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严厉惩处“学霸”?

  文:小山同学

  公号:Free-is-not-free

  时间:2019.03.02

  著名经济学家巴曙松的头条号发了下面这张图片。

  不知道这张图片是不是P的。如果是真的,说明写此标语的人显然不是太熟悉网络词汇——“学霸”和“村霸”、“街霸”、“市霸”不是同一类东西。

  在网络上,“学霸”是作为一个褒义词来用的,不是指那些暴力霸凌的学生——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学生恰恰不是“学霸”而是“学渣”。学霸指的是那些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

  不管这个标语是不是P的,最近几年中国教育部门努力为学生减负,确实有打击“学霸”的意思。

  前两天看到一则新华社的消息:

  陕西出台新规为校外培训机构划出“十条红线”

  陕西省教育厅等五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工作方案》,为校外培训机构划出“十条红线”。这“十条红线”具体包括:

  校外培训机构不准举办、受托举办或变相举办与中小学入学或升学挂钩的选拔性考试、竞赛、排位赛、分班测试等;不准以名师、名校进行招生宣传、承诺保过等;不准“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不准与中小学教学时间相冲突开展培训;不准在公示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外收取其他费用;不准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等名义提前教授小学内容;不准聘用中小学在职教师;不准张贴应试成绩和学生考取学校相关消息;不准超审批范围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不准为学生代办或承诺建学籍。(新华社)

  在我看来,以上加粗标红文字是专为打击学霸的。

  对于奥数等竞赛,不少崇尚素质教育的人很反感。不过,也有很多极为优秀的数学家支持此类竞赛,比如31岁获得菲尔兹奖的陶哲轩,还有华人数学界更老牌的数学家,菲尔兹奖获得者丘成桐。(诺贝尔奖没设数学奖,而菲尔兹奖被公认比诺奖更难获得。)

  神童陶哲轩是澳洲华人的孩子。他参加了三届世界奥数竞赛,17岁数学硕士毕业,21岁博士毕业,24岁成为加州大学正教授。他父母没有让他按照常规教育学习。他父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特意指出,他相信中国大陆按部就班的教育体系不适合天才。

  近些年,教育部门为了素质教育、通识教育、反应试教育、减负费了不少心思。我并不反对素质教育、通识教育,但是,我相信现在中国教育部门已经矫枉过正了。像陕西省这种打击超前学习、限制竞赛的搞法,会不会把陶哲轩这类天才给淹没了?

  而且,就我了解的北京中小学的情况,所谓素质教育也是然并卵。

  好学校(高中、大学)的招生名额总是非常有限的,无论以何种方式考核,排名总是不可避免的,因而所谓素质教育,都变成了应试的“素质教育”。无论是写作,还是科技创新,还是历史,国学,音乐,美术,社会实践…… 统统是有应试套路的。我想,即使学毛搞工农兵大学的选拔方式,教育培训市场依然会自发产生一套应试方法,家长们依然会花大量的钱财让教育培训机构把自己的孩子塑造成一个更像“工农兵”的应试者。

  目前的减负更像一个骗局。

  是不是减负的整个方向就错了?我不知道。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