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应该教什么?这三大领域的知识,越早帮孩子完善越好

经过脑科学研究证实,幼儿0-8岁期间是思维及智商发育的黄金时期,一旦错过,再进行培养,甚至都达不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幼儿时期,进行合理的教育引导,对孩子未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事实上,幼儿成长的过程中,也在不断的去探索、认识和理解接触到的一切,那我们在幼儿教育当中,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才算是相对完善的教育呢?


幼儿教育


一、物理知识

通俗的来说,我们接触的物品以及物品的属性,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带孩子,多认识身边的物品以及观察他们的属性功能,常见的物品如:

完、筷、勺、叉、锅等餐具

桌子、椅子、床、杯子、枕头等家具

手机、电脑、平板、电视、投影仪等电子产品

外套、衬衫、羽绒服、棉裤、秋裤等衣服

公交车、火车、摩托、自行车

树、花、草等植物

小鸟、鸡、鸭、狗等动物

胡萝卜、白菜、蒜薹、土豆等蔬菜

……

而常见的物品属性有如下:

颜色、重量、大小、形状等视觉属性

粗糙、光滑、材质、软、硬等触觉属性

苦、辣、咸、酸、甜等味道属性

香、臭、腥、辛等味觉属性

影子方向、用途等内在属性

……

二、数理逻辑

数理逻辑是人类思维的核心,是孩子认识世界和组织信息的关系知识,重点是锻炼孩子的思考过程,而不是靠机械的记忆去理解关系,尤其是5-9岁左右的孩子,形成数理逻辑思维,比单纯的学习知识更重要。一般有哪些方式,能锻炼孩子的数理思维呢?

通过观察找出不同物品的差异

比较两堆物品的多与少

比较物品的长短、轻重、大小

根据属性对物品分类

认识数的组成

找出物品排列的规律

对物品进行统计

认识空间和图形的概念

……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孩子的数理思维教育上,我们要尽量采用符合孩子认知规律的方式,比如孩子喜欢玩耍,我们可以把要教的知识设计成游戏,在和孩子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同样,幼儿以直观思维为主,我们尽量要把抽象的知识具象化,让孩子有一个可视化的思考模式参考,形成自己的思维;

三、社会知识

社会知识,是一个人能容身于社会的基础,多数家长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更重视文化知识的教育,在社会知识的教育上,却花费的精力很少,往往会造成孩子的智商高,情商低的现象,那该教孩子那些社会知识呢?如下:

厨师、司机、医生等职业及对应工具;

遇到长辈该怎么打招呼

与朋友怎么相处

遇到别人为难的时候,怎么处理

被人为难时候怎么应对

和小朋友发生矛盾怎么解决

遇到喜欢的东西,怎么处理

迷路了,怎么办

来到陌生的地方,怎么办

……

类似的社会知识,孩子只有掌握的彻底了,才能够在未来更好的在社会上立足,家长应该多带孩子去接触外面的世界,接触更多的人,而不是把孩子培养成温室里的花朵。

总结:对于幼儿来说,他们通过自己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建构知识,而不是等着别人告诉他做什么,他们一直在不断的探索、认识和理解自己接触的一切,我们应该做的是,引导孩子更体系的探索这个世界,而不是把自己对世界的理解灌输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