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荐最热小说《蒙曼品最美唐诗:人生五味》,值得反复读!
今日推荐:《蒙曼品最美唐诗:人生五味》 作者:蒙曼。搜索书名开始观看吧~
-----精选段落-----
哀
安史之乱也罢,三国鼎立也罢,寄托的都是诗人的政治感叹。这感叹通常会属于贵族,属于知识分子,属于社会中和政治、历史比较贴近的人。但还有一种感叹属于所有人,那是生命的感叹,它不针对兴亡,只针对时间。
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向晚:傍晚。不适:不悦,不快。
古原:指乐游原。
近:快要。
乐游原,是长安城南的一片高地,早在汉朝就是皇家风景名胜区,当时叫作乐游苑。当年,汉宣帝和许皇后到这里游览,乐不思归。后来许皇后难产而死,就安葬于此,汉宣帝给她立庙,名字就叫乐游庙。再后来,因为乐游苑地势高,以讹传讹,就变成了乐游原。到了唐朝,乐游原已经被圈进了长安城中,成了长安城的制高点。站在这里,全城美景尽收眼底。而且,原上有庄严雄伟的青龙寺,再往南走就是风景优美的曲江池,算是“占尽城中好物华”。有唐近三百年的时间,无数文人墨客在此驻足流连,留下了近百首乐游原诗词。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相传为李白所写的《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以汉喻唐,气象雄浑,感慨苍凉,被尊为“百代词曲之祖”。还有杜牧的《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离京赴任之前还要登上乐游原遥望唐太宗的昭陵,忠君爱国之心溢于言表,完全不像小杜平时嘻哈浪荡的模样,也入选了《唐诗三百首》。但是,要论以最简单的内容来表达最丰富的内心,一千多年来脍炙人口,没有哪一首诗能超越李商隐这首《登乐游原》。
先看前两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文章有所谓凤头豹尾的说法,是说开篇必须精彩,要能抓住人心。可是这两句诗呢?看起来不免太过朴素,就是说我临到傍晚的时候心情不大好,就驾着车到乐游原上散散闷。完全是就事论事,一点华彩都没有。同样写登高,王之涣登鹳雀楼,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是何等壮阔!陈子昂登幽州台,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是何等苍茫!就算我们刚才提到的小杜,也是“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称得上清词丽句,耐人寻味。而李商隐呢?本来以辞藻华丽、意境朦胧著称,我们习惯的,都是“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或者是“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一类,可是,到这首诗,却只是一句最平淡的叙事而已。“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谁都明白,但谁也不会觉得有什么特殊之处。既然如此,为什么这首诗会传诵千古呢?
因为下两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首诗,好就好在这两句,争也就争在这两句。好在哪里?莽莽古原之上,一轮夕阳正沉沉落下。举目四望,只看见一片长天大地,只看见一片金红色的光芒。落日熔金,古原如醉。这辽阔的空间感,这饱和的色彩感,是何等动人心魄呀。我们今天可能就蜗居在斗室之中,但是,只要想象一下,这场景是不是也历历如在眼前?这是它的好处。
那为什么说争也争在这里呢?因为大家对“只是”这两个字有不同的理解,而对这两个字的理解,又直接关涉到对全诗感情基调的把握。什么叫“只是”?“只是”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我们今天的通常理解,表示意思的转折,相当于“但是”,或者“只不过”。如果按照这种理解,那么,所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就意味着,这夕阳西下的风景是如此美好,只不过黄昏已经逼近,而一入黄昏,万象俱灭,这一切也就都不见了!美景是这样的转瞬即逝;推而广之,人生不也有如白驹过隙?再推而广之,盛极一时的大唐王朝又何尝不是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想到这里,真是让人悲从中来,百感交集。
这样的感慨,其实也暗合了李商隐的命运。李商隐少年时代就声名鹊起,却因为生在晚唐乱世,误触党争罗网,结果一生蹉跎,郁郁而终。这样的时代背景,再加上这样的人生际遇,让他早有一种深深的落寞与无奈。所谓“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当然可以理解为天色将晚,情绪低落,但也未尝没有一种人生将老,回首凄凉的幽微感触。在这样的心绪之下,看到古原落日,看到最美好的景致偏偏在接近消逝的时候才展现出来,内心该是何等眷恋,又何等无奈!一时间,身世之悲被激发出来,家国之叹也倏忽而至。可是,悲也罢,叹也罢,又能如何呢?该日落还是日落,该迟暮还是迟暮,该沉沦还是沉沦。所以,诗人也只能发出一声浩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所有人生的况味、世事的感慨都融进这短短的十个字里,让这十个字成为尽人皆知的警句,深深地烙印在中国人的心间。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理解,但是,这只是其中的一种理解。
还有另一种理解。而这种理解建立在对“只是”的另一种解释上。怎么解释呢?有学者认为,对于唐朝人而言,所谓“只是”,并不是我们现在认为的“但是”,而是“正是”。“只是近黄昏”应该理解成“正是近黄昏”。这样的理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种截然相反的情绪。诗人本来心绪不佳,登高散闷。眼看着红日西垂,将乐游原染成金色世界,他的心境豁然开朗。长空流丹,古原生辉,正是在这临近黄昏的一刻,我看到了天地间最壮美的景色!跟这阔大的场景相比,连脚下的长安城都渺小起来;在这亘古不变的时空面前,汉唐沧桑也只如一瞬。既然如此,个人的一点忧愁苦闷又算得了什么呢?按照这种理解,因为登乐游原,诗人从“向晚意不适”的心境中走出来了,他不仅释然了,而且得到一种精神的升华。
那么,到底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呢?所谓诗无达诂,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已经无法确切知道李商隐当时真正的心情,但是,无论何时何地,只要看到夕阳西下、落日低回,我们的头脑中都自然而然地会出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们的心灵,也都会在那一刻震颤一下,这就是这首诗的伟大之处吧。
顺便说一句,很多人都觉得这首诗不押韵。其实,在平水韵中,“原”也罢,“昏”也罢,乃至《红楼梦》里,公子小姐们第一次结诗社,咏白海棠所用的“门”“盆”“痕”“昏”都属于“十三元”韵部,这个韵部里的字,用普通话读来差异极大,就连古人一不小心也会押错,清朝就有“该死十三元”的说法。我小的时候,家里大人教我读诗,第二句“驱车登古原”的“原”字一定要读成“yún”,这不就押韵了吗?
(青春)
生命流逝的悲哀,原本就是人类最普遍的悲哀。至圣如孔夫子,也会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旷达如李太白,也不免惊呼“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面对注定逝去的生命,李商隐感慨“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听起来满是中年人的沧桑。而李贺呢?他的生命止步于27岁,几乎是一个还不会想到衰老的年龄。但是,李贺号称“诗鬼”,他的精神里,天生就有一种不属于这个世界的敏感与阴郁,他的青春和死亡连在一起,像红的花落进黑的土,又像黑的土绽开红的花。
将进酒
李贺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玉脂泣:比喻油脂在烹煮时发出的声音。
鼍(tuó)鼓:用鼍皮制作的鼓。鼍:扬子鳄。
酩酊:大醉。
刘伶:晋人,“竹林七贤”之一,以嗜酒著称,著有《酒德颂》。
我们这本书选诗一直是以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为宗,就是因为他选诗的态度持平,审美雅正,基本算是选出了唐诗的精华。但是,《唐诗三百首》也不尽公平。其中最大的漏洞就是漏掉了诗鬼李贺。李贺和李白、李商隐并称“三李”,存世的作品有240多首,其中不乏非常精彩的篇章,比如我们熟悉的“雄鸡一唱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等,都出自李贺的手笔。但是,大概就因为李贺的诗太奇诡,太石破天惊了,它完全不入蘅塘退士的法眼,一首都没能入选《唐诗三百首》。这无论如何,都是个非常重大的失误,所以我们必须补上去。
补哪一首呢?第一个要补的就是这首《将进酒》。为什么一定要补这首诗呢?因为这个题目,李白和李贺都写过,如果把两首《将进酒》放在一起对着读,你立刻就能明白,为什么李白叫诗仙,李贺叫诗鬼。这首诗写得真有鬼气。
先看前四句:“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这无疑是在讲酒宴。但酒宴是什么样的?宾是谁?主是谁?完全不知道,只是在眼前闪现出了一个个华丽的镜头:琉璃做的酒盅;琥珀一样,闪着蜜色光泽的黄酒;还有正在从槽床上滴下来,犹如一颗颗红珍珠一般的红酒。这是何等华美的风物,何等瑰丽的色泽呀。如此奢华的酒宴不光有酒,还有肉。什么样的肉呢?“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李白说“烹羊宰牛且为乐”,已经够豪迈了吧?但李贺更厉害,他的锅里烹调的是龙肉和凤肉,这可是谁也没吃过、没见过甚至没想过的奇珍。
更妙的是“玉脂泣”,像玉一样洁白的油脂在锅里冒泡,就好像人在哭泣一样,这是多奇异的比喻呀。把大锅煮肉都能说得这么文艺,古往今来,怕是也只有李贺一人了。浓烈的香气飘散开来,又被罗帏绣幕围住。这罗帏绣幕围住的,岂止是酒肉的香气,应该还有这场酒宴本身吧?罗帏绣幕,围起了一个华丽甚至繁缛的小世界,这个小世界跟李白那个“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大舞台恰成鲜明对比。同样是目光横扫,李白看到的是一泻千里的大场景,而李贺则看到了一个个特写镜头,这些镜头一个个闪过,再叠加,像极了电影中的蒙太奇。这是一个不同。还有一个不同,李白那场酒宴,代入感太强了,让我们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我们都仿佛随着李白一起,烹羊宰牛,狂歌痛饮,仿佛都能听见他在喊叫:“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而李贺的这场酒宴呢?却自带一种虚幻感,每一样东西都那么绚丽,绚丽到了不真实的程度,整个罗帏绣幕仿佛就是一个摄影棚,不停地提示着我们,这不是真的,这只是一场电影,或者说,这只是一场梦。是不是呢?
看下四句:“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这四句,是从酒席讲到助兴的歌舞了,写得真是妙不可言。妙在哪里呢?妙在每一句都自带美感。吹笛子也就罢了,非要写吹龙笛,让人觉得,笛声一定像龙吟一样悠扬。击鼓也就罢了,非要写击鼍鼓。所谓鼍,就是扬子鳄。鼓面蒙上扬子鳄的皮,让人觉得,鼓声一定特别浑厚响亮。光有乐器美还不够,给酒宴助兴的人也那么美。“皓齿歌,细腰舞。”皓齿是洁白的牙齿,细腰是纤细的腰肢,这是美女的标配,也是美女的标志,还可以做美女的代名词。“皓齿歌,细腰舞。”这真是让人浮想联翩的写法。因为皓齿是美的,所以从皓齿中发出来的歌就显得格外动听;因为细腰是美的,所以,用细腰扭出来的舞蹈也显得格外婀娜。这就和吹龙笛、击鼍鼓一样,都是形象暗示啊。如果说,“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还是极尽细节描述,不停地刺激你的感官;那么“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就是通过形象暗示让你自动进入脑补状态,把作者没写出来的美也全部补足。“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连续四个三字句,放在一起,就好像紧锣密鼓的鼓点,让人目不暇接、耳不暇听。酒浓,肉香,歌繁,舞密,这是一场怎样的盛宴、怎样的狂欢啊。大家一定都觉得奢华、精致,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却并不让人觉得开心,反倒有一种醉生梦死的感觉。为什么呢?
因为没有诗人的参与感。诗人仿佛始终在冷冷地旁观着这些旋转的镜头。那么,诗人为什么不能唱起来、跳起来、乐起来呢?接下来两句,作者一下子把谜底揭开了:“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所谓青春,就是春天。原来,这是暮春,又是傍晚,春光将尽,落日低垂,一阵风来,桃花纷纷飘落,犹如洒下一场红色的雨。这场景美不美?当然美,我们今天在舞台上,不是还常常制造人工的花瓣雨吗?但与此同时,这场景悲不悲?又是那么悲。所谓青春,既是春天,也是生命啊。这是繁花走向飘零,这也是人生在走向死亡,这死亡的恐惧,已经把诗人压倒了!可能有人说,这种人生易逝的感觉李白也有啊!所谓“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不是也在感慨生命的短暂吗?没错,李白也感慨,但是,李白多雄壮啊,所以,他波澜壮阔地叹息之后,就去波澜壮阔地喝酒了。而李贺呢?却是在抵死狂欢之后,越发看出了生命的短暂与虚无。在这凄艳的花雨中,歌弦舞步越转越急,却仍然无法追上时间的脚步;在这末日的狂欢中,琼浆玉液再浓再美,也仍然会变成难以下咽的苦涩。怎么办呢?
看最后一句:“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到这一句,坟的形象出来了,李贺的气息也出来了。死亡的恐惧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既然如此,不如喝得酩酊大醉吧,毕竟我们暂时还活着,要知道,就算是嗜酒如命的刘伶,一旦死去,再想喝一滴酒也不能够了!这是何等绝望、何等寂寞的语言啊,和前面光影绚烂的欢宴场景恰恰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让人觉得触目惊心。孔子说:“死生亦大矣!”面对死亡这个人类永恒的威胁,李白更愿意藐视它,努力追求活着的意义,所以他说“天生我材必有用”,他要“烹羊宰牛且为乐”。而李贺呢?却喜欢舔舐死亡的滋味,让自己变得更敏感,所以,他的春天是“桃花乱落如红雨”,他的人生是“劝君终日酩酊醉”。换句话说,同样面对生生死死这个亘古难解的话题,李白向生,李贺向死。这就是诗仙和诗鬼的差异吧。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将进酒》。李白豪迈雄壮,他的《将进酒》就如天风海雨;而李贺敏感纤弱,他的《将进酒》就如晚风花雨。谁更好?这其实既是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生,更是不同的风格,无法简单比较。还是跟大家分享一下李贺的小故事吧。李贺一生呕心沥血,穷愁潦倒,27岁就去世了。据说,在他去世之前,忽然看见一个红衣仙人,骑着一条红色的龙来召唤他,对他说,天帝刚刚建成一座白玉楼,正等着你去写记呢!什么意思呢?如果说李白是谪仙人,那么李贺也是谪仙人,只不过一个是从天上来,另一个则是到天上去罢了。
举报/反馈