉·德雷谢维奇认为,大学承担的责任首先是教给学生如何思考。这远比我们理解的思考深和远,这里的思考说的是思辩的习惯,并把习惯用于实际生活。学会思考就是以批判的眼光去审视身边的任何事物,不自以为是,不妄下结论。

  但是学会思考只是开端,最需要思考的是我们本身。

  每个人接受大学教育的目的就是自私的。你的使命就是建立自我。-爱德华.泰勒(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

  我们所读的书,听到的理念,看到的艺术,受过的教育以及感受过的情绪都会成为我们精神世界的一部分,他们会促使我们质疑之前所有的自我认知。教育让我们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又不断的使我们脱胎换骨,自我疗伤。在思考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之前,先要明白我们是什么样的人。不管外界对我们的评价如何,我们要能发现自己,认知自己,明白自己想要的理想和追求。人如果没有理想,和咸鱼又有什么分别。

  所以我们不能被动的接受教育,被动接受思想,要主动的为自己而想。乔布斯曾经说过要相信现在每一个点迟早都会连接到一起,对未来产生影响。工作也是一样,有的人总是抱怨公司对待员工不公平,环境太恶劣,领导太苛刻,那么等待他的永远是低薪低能力。把工作当做为自己打工,努力做好每件小事,在固有流程中不断的优化总结,提出更有创意的想法并且能够实施,那么你离加薪升职也不远了。

  二、努力成为有意思的人

  努力成为有意思的人的前提是,你认为这对你很重要,而且你认识到伴随你一生的只有你自己。一个人之所以有意思,是因为他大量阅读,习惯思考,放缓脚步,投入深度对话,并为自己创造一个丰满的内心世界。

  还记得我以前刚毕业从事一线教学的时候,周末的课程一天8小时上课下来加上与家长的沟通,累成狗。一天下班累的不想说话,在等公交车的时候软绵绵的靠在站牌上,然后看到跟我同样工作强度的好朋友A,背着个大包,哼着小曲,也在等公交车。我忍不住问她去干嘛?她说去打乒乓球啊。我讶异这么累还打乒乓球?她笑道喜欢啊,喜欢就不觉得累。当时就刷新了我对她的看法,有意思。

  好朋友B自从搬了新家,为了除甲醛,买了好多绿植。本来很正常的一件事,然后养着养着养成像个花农一样,研究怎么配土,施肥,怎么修剪,哪些植物喜阴。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去阳台看看他的那些花有没有长出新芽,花开的花色有没有更深一点,满脸的专注和满足感。最近他正研究英文版的园艺天地,努力了解国外房子里面小庭院植物的布置和养殖,说希望将来有自己的一块地,种上各种植物,每到周末就去看看地里的植物。听他娓娓道来的感受中,不禁被他的神情感染,有意思。

  任何值得做的事情,是因为事情本身就有意义。 努力去寻找你的热情,去追求你的热情。那有的人说到现在我都不知道我对哪些事情感兴趣。那么以下几个小建议,你可以参考一下:

  选择做一些自发纯粹的事情,就如同你小时候那样;选择做一些即使没有外在奖励你也会选择做的事情;选择做一些你可以废寝忘食地专注去做的事情;做你最喜欢做的事,不是你认为自己喜欢或者应该喜欢的。

  因为热爱,所以投入,你会感受到满足个人心愿所激发出来的精神力量。我们的精力是有限的,当你追随热情时,你也会面临放弃。可能是放弃你打游戏的时间,或是放弃你逛街的时间,或是放弃一些无用的社交,但是这是值得的。

  事情最终是否得到外界的认可不受你控制,但是,你可以掌握的是事情本身和你对它的热爱,工作的收获也是一样。最终的评判标准只有一个:你是否过上了自己满意的生活。

  三、学会独处,能够反思

  反思能力是精神生活的关键,而独处则是反思的前提。“独处像是一个空碗,不要用它来去盛那些虚无缥缈的思绪。”高中时我的学霸姐姐C如是说。学会自己跟自己相处,不要把独处的时间浪费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面。曾经读过刘同的一本书《你的孤独 虽败犹荣》,我想这里的荣应该说的是个人的收获和成长。生命本来就是一场长途旅行,我们通过不断尝试,不断试错,不断成长,逐渐才能发现自己最真实的生活方式。

  我们都经历过青春的迷茫,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里,从负隅抵抗,到冷静旁观,才明白成长中种种的孤独感,如今看来都是无形的忘我成长。放下,才能接纳;接纳,才有新的力量。-刘同

  想起兰兰姐姐在宽宽4个月的时候让宽宽一个人躺在沙发上,她在桌旁静静的看书,看管了太多家长不停的跟孩子说话,互动,教知识的我忍不住问:“姐姐,你为什么不跟宽宽说话?"姐姐很淡然:“平时我们也会跟他说话,现在让他安静一会,他需要学会自己跟自己玩。”顿时我就被震慑住,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击中内心,现在想起来可能是强烈的认同感吧。

  独处时,经常会有各种复杂的情绪涌出来,我们感觉无法改变周边环境时,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我们可以训练从变化中成长的能力,训练把时间过的更有效率,让现在所做的事情拥有未来的意义。

  去学会思考认识自我吧,去寻找你的挚爱努力成为有意思的人吧,去学会独处反思自我吧,在内心深处,你会发现有勇气和自由来创造属于自己的道路!

  思考这个问题之前你应该知道,中国稍微有点钱的家庭基本都选了国际学校了。谁管你什么教育制度啊,直接用脚投票了。

  不少有钱的小孩国内只是学到初中(避免忘记中文),有的国际学校都不读了,从小直接就去国外了,中文都说不利索。还有一些在国内读的一些普通人进不去/不愿意读的,这个就不说了。

  所以我支持普遍教育,至于有钱有权阶级完全轮不到你操心,别人从小学就读国际学校,读特殊学校,完全不care你用什么教育体系。

  有些人

  钱嘛,又不多

  娃嘛,又不卷

  那真的是什么教育体系都不好使。

  人分为这么几种:

  普通/精英教育都适合的

  适合普通教育的

  适合精英教育的

  普通/精英都不适合的,但有家族信托

  普通精英都不适合,也没有家族信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